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银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初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具为政府提供资金的政府银行和拥有乃至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发行银行双重性格,因此人们担心,一个被政府控制的中央银行,可能无节制供应货币以满足政府的贪婪的需求。历史已经证明这并不是杞人忧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为向政府提供战争资金而滥发纸币,引发严重通货膨胀,金本位制也因此一度停止运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多的国家把中央银行发行钞票的职能用到极端,引发天文数字般的通货膨胀!这些都是历史的教训。
笔者在“尴尬的央行”一文中指出,中国的央行处于一种尴尬地位,主要是基于如下几条理由:第一,它还不够权威。它只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隶属于国务院。不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这种地位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是吻合的。第二,它还不够专业。第三,它还不够铁腕。不同的人当中央银行的行长,行事风格就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第四,它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央银行,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对待那些垂死的金融机构,它还是一个出纳,一个救火队队的长。第五,在各个部门的博弈过程中,中央银行还要遭受其他部门的挤兑。在强调“增长优先”的政治环境中,央行还属于一个弱势部门。央行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周旋于各种利益集团之间,要搞公关,要搞平衡,要协调关系。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央行必须通过迂回曲折、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如此,央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又是所有其他部门无法取代的。无论如何,无论多么困难,无论有多大的阻力,无论有多少人反对,央行必然要行使它的中央银行职能。
我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为什么说需要一个独立的而且是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呢?具体表现在:
第一,它必须具有权威性,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而不是对国务院负责。为了防止中央银行行为短期化,它不能作为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而存在。
第二,它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坚定不移地反对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为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它必须善于与政府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协调。通过对话解决国民经济中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不过,它应该不害怕来自政府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博弈”挑战。
第四,它必须专业化。中央银行应该集中一批真正的金融专家,这里的专家概念不一定是指那些拥有一个国外学位的人。真正的专家主要是那些精通金融实务与管理、善于与政府部门以及大众沟通并且具有相当学养的人。
第五,货币政策委员会应该是一个专业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应该由一群金融技术专家组成,而不是由一些部门官员组成。
中国需要独立的央行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