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经常被人诟病,因为它的内在缺陷“所有者虚位”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然而民营企业的用人也不断发生问题,这让人不禁想到一则网络笑话:
英语老师问一个学生,“Howareyou是什么意思”
学生想how是怎么,you是你,于是回答“怎么是你?”
老师生气又问另一个同学:“Howoldareyou?是什么意思?”
这个同学想了想说:“怎么老是你。”
×年×月,某民营企业派出考察组,对改制后的一个成员企业进行例行考察,考察的内容包括:
1、公司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素质情况;
2、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情况;
3、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及落实情况。
考察中,考察组召集了公司经营班子会议,听取总经理关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总结汇报,与经营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作了个别谈话,了解各层次、各方面的反映。
考察发现,公司一年来在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内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表现:
1、生产任务的计划性得到加强,一改过去走一步算一步的现象。
2、建立了正常化的工作秩序,实行了正常的月例会、周例会以及公司级领导轮流值班制度等。
3、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了技术经济指标定期层层考核措施。
4、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得到较好的控制。
考察组在考察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工作尚没有正式抓起来,达标工作也没有引起重视,各项规章及班组建设还要逐步完善。
2、对技改问题不够重视,进展速度缓慢,安全文明生产受到直接影响。
3、二期扩建工程已投产近一年,验收工作至今仍未做。
4、员工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岗位培训不重视,员工反映强烈。
考察中还组织过一次有16名经营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参加的民意测评,在问及“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是否需要改革”时,13人作了肯定回答,另3人未作回答。
若要细论,这个调查的概括还不算完全准确,既然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都已经进一步完善了,何来“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判断?还有,假如各项规章及班组建设还要逐步完善,就不应当产生“在内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等。但不管怎么说,从比例上看,报告反映的企业用人问题应当属实。
不论是案例中的传统生产性企业,还是员工综合素质相对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对企业用人机制的总体精神是一致的,即要给“特定的岗位”配置“合适的人”,而不是给“特定的人”安置“合适的岗位”,这是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要求。
民营企业方面,虽然其所有者就位问题是解决了,但由于所有者的实际管理范围有限,他们一样需要代理人。
在现代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事实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委托人若给代理人的权利过大,代理人成为真正的主人,而所有人反而从真正的主人沦为旁观者和局外人,即主权旁移现象;若委托人给予代理人的权利过小,又会影响企业在经营中为了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所必须的及时决策的能力。这是个多少年来令人烦恼的矛盾,无法回避,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怎么老是你?”“没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