原油价格走势将如何影响2006年全球经济?
2005年以来,承接2004年的涨势,原油价格继续大幅上涨,这既有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正常因素,也有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世界石油产能利用率过高,导致市场神经过敏。一有风吹草动,市场游资就容易趁机兴风作浪。石油价格作为经济的基础价格,2005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在国内价格基础被动抬高的情况下,由于工业制成品处于买方市场状态之下,上游价格上涨无法向下游传导,造成了制造业利润水平的大幅下滑。
进入11月份以来,美国原油库存基本保持在高位,库存变动不大,其他油品由于炼厂开工率的不断提高,普遍呈增长态势。从具体的数字来看,美国原油由11月3日的3.191亿桶增加至12月初的3.203亿桶,而汽油则由11月3日的1.969亿桶增加至12月初的2.026亿桶,馏分油则由1.209亿桶降至1.306亿桶。在此影响下,原油1月合约11月一直运行在下降通道中,NYMEX原油期货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落,并且触摸通道下沿,进入12月以来反弹为主。中国国内沪燃油总体走势与国际原油基本雷同,12月初紧随国际原油展开反弹步伐。
图16:美国油品库存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
国际能源署(IEA)在12月13日公布的报告中指出 ,尽管油价处于纪录高位,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增加消费,全球石油需求未来五年料将以强劲速度成长,并令供应链承受压力,这是IEA首次在月度报告中做出中期预测。高盛将2006年美国原油价格预估调降4.0美元,至每桶64美元。高盛还将2005年年底美国WTI价格预估调降4美元,至62美元。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6年原油日需求量为8520万桶,比2005年增长2.2%。该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预计,油价平均为每桶50美元。欧佩克主席、科威特石油部长萨巴赫表示,保持每桶45美元至55美元的价位是合理的水平。但各路专家并不完全苟同。
从供应上看,主要是产油国的增产潜力。尽管石油剩余产能有限,但全球的石油投资在逐年大幅增长,在2004年投资额达到1500亿美元后,2005年和2006年预计将增至1700亿美元和1850亿美元。况且,不少国家还在采取措施,节约用油,开发替代能源。
作为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的美国,2005年已深受油价飙升之害。油价飙升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从年初的2.9%升至岁末的3.7%,引起美国民众的不满,也迫使美联储不断上调利率,而除去油价因素的通胀率仅为2.2%。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美国2005年的石油日需求量为2008万桶,2006年将升至2120万桶。而美国遭受飓风破坏的墨西哥湾炼油能力在2006年上半年难以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为了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布什政府一再推动的阿拉斯加油矿开发提案最近遭到参议院的封杀。
从基金持仓来看,自9月份以来,基金一直是净空,这与原油的回落是一致的。在11月里,净空头寸由于温和的天气而一度增加,不过在11月底随着天气转冷,取暖油需求有望增加,原油价格调头向上,净空头寸随即有所减少,但仍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截至12月2日的非商业头寸净空单保持在43773手。
图16:基金持仓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
从供需结构看,石油危机以后,国际能源署极力倡导的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在缓解石油市场波动方面作用并不明显,大型石油公司涵盖了上游和下游所有的石油产业链,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大型石油公司控制了石油生产,另一方面通过石油市场控制了石油交易,石油价格上涨对他们而言甚至是有利无害的,市场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理解。持续了一年的高油价将会推动产油国增产和替代能源的开发,而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相关措施,减缓或取消价格补贴,以抑制需求过旺。2006年石油需求增幅可能下调,但绝对量继续增长。2006年的供需平衡可以保障,日需求增长150万~170万桶(2004年和2005年日需求量增幅为290万桶和约131万桶),而供应能力增长可望超过200万桶/日,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各占50%。OPEC日产量一直维持在25年来最高水平,其备用日产能预计仍将在明年底以前增加至310万桶,石油产能是高于消费需求的。但是,欧佩克作为一个寡断组织继续存在的情况下,为维护其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原油价格不可能出现大幅下跌。未来美国能源消费仍然强劲,中国和印度也是一样。
能源牛市将延续至需求真正开始受抑制之时。虽然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减缓,供给不断增加,但从潜在需求和供给能力来看,石油供应依然偏紧。而且从石油开发投入到产出一般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因此从今后一年的情况看,不论是原油生产还是石油炼制,供应偏紧情况不会有太大变化,石油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
图17:NYMEX原油期货1月合约日线图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
在全球股市、汇市没有太多炒作机会的情况下,大量投机资金仍会蓄集在石油商品期货市场中,并利用各种机会炒作,左右期货商品价格。特别需注意夏季旅游高峰和冬季气温下降所引发的需求反弹,石油期货市场投机商就会利用各种天气因素对取暖用油需求影响进行炒作,在炼油瓶颈短期内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可能带动石油价格整体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状况。
图18:NYMEX原油期货1月合约周线图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
图19:NYMEX原油期货1月合约月线图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图20: 沪燃油fu0603日线图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
图21: 沪燃油fu0603周线图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
表8: 国内各地区截至12月7日燃油市场价
数据来源: Synergy Capital 、
目前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美国的经济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中,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必带动对原油的消费,这是未来油价居高难下的支撑因素之一。中国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5年经济发展依然良好但是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度已经大大小于2004年,加之2006年的经济发展将有所放缓,更是能减轻未来高油价中所谓的中国因素。
俄罗斯是世界头号石油生产国,日产石油950万桶,已超过沙特,并多次表示要开采北西伯利亚油田,至2010年将生产能力增至1200万桶至1300万桶,使油价令人满意。俄的石油战略无疑会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欧佩克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限产保价政策对油价起落有着重大影响。
2006年,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56美元,将比今年略有上涨。路透社追踪的30家分析机构预计,美国轻质原油均价为每桶58.13美元,高于对2005年的均价。从2006年后的趋势看,可能呈现持续小幅下跌的趋势,回归至合理水平。
今后几年,影响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将逐渐增多,包括天气、自然灾害、罢工、投机资金炒作因素、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元汇率走势等。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投机资金炒作将更加疯狂,放大市场的需求和短缺。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将可能继续强化,美元汇率走势尚不明朗,将使产品生产及贸易成本大幅上升,影响市场预期,市场波动风险大增,价格波动幅度将趋扩大。短期而言,OPEC产能在2006年年底前持续增长令人宽慰,但更强的需求成长,以及产业链中的其他瓶颈依旧。2006年后的趋势看,可能呈现持续小幅下跌的趋势。一是原油库存将继续大幅增加。
表9:国际原油价格预测表∶(西德克萨斯原油(WTI)月均价格∶美元/桶)
项目 时间 |
2005年12月 |
2006年1月 |
2006年2月 |
2006年3月 |
2006年4 |
月预测值 |
57.9 |
60.2 |
60.3 |
61.9 |
63.3 |
标准差 |
1.2 |
1.5 |
1.8 |
2.2 |
2.5 |
相关系数 |
0.9912 |
0.9899 |
0.9886 |
0.9873 |
0.9860 |
资料来源∶Synergy Capital 、美国金融预测中心
IEA表示,从现在一直到2010年,日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幅将达180-200万桶。持续至2010年的快速需求成长可能在2007和2008年考验全球供应链。我们认为石油需求仍有韧性,而供应增长疲弱,促使其维持明年平均油价每桶68美元的预估。而路透社追踪的30家分析机构预计,未来5年油价平均每年下跌3美元,到2010年美国原油均价预计为43美元,布伦特原油预计为38美元。
展望2006年,油价将会随供应链的变化而变化,供求失衡的风险依然存在,油价仍将在高价位上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