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市场定位研究


国内外银行机构市场定位的主要策略

 

 市场定位关系到一家企业如何积累资源和能力,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提高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外银行机构的实践来看,市场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策略:

 一是低成本策略。通过对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包括控制相当大的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在技术、人员、信息、营销等方面节省成本;设计易于提供的业务和服务项目,降低产品开发成本;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来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费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四种手段。

 二是细分策略。包括差异性策略,即把目标市场分散在多个细分市场,开展多种金融服务;集中性策略,即选择重点目标市场,然后集中优势占领某一领域的市场,以带动整个营销过程。

 三是产品多样化策略,即在产品设计上采用不同于其他银行的方法,如对某类有存款额度的特种支票存款户提供一定的优惠贷款;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如发挥自身的计算机网络优势,推销多用途的信用卡、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服务,极大地拓展银行服务空间和时间,降低交易成本;使金融产品具有新的功能,如给客户提供机会,让其在使用该产品时能进入全国自动出纳机网络;提供新的服务,如对活期存款大户实行个人经理制、提供理财服务等等。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比较优势与缺陷分析

 

 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作为一种特殊的产权模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既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又有明显的制度缺陷。

 一是在运作机制上,经过改革前中央银行票据的置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加之体制新,运作灵活,善于根据市场情况对症下药。但与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比,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一个自上而下的网络,加之缺少必要的科技研发人才,在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是在社会环境上,中央“一号文件”及各项扶持“三农”政策的出台,且省、市、县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各级各部门关心、重视农村合作金融工作,支持深化改革的氛围基本形成,加之有遍布城乡的网点资源,应该讲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不足之处在于支持对象属于高风险行业,其他如农业保险等配套措施有待跟上。

 三是在激励机制上,经过近年来监管部门的引导与督促,强化行业管理职能与自律经营意识,开展“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加快发展”系列讨论活动等措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经营机制得到转换,激励机制的建立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存在激励方式比较单调、利益分配机制滞后、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准确市场定位

 

 第一层次:农业龙头企业。由于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一头连着销售市场,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关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它的信贷投入和金融服务,既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品牌优势,又要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集中、量大和周转较快的资金需求特点,推出相适应的信贷方式,满足其合理资金需求,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

 第二层次:各类经营大户。种养大户、贩销大户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活跃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与一般农户相比,具有市场意识强、资信较好、资金需求大的特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重点支持对象。在信贷支持中,要根据地域资源和传统优势,重点培植一批具有一定示范效应、能起到较大带动作用的种养大户,同时要满足种养大户组成的专业合作社、经济联合体的合理资金需求,优先支持订单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等精准农业的发展,推动“企业+农户”和“贩销大户+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

 第三层次:农村中小企业。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集体企业改制的完成,农村中小企业群体逐步形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入园企业中,产权明晰的农村中小企业已成为主体,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在满足农户贷款的前提下,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出台支持入园企业发展的金融措施,满足农村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流动资金、支持结算等领域的合理需求,支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层次:个人贷款。根据“农民需要什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什么”原则,积极拓展城郊个人贷款市场。一是针对现代农民“住、行、游、学”消费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极开办个人住房、汽车、农机、助学、家电等消费贷款,扩大内需、启动市场。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城郊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帮助失地农民自我开发、自我安置、重新就业、积极创业。三是立足金融创新,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注重研究、调整、拓展金融产品的消费群,真正实现有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