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之鉴


    ----期货市场败者鉴
    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些人在付出必要的学费后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哪里摔倒哪里爬起,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有的人则一头走进死胡同,老是重复同一个错误,偶尔得手又沾沾自喜,到头来是既浪费钱财又损耗生命。更恶劣的是有些人不知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自己赔得精光。还到处自吹自擂,似乎手中掌握了金矿的钥匙。以下摘录几位败者的败绩,供读者鉴。
    一、稳赚不赔
    玛萨曾经在哪一本书里读过:现货和期货价在交货月里或迟或早会走到一起。玛萨对此牢记在心,仿佛是找到了致富秘诀。根据经纪行的报价,目前10月份的活牛期货比现货每磅要便宜4分钱。玛萨心想:既然有4分钱差价可赚,那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她赶紧买进一张单。她赶到经纪行去下单,她的经纪人自愿为她向芝加哥总部研究部门的一位专家咨询,看能不能赚钱。结果答复不如人意:要想赚这4分钱的差价,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活牛的所在地和品级,还有交易所交货会不会遇到问题。另外这一差价也可能会由现货价靠拢期货价来弥补,这样玛萨还是赚不了钱。甚至有可能两个价一起掉,现货掉8分面期货掉4分,这样玛萨反而会亏钱。玛萨又趁机问一问大豆的行情,经纪人告诉她l1月份的大豆已涨停板,(玛萨手头有卖单。)经纪人劝玛萨说:做期货没那么容易,不懂不要瞎做。玛萨说:“糟了,我的车停在卸货区了,我得赶紧去挪等玛萨娜完车回来,她的期货合约已经交货了。这时候玛萨才发现这是10月份期货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已无法脱手了。没几天,玛萨的一头牛便死了,还有两头看上去也快不行了,其余的也不知道卖给谁。她一大早就忙着给期货委员会、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道.琼斯公司和州政府写信,抱怨经纪行报价有误。一个正直的交易员在条件不公平的情况下怎能不赔钱?这样的事对她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一回她收到一卡车洋葱,到货后发现交易所已取消洋葱期货。她的货送到时已开始发芽,她好不容易低价卖出去,赚的钱还不够麻袋钱。本来玛萨还想再讲一些其他悲惨经历,但她有事要上法院去。上次她停车在卸货区遭罚款她不服要上诉。
 
    二、套期“专家”
    莱奥还在上大学,但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他的兴趣全在期货市场上,特别是对套期着了迷。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套期交易是战胜期货市场的唯一法宝。理由是,套期单一头赔,另一头必赚,这样风险减少了,长期自然获利。为此他与一位教授争个不休。那位老学究硬是说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如果套期减少了风险,那么收益一定也会同等减少;如果收益没减,那么风险也一定没减。莱奥只能摇摇头,嘀咕了一句:会做的不会教,会教的不会做。莱奥觉得最可笑的是老教授不明白做套期有多么容易。老教授似乎很天真地认为,套期赚不赚钱也要看市场往哪个方向走,而判断方向是最难的。有时候方向看准了,套期单也不一定能赚。老教授认为做套期交易比做纯期货更难,因为要赚钱不光要判断走向,还要找好套期时机。
    莱奥真想转课,因为老教授对画图一窍不通。老教授讲要把两个市场的走势画到一张图上很困难。他还大谈不同的合约规格影响套期的计算,还大谈什么协变数,谁管呢。莱奥自己做测试,发现结果非常理想。尽管后来钱都赔光了,但比做纯期货的人要熬得长多了。这时候老教授又发话了:他之所以熬得时间长是因为赚和赔的预期都调低了,等于用同样的钱,不去一块钱的老虎机上玩,而是到一毛钱的者虎机上玩,时间是玩得长了,但结果是一样的。莱奥本来想反驳,但这时他又忙着研究房屋贷款和糖的差价,准备做套市交易,所以也懒得得再多费口舌。
 
    三、电 脑 迷
    西摩最早是根据占星术做单的。他祖上有一位者先生毕生研究炼金术,想把铝块变成黄金。直到行将就木才开始想到如果这个世界上黄金多如铝块,那么金子还能值几个钱。西摩继承了先祖的遗志,苦学占星术,想揭示星相和期货价格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此路不通。后来他听说有人靠电脑做单发了财,他也不借血本买了一台,一头扎进数字堆里。首先,他觉得电脑应该比人脑灵,因此不加任何判断将所有数据先输进去。其次,他编写出多种复杂组合程序,将19种不同天数的平均移动线与3种振幅、 4个周期以及7个玉米产地的平均气温结合起来分析,并且以费纳根倍数加以修订,使电脑能追溯历史数据。西摩钱虽没赚到,但电脑运算材料却堆满了一车库,结果买电脑欠的钱还没还清,车子又被淋坏了。西摩希望有一天能赚大钱,先买一辆新车,再买一台新电脑。
 
    四、发财捷径
    格琳达不迷信权威,对霍尔研究的那一套不屑一顾。她认为最可靠的做单方法应该是简单明了。她最早是想从赛马场赢钱,因为她读了—本介绍赛马的书,里面讲只要每个赛季刚开始时将宝押在当天下午最后一场比赛最看好的那匹马上就能赢钱。理由是等到最后一场比赛时,赢钱的人早已高高兴兴回家了,而不太在行的人又还没有研究透每匹马的行情。格琳达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几次试下来发现赢钱时还不够付门票、停车费、午餐和洗衣费,更不用说赚回亏损了。
    格琳达接着想从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捞钱。她读了一本书,说只要记住大牌和小5,碰到两张9时加倍下注,就可以在“21点”上赢庄家。格琳达鼓足勇气搭车来到拉斯维加斯,坐到牌桌上一体会才发现与自己在家里自己发牌大不一样。她碰上一位斗鸡眼的庄家,五副牌叠在一起,发起牌来飞快,她根本没法记牌。经此挫折,格琳达决定转做期货。
    “研究基本因素费力不讨好,”格琳达说。“一切都反映在价格上了。最要紧的是只顺势做单,决不逆势!涨时只买,跌时只卖,判断大势有多种方法,都很容易。其中最有效的是画线法。只要在图上画一根线就能判断市场的方向和速度。升势线画在最新的几个底部,跌势画在高位,这样大势就一目了然。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平均移动线,这需要一定的智力(智商超过55),还需要一点数学(会加减就行)---我有一个重大发现,”格琳达神秘地说,“如果将不同时间的平均移动线标在图上(当时还没有电脑画图)---比如3天的和10天的,那么3天的平均移动线不时会穿过10天的线,尽管我不明白为什么。”格琳达往椅子上一靠,稍作停顿,好让听众有时间琢磨她的重大发现的含义。”为了标清价位小动时的不同平均移动线,我发现最好使用彩笔。 3天的线用淡黄色比较好, 10天的线最好用暗绿色。黄线在绿线之下时,我做空头,在上面时,我平掉卖单,改做多头。当然,有时候价位甩来甩去,我会挨夹,但至少在市场大动时我方向不会错,而且一直跟势走,直到势完。”
    说来容易做来难,格琳达真正做起单来总是赶上来回走的行情多,大涨大跌的行情少,结果常常左右受夹,两头赔钱。其实在她做单前市场也是这样。后来,她想办法将两线交叉的角度调小,结果仍不理想。但格琳达相信答案就在图上,只不过等她去发现。她还试着调整进单时间,每次都有意慢一拍,但就是掌握不好这一拍的节奏。后来有人用电脑画图标线,据说有人赚了大钱,方法和她的差不多,但格琳达的钱早就光了,三分之二赔掉了,三分之一花在图纸、彩笔和尺子上。
 
    五、霍氏相对论
    霍尔在期货上花了近10年心血。50年前他就开始学投资,在股票市场混了几十年,虽然小有收获,但临到快退休了还是没有发达起来。他曾花了大量时间寻找一套机械做单方法(当然是绝对保密),目标是在几乎无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嫌取高利润。后来他发现期贷赚钱更快,所以把注意力转到小麦和大豆上去。他惊喜地发现他的做单原则用过去几年的数据来检验,成绩非常出色。霍尔绘声绘色地对信徒讲:“我发现12月份的小麦期货过去几年里在9月 8日这一天总是比7月20日的价要高得多。我于是悄悄地在7月20日尽我最大财力买进5,000蒲式耳,但不幸的是政府刚减完农业贷款利率,它在市场的效应依然存在,结果我一个蒲式耳赔了14分钱,我及时调整对策,决定今后只有在农业贷款利率不动的年份才买。第二年我又在7月 20日买进小麦,但到9月8日每蒲式耳赔了19分钱。我后来发现当时小麦和玉米的差价比过去五年要大,我最初作决定时忽略了这—点。但我不气馁。我观察了六年,四年很灵,其他两年有特殊原因完全可以过滤掉。下一年我倒霉得很,贷款利率没变,但小麦和玉米的差价却比头一年还要大,我自然不会再买,有了头一年的经验,我反而做了空头。结果小麦头也不回地涨47分钱。回头一想,我实际上是七年看准了五年,其他两年义可以过滤掉,所以成绩还是不错的。最让人恼火的是第八年。我7月 20日又买进, 9月 8日果然每蒲式耳赚了4分钱。但恰恰在这个时候市场谣传法国人大量增加小麦出口,期货一下子跌了50分钱,还没来得及反弹我的本金就全赔光了。我的经纪人刚刚帮我砍单出场,市场就到了底。回顾一下我八年的战绩,实际上是6胜2负,负的年头也是完全有办法排除的。我现在狠有信心,只要在7月 20日之前能再弄到500美元,我就能在小麦期货上大赚一笔。”
    霍尔聚其做中原则精义,写成密密麻麻的三十几页。为安全起见还锁了起来,并附上遗嘱一份,以防他去世或进疯人院时好传给子孙。霍尔还真肯下苦功。他把三十几页要诀发扬光大,推广到其他期货市场,认真寻找进场和出场的准确日期,最终覆盖面达28种商品。霍尔将这一套以前从未听到的假设为依据的做单方法命名为“霍氏相对论”。他争取到一家期货公司的支持,在地方电视台上介绍他的交易体系,在汽车旅馆里举行讲座。霍尔本来很想再用自己的钱做,但他老婆说什么也不给钱,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到赞助他的那家期货公司做经纪人,拿客户的钱来验证他的做单体系。可是他的顾客总是在连续赔钱后把钱撤走,容不得他的“捞本分体系”发挥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