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东已有近十家外资广告公司,市场重新洗牌格局已经渐渐明朗,然而放眼望去,如今本土广告市场却是一个操作不规范、主体不鲜明的广告市场。近年广告业虽然发展迅猛,但顽疾的存在一直困扰着小广告公司的发展。
从事广告业市场门槛较低,资金、媒体和客户资源具备就可以是一家小型广告公司。三到五万元的流动资金,就能够解决公司的日常运营,懂点媒体知识、常识就可以依托于报社、杂志社、电台、户外等已有的资源,整合成自己的资源优势贩卖给客户挣钱,有点美术基础、会简单的电脑绘图软件者就可以扮演公司绘图师、设计师的角色。公司业务员不温不火的熟悉代理到制作的必要程序,维护着不让自己的客户流失。
本土广告公司想长大,资金薄弱是广告界的通病!要想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就要从市场策划、媒体代理、提案设计、后期制作都具备,只要有利润挑那一种都得行。一切为了解决收支平衡,一切为了眼前生存!可一旦遇到客户一眼看上的户外媒体资源,动则十万几十万,想动作,其它的一切业务就只能为其让步。如果中途执行不到位或合同履行不顺利那么公司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
本土广告公司想发展,人力资源缺乏的劣势显而易见。中国在院校开设广告学要比国外晚许多年,广告学专业的人才本来就少的可怜,他们更是不可能在小广告公司的环境里将自己的实力、才华充分展示出来,更不会在这个环境里长期生存下去。艺术总监着重的是整体思想、策略的指导、传达,可小型广告公司往往遇上的客户是想完善自己企业的形象,塑造自己企业的市场地位,花大价钱舍不得,找没多大实力小公司传达不到位,但图价位便宜,也就用“花钱买乐”的态度来弥补心理上的不足。设立的艺术总监也就只能在其职谋其政了。公司利用已有人力、物力资源走整合路线,以提升公司含金量的念头有,但踏上整合之路后却发现怎么也行不通,公司业务渐渐逆流而下,在所难免。
以这种状态这种模式和外资广告公司拼市场,那无疑是自寻死路。小广告公司弥补自身不足,努力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范围,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