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愚蠢的战略大撤退


  一次大的战略撤退,可能成为转败为胜的起点,也可能成为彻底毁灭的开端。

  1940年5月,希特勒军队长驱直入英吉利海峡,把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的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Dunkirk)这个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为避免造成重大伤亡,英军精心策划了分批撤离方案。结果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枪林弹雨中成功营救出35万5000人,震惊了全世界,并为后来联军彻底击败德军创造了条件。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之所以提起这段往事,是因为我从这段故事中联想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另一次商业大撤退。

  不幸的是,这场大撤退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大败退。主力军中国航油不仅自己没有逃出“敦刻尔克港”,还把作为“联军”的7000名股民全部葬身大海。

  中国航油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涉及石油期权交易。到去年10月,交易量暴增到5200万桶,帐面亏损达到1.8亿美元。

  公司这时已经耗尽了手中掌握的2600万美元营运资本,以及1.2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和680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被各路债主和油商逼入绝境。

  如果当时公司能敢于壮士断臂,立即斩除全部仓位,或许还能在痛失1.8亿美元后,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揩干身上的血迹,还可以重新杀出一条血路来。可惜中国航油优柔寡断,该撤未撤,白白丧失了一个突围时机。

进一步推上断头台

  母公司得悉中国航油从事期权交易发生亏损后,不但没有及时加以阻止,反而匆匆南下,私下配售15%的中国航油股权,筹集1.08亿美元交给中国航油继续补仓,客观上把中国航油进一步推上了断头台。

  油价不跌反升,逼仓频频而来,步履蹒跚的中国航油气数已尽。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航油这时竟对外公开公布,公司将在11月底,撤出所有投机性衍生商品交易盘口。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愚蠢而不可饶恕的战略失误。因为它将公司的高级商业机密,完全袒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招致后来出现了更为惊人的巨额亏损。

  连孩童都知道,哪怕是一场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撤退总是悄悄进行的,唯恐自己的撤退计划被敌方所识破和掌握。中国航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实施战略大逃亡之前,敞开喉咙向全世界高喊:我们要在11月底前撤出所有投机性衍生商品交易盘口。

  相信你和我一样,对于当时这道中国航油的撤退公告感到莫名其妙。

  现在想起来,公司当时可能是想要向外界摆出一副“勇于改正错误”的姿态。可是你犯了什么错,错误有多严重,站在同一条船上的股民们全都不知道。有人甚至还天真地以为,公司这次收回拳头,可能是要重新回到市场来一记重拳出击。

  “敌军”们却明白无误地免费得到了一个的重要情报。他们相互精诚合作,用足力气,要把油价高举到中国航油彻底爆仓的最后一刻。

  结果两周以后,中国航油手中多了两份材料,一份是5.5亿美元的亏损账单,一份是高庭的破产保护令。

  当7000名股民醒悟过来时才赫然发现,原来他们已经个个遍体鳞伤,绝望地躺在一望无边的大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