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通讯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目前约占全球产能的50%,产量的40%.从2003年开始,我国移动通讯市场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到成熟期。2004年新增用户数首次出现下降(5984万,降11%),手机销售量首次超过新增用户数,行业拐点已经开始出现。2004年以后,新增用户平稳下降,由低端用户为主导,而手机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以替换机市场为主导。
图 我国移动通讯发展趋势
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竞争激烈
2001年至2003年,我国国产手机行业高速成长,2003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15%跃升至60%。但是从2004年开始,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国产手机厂商在技术上和管理以及品牌上均处于劣势以及国产手机的两大竞争法宝价格和渠道优势渐渐缩小。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步下降,大多数国产手机企业销售收入和销量都下滑,其中以TCL下降最为剧烈,其次为夏新,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直线下降到48.1%.
进入到2005年,国内手机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一方面我国目前手机产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根据信息产业部预测,2005年我国手机产业的产能将超过5亿部,而国内市场能够消化的产能约为6000万部,加上出口1亿部,国内外市场的总量也不超过2亿部。
同时,“水货”对我国手机企业的冲击也不容忽视,据统计,2004年水货手机销量达1000万部,而全部国产手机的销量约4800万部,水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任何一个手机生产厂商。“水货”手机售价大多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由于国产品牌是这个价位段产品的主力军,国产手机受到的冲击要明显超过国外品牌。
在多重利空因素的夹击下,2005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行业利润急剧下滑,,波导股份、东方通信等手机上市公司开始纷纷预告上半年业绩将亏损。
表 国产手机上半年净利润对比
股票名称 |
200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 |
200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 |
同比 |
2005年上半年 |
2004年上半年净利润 |
波导股份 |
2671万元 |
5051万元 |
-47% |
预计亏损 |
11100万元 |
夏新电子 |
333.05万元 |
6990.84万元 |
-95% |
预计亏损 |
8664.13万元 |
东方通信 |
702.38万元 |
3050.79万元 |
-80% |
预计亏损 |
528.92万元 |
3G对我国大部分手机生产商来说并不是利好
虽然我国未来3G终端市场规模巨大,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预测,我国3G终端销售额将在3G启动五年内由200亿元增长到大约700亿元左右,五年累计可达3000亿左右。
表 我国3G终端市场规模预测
|
商用后 |
商用后 |
商用后 |
商用后 |
商用后 |
销售量(万部) |
1200 |
2900 |
5850 |
7250 |
8250 |
销售额(亿元) |
215 |
435 |
735 |
728 |
664 |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但3G对我国大部分手机生产商来说并不是利好,反而是利空,由于3G终端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复杂性,我国的大多数自有品牌厂商在技术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开(另外,在3G前夜,我国大部分手机厂商在3G上投入有限,目前只有华为、中兴等少数几家厂商研制出3G手机)
在3G时代中,技术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以及品牌优势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3G时代运营商通过批量定制方式采购手机将是普遍现象,并有可能成为主流手机产品流通模式。对于手机生产商来说,要想成为电信运营商指定的手机定制商,不但要有极强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一方面要能够根据电信运营商的不同要求生产出合乎要求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要为运营商开展各种电信业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与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的纽带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手机生产商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寥寥无几,2004年,中国移动定制手机300万部,全部是国外品牌,没有一家国有品牌手机生产商入围。
因此,我国3G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的手机生产商而言将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那些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胜出。我国国产品牌的3G终端生产商的市场领导者将是华为,中兴等企业。而不是现有的波导等企业。
华为和中兴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电信运营商有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日益提高的品牌形象将使得它们将成为我国未来3G终端市场的大赢家。3G的到来对于我国大多数手机生产商来说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不是丰盛的晚餐,有更多的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手机厂商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