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要有风险意识


      “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要有风险意识”、“制度是可以积累的”……这是笔者日前与台湾慧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山东省红太阳保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信先生交流中所获得的。 

  A、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选择合作伙伴需慎重,”很多人在最初创业的时候往往选择的合作伙伴并不理想,或者企业刚有起色时就把许多资金抽走了;或者管理经营思路方法根本无法统一。虽然最初的时候生意很红火,但没有资金购买原材料或意见出现严重分歧,让企业陷入困境。 
       
      一般来讲,刚开始创业,原始积累较少,选择合作伙伴要偏向资金合作;如果自己有相当的资金实力,在创办大项目时,选择合作伙伴会更多地偏向选择掌握其他资源和行业经验的合作伙伴。说白了无非是资金找技术或技术找资金。 
  
      在对软指标的选择时,合作伙伴最好是熟悉的人、信任的人、愿意帮你的人,未必是公司和创业需要的人,尤其核心人员,一定要选择人品可靠、志同道合的人。否则,勉强合作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同时,作为有限的几个股东,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考虑合作性也是很重要。一是伙伴中有位德才兼备的人作为领导者,能够让其他合作伙伴信服,是公司的灵魂人物;二是合作伙伴各有所长,性格都比较成熟,能够承受一定的商业风险,大家是基于合同制的合作。 
  
  B、要把精力放在生意上 
  
    许多人在创业小有成功后,精力就已不放在管理上了,而是到处与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把工作时间荒废了,最后生意一塌糊涂。 
  
    作为创业者,不要因为公司各方面发展不错,就忘记了竞争和危机的存在,沾沾自喜,放松了努力和创新。社会在发展,市场有竞争。从创业的那一刻起,忧患意识就应该相伴,就应该有长远的规划。 
  
      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不能放松和懈怠。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关注竞争对手,关注消费者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保持特色和竞争力,否则,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往往措手不及。 
  
  C、制度是需要积累的 
  
      公司的经营管理,是通过设立相应的组织,依靠制度来保障公司正常运行的。赢利是核心,有效率的做事是关键。因此,要建立相应的基本管理制度,让制度管理,并坚持制度面前一视同仁。 
  
   制度形成不是靠专家给你制定的几十万字的制度,而是逐步积累起来的。员工每次犯错误的过程都是制度积累的过程,因为通过错误进行总结,然后避免下次再犯类似错误,这样就形成了长期的制度。因此,老板不要害怕员工犯错误,而是在不断的失误中总结、积累制度。 
  
      制度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模仿的,而文化则需要长久的积淀。因此,通过积累的制度则能更好的形成企业文化。另外,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不要总是考虑老板的利益,更应考虑员工的利益。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制度与人性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