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时代前列的经济学(逆变经济学的诞生)第一章·第1节(1)


1节

传统经济理论与手段的无奈

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使大量自然、社会资源和自然、社会财富失去意义,并使财富的价值黯然失色,这显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为此,为抑制因企业亏损和经济、金融危机造成资本贬值,各国政府先后采取了减税、降息的经济政策,可是,收获却不怎么显著或者说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已。减税、降息是在刺激生产,并最终会导致新一轮生产过剩的形成。于是,便有人把希望寄托在科技进步上,殊不知,科技进步与抑制生产、资本过剩成反比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是一把“双刃剑”。

一、什么是经济过程、反经济过程?有什么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经济、管理就是个不断地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财富、资本的过程。这显然是再简单也没有的道理,否则人们将无法解释自己每天都干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或许,有人会说,与其说经济是个将资源不断地转化为财富、资本过程,倒不如说它是个不断地创造财富或干脆说是不断地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更为贴切,因为没有一个企业、国家不是在为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本增殖在奋斗。

(一)什么是经济过程?有什么本质特征?

认识经济过程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者说是个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问题。笔者何以会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笔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难道不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了吗?是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可是,如果有企业家、管理者回答不上来,那他就很成问题了。

1、什么是经济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笔者以为,作为一位企业家、管理者没有什么比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更重要的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管理者竟然搞不清楚这个问题。甚至就连我们的一些伟大的经济理论家都搞不清楚,否则他们的理论就不会成为专门研究和探讨资本产生、增殖的学问。如此,笔者是否在说“经济并不是经济增长与资本产生、增殖的学问”?是的,即“欲得其子,先娶其母”之意。

那么,依笔者的说法,经济究竟应该是个什么过程?笔者以为,从状态上说,经济应该是不断地将包括意识在内的各种资源转化为财富、资本的过程。至少,不仅仅是“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那么简单。当然,要想否定别人的观点须提出自己的观点,需要拿出充分的理由来,否则,充其量也就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结果也只有留下一个“狂人”或者说成为被理论界、经济界唾骂的人。

笔者为什么要把经济过程认定为“将资源转化为财富、资本”?理由有三:第一,经济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之一,因此它必须要满足人的某种社会需求;第二,主观上是为了自己而客观上却是为了别人,否则个人目的达不到。如为了实现资本增殖,人们必须先从事商品生产,因为利润就藏于商品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中;第三,商品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自然、社会、意识资源,资源乃资本资源也。

严格地说,这里讲的财富仅仅是社会财富,可以说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创造的财富,所以传统经济学才认为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既然如此,笔者为什么要否定这种观点?这不是自相矛盾?试问,社会财富与社会物质有什么不同?当然不同了,否则笔者也就没有区分它们的必要了。那么,社会财富与社会物质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笔者以为,财富是一种不能过剩的社会物质

什么意思?就是说只要是财富就不应该是过剩的,否则它的财富意义就会消失而成为反财富。为什么?因为财富生产须消耗资源,而资源也是存在价值的。如果人类生产出了过剩的社会物质,那么这种社会物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复存在了。相反,人类在生产过剩社会物质的过程中势必会消耗掉大量的资源,殊不知资源的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试问,过剩的社会物质不是反财富,又应该是什么?

2、经济过程的本质?为何就体现为节约?

简单地说,经济过程的本质就是在投入少的基础上能见最大的效益,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力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必须要作到的一件事情。不要以为只要收入与投入相抵之后仍然有盈余就可以自慰了,如果这种所谓的盈余或者说相对意义上的盈余是建筑在消耗了大量的、过量的各种资源和它种财富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经济过程无异于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愚蠢行为,当然是反经济过程。

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从事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就是经济行为。错了!而且还错得不轻!这件事要拿到企业还好说一点,因为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失误来“埋单”。可是,如果我们要是把它拿到社会、国家和全人类的角度上去认识,那就绝对不“好说”了,因为这种失误的结果是以各种资源、财富消耗为代价。虽然自然之母馈赠给我们人类的资源、财富是十分丰厚的,但浪费毕竟是可耻的行为。

另外,笔者一直都认为,不管以什么理由发动侵略战争和搞恐怖主义都是可耻的,因为战争、恐怖主义不仅可以使无辜的生灵涂炭,而且还会使大量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财富、社会财富迅速湮灭。可悲的是,有些人还要把这说成“对发展经济有利”。我真不晓得,这些人究竟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去看问题,除非他们是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发动者,除非他们是战争和恐怖主义的收益者。

当然,这也不是说,人类历史上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的恐怖主义行为就没有其客观性(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但一定是客观的)。既然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笔者想说明的是,只要是经济过程就一定体现节约的性质,如果与节约的性质相违背,那就不能说是经济过程。换句话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经济定义为“社会物质的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了。

当然,更不能把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仅仅确定为一个简单的、愚蠢的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和资本的产生、增殖过程。再换句话说,剩余价值的创造和资本的产生、增殖只是个人行为、企业行为,而作为经济过程来说,它起码能够反映、体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甚至是全人类的利益。换言之,如果仅仅把经济过程简单理解为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国家利益,那都应把其钉在“耻辱柱”上。

(二)什么是反经济过程?有什么本质特征?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管理者、企业家不了解或者说不甚了解经济过程的本质就体现为节约,所以他们在自觉不自觉中,便干下了错事或者说在自觉不自觉中犯下了自绝于企业、国家、全人类的勾当。比如过剩产品的生产从表面上看是企业的事,可它给社会造成的恶果却罄竹难书。

1、什么是反经济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反经济过程与经济过程自然应该是相反的,或者说它们的性别、结构应该存在差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应该把反经济过程理解为是与经济过程完全不同的过程,但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等的。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原子与反原子、物质与反物质的关系来认识经济过程与反经济过程的关系。我们知道,物质与反物质的区别是,其质量完全相等,而它们的结构却完全相反。

大家知道,经济是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财富、资本过程,其本质体现节约。那么,我们将如何理解它与反经济过程的“质量相等”而“结构完全相反”?应该承认,同样的企业既可以生产亏损,也可以生产盈利;还应该承认,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爆发前后的某些国家的经济状态、区域经济物质的多少并没有大的出入,可是利益却在原来的那个国家、那个区域的基础上发生了性质的变化。

上述说明了什么?说明在这些企业、国家、区域经济质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其经济效益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构相反);以上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企业在相同资本质量的基础上亏损了、说明这些国家、区域在其经济质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的基础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出现了负增长。以上还说明了什么?说明其资本质量、经济质量虽然没有改变或者说基本没有改变,但其结构却与原来相反。

亏损的产生和经济的负增长当然是个反经济过程了,可是,不可否认的是,盈利、亏损与经济增长、负增长却系发生在同一个企业、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区域。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凡是发生亏损和负增长的企业、国家、区域是质量相等而结构相反吗?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表现在企业、国家、区域经济结构的相反上,还会表现在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迅速湮灭上。

我们知道,当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湮灭,那么,亏损、危机发生以后是否也会产生财富的“湮灭”?是的,回答是肯定的。企业如果发生了亏损自然是企业资本的“湮灭”过程(资本是财富的一种形式),国家、区域如果发生了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石油危机难道不也是包括资本在内的社会财富、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湮灭”过程?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还用笔者多说什么呢?

2、反经济过程的本质?为何体现经济犯罪?

那么,反经济过程的本质体现的又是什么?笔者以为,体现的正是一种经济犯罪。很显然,这里讲的经济犯罪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是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如果说经济过程的本质体现为节约,那么反经济过程的本质体现的自然也就是浪费、犯罪,而用毛泽东的话说,“极大的浪费就是犯罪”。试想,一个把过去创造出来的财富浪费掉、毁灭掉的过程不是犯罪过程又是什么呢?

笔者已经多次讲过,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总共损失了2000亿美元,而索罗斯等人只在这场危机中获得了500多亿美元的经济收益。那么,那1900亿美元的财富又跑到哪去了呢?当然是湮灭了或者说是又重新回归于大自然了。或许又人会说,社会财富是社会物质的一种,它怎么又能“回归自然”了呢?这话说得也过于夸张了吧?!其实不然,因为所谓的社会财富本来是由资源转化而来。

由于人类、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财富都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都是人类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体能的付出置换出来的,所以它们回归于自然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试想,就连地球、太阳系、银河系都有毁灭的那一天,就连人类都有回归自然的那一天,又何况是人类创造的社会财富?可是,如果人们明明知道这一点,以“以人为本”的幌子做挡箭牌而反以为荣,那岂不是犯罪?

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社会财富是人类通过一定的劳动将自然财富、自然资源置换过来的东西啊!也就是说,各种财富、资源的消耗,必然伴随着自然财富的转化。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不消耗能源吗?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不支出体能吗?可是,战争、恐怖主义、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发生却使它们消失得如此之快,简直就像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发生了“湮灭”那么迅速!

当然,像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并发生湮灭的道理一样,社会财富的湮灭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而是一个经济质量物质的减少过程和经济能量物质浪费的过程。只可惜的是,财富湮灭所产生的能量很难被人们再凝聚(因为已经做功),结果使经济能量与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汇聚到一起。如此反经济过程当然体现未一种犯罪,因为该过程是把人类“过去创造的财富”毁灭,如战争、危机、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