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的驴——开小差的美国工人


 
在中国,总有人爱用“驴”来形容工作很苦、经常加班的人,其实在全世界都有这种驴式人物的存在,今年年末,美国一群工作的驴一样辛苦的人终于又开小差了。


在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第7大航空公司:US Airways出现了一个笑话式的新闻,因为没有员工工作,造成许多航班延误、取消,乘客的行李也没有人搬运。圣诞前后,公司取消了100多个航班,而在费城机场,堆压着超过10000件无人搬运的行李,这些都只是因为没人上班。华尔街周刊使用了fiasco一词来描述这次事件。最终搞得公司在新年最后一周中被迫向社会招募志愿工作者帮助费城的机场摆脱困境。无独有偶,同时期,Delta Air Lines停飞了1100个航班,原因是“计算机系统故障”。美国运输秘书(US Transportation Secretary)Norman Mineta也派探员调查这两个公司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


原因为何呢?从部分员工的言论看,似乎是金钱引起的。一位公司员工在备忘中写到“这完全是个志愿者活动,如果你这天休息,就没有报酬。”但公司的发言人David Castelvester声称,这次活动对所有的员工都是有报酬的。另一方面,公司宣称,公司将对圣诞节期间请病假的员工进行详细的核查,并暗示将对滥用公司的病假系统偷懒的员工进行某种惩治。


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与两大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关,因为此前,美国航空公司曾经多次与工会磋商,试图就减薪一事与之达成共识。破产法庭宣判将削减公司员工21%的工资。许多工会——包括飞行员工会及搬运工工会——并没有在谈判中为员工争得更多的利益。同时,工会负责人出面澄清说,这两起事件并非工会组织。在费城的飞行员工会主席Mollie McCarthy称,在2004年圣诞前夜,有238名机师请病假,在2003年,这个数目有261名。到圣诞平安夜,请病假的机师达到306名,比2003年298名略有上升。这造成了公司与工会间的误会,McCarthy女士称,这下子我们在公众面前算是完了,我们本来是帮助这些公司的机构,现在他们都不再信任我们了。


这个事件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短期原因可能是美国员工由于无法领到足额的工资而主动不工作,而藏在事件背后的长期原因可能是美国员工在劳动负担方面确实很强,他们选择了主动放弃工作而能够争取更多的闲暇。


与欧洲国家员工相比,美国员工的劳动负担确实沉重。在欧洲国家,每周的工作时间普遍降到40小时以下(令人惊奇的是,美国并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每周的最高工作时间)。从1970-2002年,法国员工的人均工作时间下降幅度超过20%,现在,一个法国人一周只需工作35个小时,而同期,美国员工的人均工作时间则上升了20%。从1991-2003年的数据看,法国、德国、英国的工作周时间都下降了超过5%,法国达到10.6%,而美国只有1.3%。在2003年,美国员工人均年工作时间为1792小时,比法国多361个小时,相当于每天都多工作几乎一个小时!


在一个四国(英、法、美、德)比较研究显示,工作时间少的国家人均生产力水平高,但国家总体生产力水平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部主任Michael Deppler认为“欧洲的劳动利用率非常低,欧洲人情愿用更多的时间休闲,整个欧洲的政策也承认带薪休闲,这种政策使得员工的闲暇成本很低,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休闲而不是工作。”从各国失业率看,法国高达9.4%(2003年),德国高达9.8%(2003),而美国同期为6%。为更充分地解释这种理性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看法国员工与美国员工的收入差距,2003年,法国员工的人均收入比美国少30%,但他们人均比美国人少工作361小时,按法国的每天工作7天计算,相当于少工作72个工作日!且法国员工可享受法定的每年至少25天带薪假期,加上国家规定的其他节日,每年法国员工人均可享受6周左右的假期。在美国就没有那么幸运,法律并不规定带薪假期的底限。这在美国属于工会与资方谈判决定的内容,国家并不出面干预。欧洲经合组织的经济学家Paul Swaim认为,美国人的虽然工资高,但生活质量差,他们无法与家人度过更多的时光。


从宏观的经济趋势看,欧洲诸国在这两年来显然比美国还不如。法国和德国像美国一样面临着严重的政府赤字问题,这两个国家的政府预算赤字因为超过欧洲央行规定的安全底线(不得超过GDP3%,债务不得超过GDP60%)在2004年被勒令整改,否则欧洲央行要“采取适当措施”。这些沉重债务中相当部分是对社会失业者的一整套社会保障支出。从劳动者的生产率方面,欧美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欧洲3国的人均生产力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所以,一些经济学家就认为问题出在这劳动政策上,欧洲人已经不习惯努力工作了。


现在,美国人似乎也不都愿意如此辛苦地工作,如果让他们减少30%的收入来换取多70天的假期,我想至少有一部分人不会拒绝。但问题是,美国的工会没有办法像欧洲的那么强力。在2003年,美国领取周薪和月薪的工人只有13%是工会成员,而在OECD,这个数目是34%。所以,资方在安排劳动时间表的时候,美国工人处于下风。美国政府也从未要求资方必须为员工提供带薪假期,2003年,美国有21%的员工(不算联邦雇员)无法享受这个待遇。相反,政府只对员工的周最低收入进行保护,例如美国政府在2004年8月提出公平支付提议(FairPay Initiative),规定员工的年收入不得低于23660美元,周薪不得低于455美元,并称该提议有助于保护670万工作超时的员工权益(其中包括130万低工资者)。在最闲暇的法国,从1998年起,国家就规定每周工作35小时,并且不降低工资水平。由于法国的传统,政府一直与工会直接谈判,然后将政策结果颁发给资方,由资方执行。所以,法国员工的工会会员率高达90%,国家制定每周35小时工作制本想刺激就业,但这样造成的闲暇成本降低却使得更多的人选择不工作,到2004年7月,失业率已经上升到9.4%。


2004年,两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方式都遇到了大麻烦,只保护员工工资收益的国家面对的是,员工采取装病的方式逃避工作;另一方面,由于闲暇成本过低,大部分人选择不工作。显然,这都造成一个最终的结果——愿意工作的人将越来越少。


好在这些现象在中国还看不到,不过老实讲,中国员工被生活所迫,还不敢这样做。试想一下,等你一个病假休好以后,发现公司已经没了你的位置,而你的社会保障也都停止缴纳,也没有地方领取失业救济金,就连最低生活保障金也未必能够领到。当驴还当不过来呢,哪里敢主动开小差?除非自己早就不想干了!我们多希望看到中国大地上也出现大部分员工都有带薪假期的时代来临啊(省得我们装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