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9月6日消息 综合报道,中欧双方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终于在5日晚间就纺织品贸易达成新一轮协议,八千万件积压在欧洲港口的中国纺织品,有望在几日后全部进入欧盟市场。对双方都没有发放许可证的滞港纺织品,中欧双方将五五分担,各自承担责任,有关协议仍有待欧盟成员国讨论和通过。
相关专题:欧美设限 中国纺织品惹谁了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昨晚9时在北京举行招待会。薄熙来表示,目前滞留在欧盟海关的全部中国纺织品将被放行。对于超出6月11日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协议数量的部分,中欧将各自承担其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对于双方都没有发放许可证的滞港产品,中欧将平均分担责任。欧盟代表曼德尔森表示,对于未拿到许可证的卡关产品,双方按照“五五”开进行责任分担,即欧盟放行所有滞港货物,但会用年度之间预借以及不同种类借转的办法来进行相关配额的扣减。
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前右)五日和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在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磋商结束后握手。(新华社)
薄熙来:协议公平合理
薄熙来认为,该协议无论是在大的原则上还是细节上都体现了公平、合理。中欧经贸关系是充满活力、互有所求、可实现共赢的。他说,尽管中国部分纺织品滞港事件带来一定的麻烦,但这说明欧洲市场是需要中国纺织品的,中国出口商也看准了欧盟市场。他说:“起码在纺织品贸易领域,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钟的。”由此协议的达成也说明中欧双方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双方合作的诚意。
他还表示,今年6月份在上海达成的协议也是全面的、科学的、双赢的甚至是三赢的。他说,6月11日上海中欧纺织品会谈后,7月12日至7月20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是不能操作的进出口空档期。但是在这期间中欧进出口商和生产商达成了很多协议,大大超过了原先的限制。薄熙来称,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套头衫、裤子、胸衣、体恤衫上,当然也不排除有抢进出口的问题。
薄熙来还提到,中欧纺织品贸易磋商受到了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和欧盟高层领导的重视。
新协议不意味增加配额
薄熙来强调,双方达成协议并不意味着增加配额,而在于对新增数量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就此次谈判对中美的影响,薄熙来表示,中美谈判也是积极的,双方做了很多工作。中美谈判可以促进贸易总量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中美近期也有望达成纺织品协议。同时,这次谈判美国对最后达成协议是积极的,但是曼德尔森本人更积极。
协议需经欧盟各国确认
外电报道称,因为协议必须经欧盟25个成员国批准,因此现阶段双方不能透露细节,但协议平衡了双方利益,双方都满意。
欧盟发言人拜尔在布鲁塞尔对路透社记者表示:在北京达成的协议细节会在周一稍后公布,该协议是公平公正的,双方将会共同承担今年额外进口所带来的负担。
正在北京访问的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我希望问题可以获得解决。我认为,有可以获得解决的机会。我们在尝试确保弥合分歧,让(积压在欧盟国家海关的)货品入关,而我对问题可以获得解决感到相当乐观。
欧盟主要国家此前因无法就如何解决纠纷达成内部一致,使得欧盟委员会处于内外交困、尴尬异常的难堪境地,一度也曾给布莱尔与中国领导人的峰会蒙上阴影。
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北欧诸国,由于服装零售业经济远远大于纺织工业,因此支持立即为当前被封存的中国纺织品解冻。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传统欧盟纺织业国家和东欧新入盟国家则坚决反对解禁中国纺织品。
曼德尔森吁各国合力解决
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表示,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措施,只是为欧洲制造商提供一个喘息空间,他警告说,纺织品配额制度已经一去不还。
他指出:“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为了顺利过渡到一个无配额的时代。”
他还在昨日的中欧峰会全体大会上表示,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应当由各国共同努力来进行解决。
曼德尔森说,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其巨大的出口能力的确给欧盟及其他一些国家造成了压力。中国出口产品具有无可比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这一点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但是,用设限的方法处理纺织品问题并不是最佳的途径。
他认为,纺织品摩擦是正常的贸易现象。虽然给各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挑战并不是全部。欧盟各国应当纠正对中国错误的认识,将中国视为正当的商业竞争对手,而不是敌人。在这种理念下与中国进行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将很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曼德尔森已在上周一向欧盟成员国递交了解决中国纺织品压港问题的紧急提案,但成员国在上周五的会议上未就提案达成最终一致。根据提案,今年欧盟将为中国产品追加一亿四千万件(套)配额,以解决中国产品的压港难题。但一亿四千万件配额是“预借”还是“增加”,成为中欧谈判官员争执的焦点。
八千万件纺织品料尽快清关
曼德尔森表示,这个协议近日将会在布鲁塞尔进行讨论。最终的结果将在几天后揭晓。这也就意味着,八千万件积压在欧盟港口的中国纺织品有望在几日后全部进入欧盟市场。
今年6月11日,中欧在上海签署了纺织品谅解备忘录,就对十类中国纺织品进行过渡性数量管理达成协议。但由于管理空当期内双方企业抢出口和抢占进口数量等原因,造成部分中国纺织品因配额用完在欧洲出现压港现象。据报道,当前有约八千万件中国产纺织服装积压在欧洲各港口,其中包括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和T恤衫等。
企业界吁予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参加中欧工商峰会的中国和欧洲企业界代表昨日在京发表联合宣言,呼吁欧盟与中国政府就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采取积极态度,并尽早就这一问题达成一致。
宣言说,中欧双方进行持续、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对于中欧双方牢固的关系具有基础性作用。所有与会工商界代表希望能够继续进行这一对话。他们认为并支持在解决今后的中欧贸易争端中采取对话与协商的方式,而非寻求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