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培训是竞争的要素之一
西门子公司是德国的一家著名的电子产品公司,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它于1874年创业,至今已有145年的历史,拥有职工40多万名。它从创办时期两个人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500家大企业的第17位,德国100家大企业的第3位和世界六大电气公司之一,其间虽经历30年代的世界性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性打击而不败。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依靠科技,不断开发新产品。 另一个是举办企业教育,培育开发产品、开拓市场的人才。在莱比锡举行的"培训出成就--西门子职工培训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西门子公司主管人事的董事指出,企业必须在培养人员上投资,否则在其它领域的投资也不会有成果。
西门子把培训看成是竞争的要素之一。西门子在1871年开设了第一个"学徒角",由一位师傅负责,每年对20至30名青年进行系统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专业工人。1983年开始培训营销人员。1903年该公司成立了第一个学习工场,1906年成立了第一个厂办学校,直到今天,这所学校还在发挥作用。
今天,西门子有15万多人在接受各种不同内容的培训,公司拥有11个综合培训中心,700名专业教师,在18个国家设有39个培训中心,形成庞大的企业教育系统。西门子的培训内容是根据公司生产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与提高管理水平而设置的,许多课程是当代科技的边缘和尖端,但这一切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培训使西门子具有了人才优势,凭借一大批技艺精湛、敬业乐群的员工,企业才在逆境中崛起,并发展壮大。
同创集团论培养管理人才
同创集团总裁王荣之不讳言同创在向全国性公司扩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培养管理人员。
"通常,培养一个中层管理人员需要3到5年,培养一个高层管理人员需要5到10年,但我们同创等不起。凡是到我们这里来的人,第一个难关是洗他脑筋,我情愿找一个大学生从头培养,也比我从外面找一个人来,再灌输要容易得多。从小公司挖来的人,最后大部分都不理想。而同创新来的大学生,一个顶一个用,我们大部分省一级分公司的负责人,都是新大学生,只用了一年培养时间。
"王荣之越想培养的人,越是观察他,结合具体实例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王荣之会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我在培养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他连当众批评都受不了,他将来做不成什么大事。" "高速行进中,我们一直在调整。企业发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跳跃的,走一下,停一下:一种是连续式的。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我们在不断加强免疫能力,一个企业要能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最可怕是不清醒,认为自己已经很不错。我们天天在挑毛病,一开会,80%时间在找问题,然后想对策。
王荣之出生在一个铁路之家,母亲去世早,父亲经常不在家,又很粗心,一直谁也弄不清楚王荣之的生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荣之很小的时候,就带这两个妹妹,到火车站拣煤渣,拣白菜帮子,回家做饭吃。
上初中,王荣之住校,一个月家里给10块钱,他拿出6块钱,只买米饭,不买菜,一个月挤出4块钱,买电烙铁、电阻、电容,做实验,装收音机。 1968年,王荣之参军。那个年代,要天天听收音机,听毛主席的最高指示,部队收音机坏了,是要命的事,是王荣之把它修好了。部队火箭炮发射装置装备坏了,大家一筹莫展,是王荣之帮着修好的。雷达坏了,又是王荣之修好的。王荣之修东西的本事使他被调到总参61所。在研究所,令王荣之终生难忘的科研是在10个月内,做了一个射击比赛用的自动报靶系统。各方面评价非常高,超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
王荣之把自己能够做出不可思议成绩的原因归结为"入定","入定就是收缩,精力高度集中。入定后,任何人说话,即使打雷你都听不见,吃饭没吃饭,你不会有感觉。但入定也很危险,会不来就是神经病,傻瓜一个,现在想来也很后怕,说精神分裂就分裂。入定状态介乎于正常人和神经病之间。当时就是眼睁睁地朝梧桐树上撞,把牙膏往手上挤。这个项目完成一个月后,我连实验室门都不敢进。 " 尽管王荣之想要退出入定状态,不敢进实验室的门,但在我们看来,王荣之每时每刻都处在轻度的入定状态,入定是王荣之的生存状态。 王荣之每次填表格,都让人感到诧异,初中的学历,高工的职称,又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家级政府终身补贴。初中毕业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之间的鸿沟并非靠智慧就能填平,王荣之凭的是他身上那种不大目的不罢休的军人的"狠劲"。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源地中关村从来就不缺少智慧,但中关村从来就缺少勇气。所以中关村灵巧的小公司多,成气候的大公司少。没有勇气支撑的聪明最终会蜕变成为精明,成为钻营。
美国IBM的管理者培训
IBM员工经过许多技能培训,为将来在职业生涯中作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一个员工表现出对更高的管理水平的追求在IBM是受欢迎的。
IBM如果要让一个员工走上经理职位,会给他安排到一个培训计划中,这个培训过程有4个月,对他进行多项技能的培训,IBM称之为领导才能训练营(Leadership Accelaration Training),相当于一个干部学习班。
进入了领导才能训练营,你就有希望进入经理行列,培训中会有很多的程序来测试和提高经理的能力。
在IBM做高层经理,事先一定会给你作培训。IBM的经理定期要和员工交流,总经理每个月还会安排座谈。
经理和职员之间考虑问题的方式有时候会不一样,但是做为一个业务单位,IBM非常注重将目标定得明确,经理和员工一鼓作气,所以沟通技能和保持沟通是一个经理必需不断修炼的功课。
IBM有一个让员工给自己的老板打分的制度,不管经理是谁,经理的直属员工采取匿名方式,对经理进行非常细致的评分,包括你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工作态度、性格特征、为人处事等等。员工的工资涨幅,学习计划等很多方面由经理决定,经理的行为要受到员工的监督,这种相互促进工作的风气,激励每一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最好。
摩托罗拉公司向雇员提供每年至少40小时的培训
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时代。在蜂窝式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装置的生产方面,摩托罗拉当仁不让,以产品的高质量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丰厚的效益。
在产品获得成功之后,摩托罗拉公司的领导者担心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竞争对手可能会赶上来,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他们相信,在未来10年的商战中,最重要的武器是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一切最根本的保证就是加强员工培训。
对雇员的培训无疑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摩托罗拉公司向全体雇员提供每年至少40小时的培训,这在美国已属于较高的培训水准,但公司仍希望能在2000年时,将这一培训时间增加4倍。美国训练与发展协会(ASTD)首席经济学家安东尼•柯内维尔认为,这将使公司走上一条“超常规发展道路,”意味着一年要花费6亿美元,相当于一个大型芯片工厂的费用。
重视职工教育给摩托罗拉公司带来了好处。80年代中期的一项调查表明,每一美元培训费可以在3年内实现40美元的生产效益。摩托罗拉公司认为,素质良好的公司雇员们已通过技术革新和节约操作为公司创造了40亿美元的财富。不仅如此,在奥斯汀新建的MOS-Ⅱ芯片T是世界上少数几家最精密的芯片制造厂,其电路的精细程度是头发的1/200,这样一家工厂一般要3至4年的准备才能开工,而摩托罗拉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
正大集团的培训学院
许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学院,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投资的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培训。
正大学院是一所承担着为泰国正大集团所属企业、公司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于1984年集团董事会批准正式成立。几年来,随着办学形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兴教办学的经验已引起国际教育界、企业界的关注,被公认为是国际企业办学典范。
在泰国正大集团的全部员工中,可以说几乎都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正大学院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凡在本企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有5年以上工作实践,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员工,经过自愿报名,部门批准,总公司统一考核后,择优录取正大学院中学生的85%来自正大集团在全球各地的子公司或生产企业,他们的工种也不尽相同。这些学员来自生产、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他们学习新兴科技知识和理论的目的明确,掌握新颖工艺和技能的积极性很高,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受训、学习进修更能联系实际。
正大学院教学和科研不是全面涉猎,而是集中于本公司所急需的某些领域,直接为提高公司的生产与经营的效益服务。迄今,正大学院只设农林畜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现代农副产品、畜牧饲料加工与经销专业两种。入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类。通过面试不仅要了解报名者的真正水平和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他对本公司生产与发展方面的责任感及对继续教育的兴趣。招生原则重生源的质量而不求数量,宁少毋滥。每年至多招收一百多名。
正大学院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共有正、副教授50名,还从企业内外特聘了65名教师。这些教师当中,有半数以上活跃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他们既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他们的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受学员的青睐。
正大学院的课程通常先由学院根据公司企业的生产情况与发展要求,制定出课程计划,交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方可执行。正大学院把实习看作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而院方组成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同时也取得了实习基层单位的密切配合,使实习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正大集团公司规模宏大,资金雄厚,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子公司及生产企业的均属全球一流,所以正大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当虯E世界前列,这样便于培养学生成为超一流的企业管理家或生产经营家。
对话:他们是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