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性与弗洛伊德——科学,哲学还是宗教?


也谈性与弗洛伊德

                                   ——科学,哲学还是宗教?

 

刚开始决定以弗洛伊德为写作目标时,我曾试图从总体上把弗洛伊德主义给予一个全局性的概括,但随着对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德主义的了解的深入,我渐渐觉得自己的这个念头是何等的狂妄。弗洛伊德主义博大精深,非吾等后学小辈只言片语能够言尽。

席勒说,“一部世界史就是一部世界判断史”,而这对弗洛伊德而言的确如此。有对他的人格攻击,有就他的理论进行的哲学争论,亦有很多人苦心积虑去验证他理论的正确性。可是,无论是对他个人还是对他的思想体系的评价,本身就显示出弗洛伊德对心理学乃至西方文明史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如今,随着历史的沉淀,浮躁和功利等心态渐渐退入历史的谷底,留下的更多是真理,人们对于弗洛伊德主义的认识逐渐趋于成熟、客观和理性。

··波林写道:在弗洛伊德的身上,“……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伟大的人物乃是史学家笔下不容忽视的人物。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史专家杜·舒尔茨也指出:弗洛伊德本人具有伟人的特点是不可否认的。

 

 

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转变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大资产阶级时刻面临破产的命运,社会病态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出来,精神病发病率日益增加。与此同时,自然科学也发生了革命,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以机械论和自然主义观点解释人本性的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传统心理学面临崩溃的边缘。当时为了寻求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建立使人们普遍接受的心理分析理论成为医学和心理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弗洛伊德主义,更确切的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顺应时代呼唤,应运而生。

当时医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精神分析学的诞生。弗洛伊德在大量的临床实验中发现许多精神病人神经系统并没有病变,他觉得应该从另外的角度也就是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精神病的起因。为此,在意大利的利亚斯特进行生物学的研究时,他解剖了400多条雄性鳗鱼,对他的性腺构造进行了研究,从而开始了他对性的研究。由此可见,弗洛伊德的科学精神之可贵,不要说是在十九世纪那种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就是在今天,他的科学精神依然是令我们敬佩万分,令那些欺世盗名的所谓的“学者、科学家”汗颜不已。

在自然科学领域,达尔文的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为弗洛伊德创造精神分析学提供了前提。他以为达尔文的学说表明,在人性中自然地保留着动物的本能和冲动,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他进一步断言,人在生理和心理活动主要还是受到原始的本能冲动所决定。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压抑、转移和释放理论提供了基础。由此可见,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

在大多数人看来,所谓的“科学”应该像物理学和数学那样,要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它的任何操作和探究都很“玄”,而且会加进很多主观的东西。对此,我要纠正一下。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接收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为其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中有很多领域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研究相近,如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服从于统一的科学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正在成熟的科学。弗洛伊德开始的职业是一名生理学家,他自称一生都是一名科学家,并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现象,包括人性。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弗洛伊德主义是科学。

 

 

弗洛伊德从没有提出任何神学方面的假设,也没有象柏拉图那样提出有关“理念”的任何形而上学的假设。他所提出的假设仅是,“所有现象都是由物理和化学规律决定的,即人本身也是自然演变的产物,最终受同样法则的控制。”〔《梦的释义》[]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著,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这是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的坚定信念,是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立场。这种信念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由此看见,弗洛伊德进行的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自己坚守的一套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弗洛伊德思想受到德国的康德的“模糊意识”、赫尔巴特的“意识阀”概念、布鲁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的影响,特别是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最大。

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的坚定信念,包括两个方面:它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也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则;同时,它又肯定,整个自然界都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即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候鸿勋姚介厚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论,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是哲学问题研究的对象。
   
弗洛伊德在精神领域里严格应用决定论的原则,认为原来以为对于理解一个人并不重要的事情,如口误、笔误、遗忘等等过失以及梦,都是由人大脑中的潜在原因决定的。因此它们也许是非常重要的,以一种伪装的形式揭示了本来无人知晓的东西,每件事都可以追溯到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原因。他用决定论原则说明精神现象,从而开辟了无意识这一实证科学的领域。一方面,精神分析学的各个命题是弗洛伊德在长期医疗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从医疗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类心灵中的内在精神矛盾及其在心理结构和人格体系中运动发展的某些规律,在精神分析这一特殊领域内证实和极大地丰富了辩证法。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幸福或精神健康,取决于心灵各部分的和谐关系,取决于人和他必须生活的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自我必须同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相协调,发现和选择机会来满足本我本能上的需求,而又不会超越超我规定的标准。只有把非理性的本我、理性的自我和超理性的超我协调起来的人,才是具有健全精神人格的人。

另外,弗洛伊德主张发展的或历史的人性论。他强调婴儿和幼儿的经历,对成年人的性格有极重要的影响,认为只有在认识了一个人幼年时期心理方面的重要事实之后,才能充分认识这个人。他把儿童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几个时期,并提出了详细理论。
   
从人格理论、压抑理论和发展人性论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包含着变化发展、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及转化、对立统一等丰富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由此,我们可以
理由充分地说弗洛伊德主义不仅是科学的,同时也是哲学的。弗洛伊德主义对哲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上,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赖希﹒佛罗姆就用心理人格结构的模式来为现代社会的症状作出诊断。

 

 

就宗教的定义而言,它之所以难以确立,是由定义本身和定义的对象两方面决定的。就定义本身而言,定义总是依赖于一定的理论体系,凡是能包容宗教定义的理论体系,总是涉及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的根本问题。就定义的对象而言,宗教现象纷繁复杂。在各宗教现象间没有共同的本质,只有家族相似。我们可以大致区分出集中相似的宗教家族:1.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构成一个宗教家族 2.印度教、佛教构成一个家族。3.中国宗教构成一个家族。随着宗教的外延扩大,其内涵就越来越小,其间也许根本就找不到能连贯这一切宗教的共同的种差据弗洛伊德在他的《自传》中所说:我的父母都是犹太人。我自己至今也还是一个犹太人。犹太裔血统对于弗洛伊德今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不仅是指犹太人的语言、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定居于欧洲各地的犹太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所遭受的侮辱和歧视,给弗洛伊德提供了无形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着他奋发图强和专心致志地从事对人类精神活动的科学分析事业。更确切地说,使弗洛伊德成为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的重要因素,与其说是犹太人的血统和犹太教,不如说是犹太人所身受的压迫和歧视。弗洛伊德曾说:我经常地感受到自己已经继承了我们的先辈为保卫他们的神殿所具备的那种蔑视一切的全部激情;因而,我可以为历史上的那个伟大时刻而心甘情愿地献出我的一生。这种不甘忍受歧视的感情始终伴随着弗洛伊德的一生,它象潜伏在火山深处的岩浆一样默默地运行着,最终将不可避兔地喷发出来。

弗洛伊德既保留了犹太人的传统,又善于广泛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他对反犹主义怀有深切的痛恨。他的朋友多数是犹太人,但他同时又坚决反对老一辈犹太人所恪守的小圈子主义生活方式,他主张使犹太人尽可能地同外族人接触。因此,他主张改革犹太人的那些会造成自我孤立效果的狭隘习俗。

弗洛伊德从小就热爱群山、森林、天空、鸟兽,他热爱自然界的一切。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歌德论自然的散文和诗歌,把他带回到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弗洛伊德对人类本身的问题的兴趣早在幼年时代就开始了。他对于人的感情、性格和各种幻想,对于人的受压抑的情绪,早就有所察觉。[《弗洛伊德自传》张霁明 卓如飞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他曾经很朴实地探索过这些问题,尽管他的幼年时代的探索带有很多幼稚、天真的色彩,但始终遵循着一条原则:从人体之内找出人的本质。他从来没有象宗教家所作的那样,在人体之外、在最神秘的彼岸世界中寻找人的本质。 

 

如上文所言,弗洛伊德从没有提出过任何神学方面的假设,他的思想和他的理论体系大多都与宗教无关。因而,毋庸置疑,弗洛伊德主义并不带有宗教信仰的色彩,而更多地,是科学精神和哲学思维的体现。

弗洛伊德主义在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都是不容置疑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弗洛伊德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思想遗产。它广泛地开启了人文学科和医学等自然学科各个领域的融合。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怀着盲目崇拜的心情把弗洛伊德和他的理论看成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也必须看到他理论中不够正确的一面,比如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带有明显的泛性论倾向等。因而,对弗洛伊德主义,我们应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他和他的理论都应该用哲学的辩证的观点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