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择机再融资,股市将启动全流通圈钱
近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深圳说,当前,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板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利条件,加大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力度,促进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的良性互动。对改革进展较快的地区和公司实行政策倾斜,择机恢复中小企业板的融资功能。
看来中国股市早晚要重新启动新股发行,早晚要启动全流通的圈钱机制了。
中国股市历来被喻为圈钱市,而正是因为中国股市的圈钱市,每次上市公司启动再融资,或者股市大规模发行新股,都会遭到投资者的反对。发行新股或者上市公司再融资本这都是成熟股市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融资功能,为什么在成熟股市十分合理的行为,在中国股市就成了人人厌恶的圈钱行为了呢?很简单是因为价格的原因,因为中国股市没有合理的定价机制,这导致以政策市的市场价为参照,或者以若干倍市盈率为发行定价的融资,这成了中国股市的罪恶,圈钱!
尚主席说过“股权分置的存在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为了改变中国股市不合理的圈钱机制,为了使股市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中国股市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但目前进行的股改显然没有实现中国股市的合理的定价机制。因为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市场定价,全世界股市都是这一模式,当然只有中国股市例外,我们搞过资产、市盈率定价,比如以往的20倍市盈率发行新股,也搞过政策市的市场定价,结果都很荒唐64.35倍发行用友软件,88倍市盈率发行闽东电力……简直是在打劫!
全世界的股市的运行机制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市场定价,然后在股市有价值发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资产配置。现在惟独中国股市是个特例,中国股市可以没有价值发现功能,然后在没有价值发现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资产配置。结果投资者根本不知道买入股票的实际价值,高价配股,高价增发屡见不鲜,整个市场是在沙滩上盖百层大楼,结果股市价值中枢崩溃,最终亏空一万多个亿。
股市应该有合理的定价机制,而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市场市下形成的。因为成熟的股市都是市场市,都是通过市场化发行的机制给股票定价的。当然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也是以这个机制给国有资产定价的。就好象1.61港币发行中国石化,当然中国石化在国内上市不是这个机制,卖给国内投资者是4.22元人民币。
股改如果是要实现中国股市合理的定价机制,那么成功的股改就应该是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将中国股市由政策市向市场市成功转变的。政策市是资金和股票供求关系的动态不平衡,而市场市是资金和股票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而目前中国股市的股改显然没有达到资金和股票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仍然需要政策托市,仍然需要锁定绝大比例的国家股。
股改没有改变中国股市政策市,股改之后中国股市更加需要政策托市。中国股市仍旧不是市场市的合理的定价机制,显然中国股市仍旧没有价值发现功能。在这样的市场,按政策市下的价值中枢发行新股,仍旧摆脱不了高价圈钱。
在非市场化发行的机制下,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是管理层政策调控的,这个市场是明显的资金和股票供求不平衡的市场。当然形成的股价是高估的,特别是小盘股,中小企业板当属此列。有市场人士认为:中小板估值水平是主板的两倍。如果主板在是资金和股票的供求不平衡下形成的价格,其价值中枢尚且是高估的,那么中小企业板整体高估不可避免,在这个价值中枢的水平下启动新股发行,就一定是圈钱,而且是全流通机制下的圈钱。
最近由于暴炒权证,股市有创新出了权证的连续创设机制。中国股市走进了权证圈钱的旋涡,很明显武钢权证的推出,创造了一大批权证受益人。发行权证的,创设权证的无偿的从市场获得了十多亿的财富,不是圈钱又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管理层又试图择机推出中小企业板的圈钱,圈钱不止股市悲剧不止,这对股市来说只能是长期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