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王匡中
漫谈“脱离群众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的随笔之四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生存的希望
人民群众热爱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就生存在人民群众之中;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工作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人民群众走科学发展富民强国之路;所做的一切工作完全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是共产党生存的根本希望所在。
在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队中,不仅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密切联系而生存得以旺盛的典范,也有偏离群众路线,脱离群众而生存不下去甚至夭折的事例。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生存线。所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要想生存的好,要想没有危险,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这条正确路线一直走下去。
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有效的保证与群众密切关系。
看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就看他是否能经常保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领导干部都是从最基层群众中走出来的,由于随着地位的变化,弄的不好很容易脱离群众,他们开始还能想到群众,慢慢地对群众的感情会由浓变淡,时间一长就把群众忘掉,最后发展到心目中根本就没有群众,甚至看不起群众。有人公开的说我是领导,说错了也要照办,错了我负责,唯我独尊,唯我独格,好象听了群众的意见显示不了领导高明似的,不能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生存线走了,过多的去走那种脱离群众而走不通的死路,说含蓄一点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爱面子,讲真了是与党中央提出的走群众路线不能保持一致,是脱离群众的表现。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经常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谈心交心,不要非等到人民群众的意见形成为呼声才去倾听,要把倾听群众呼声变为主动与群众谈心交心。做一个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遇事同群众商量,密切联系群众的公仆。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要有考核,与群众谈心交心商量工作必须有记录,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项目,这样才能保证干部与群众的密切关系。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有效的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决策正确性的保证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生存的成功经验总结。我们党的所有的方针政策的基础都是来自于群众,从群众中产生的,然后把来自于群众中产生的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试验,试验成功以后再全面铺开,在全面铺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经过反反复复和上上下下多次,最后变成为全党的指导方针和统一政策。党的指导方针和统一政策之所以正确,象指路的明灯,航向的灯塔,照耀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主要的是坚定不移的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光辉的生存路线。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生存的活力也是来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路线。然而,有的表面上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但是往往思想意识差,他们带着框框去征求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来的尽是那些合乎自己口味的东西,不合乎自己口味的即是再正确东西也不要,走群众路线完全是作样子。所以,制定出的决策往往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造成决策失败。因此,要有效保证决策正确性,在制定决策的时候只要是正确的不管合乎不合乎自己口味都要采纳,才能有效保证决策正确性。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有效的保证科学发展。
党明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所当然的立即得到最怕折腾的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因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本质与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是从群众中来的,体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树立科学发展观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群众。然而,科学发展观再好再正确说到底还要靠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去落实。凡是哪里走群众路线,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哪里的改革和建设就会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长盛不衰。凡是哪里不走群众路线,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就会出现失败和挫折。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头脑缺乏科学发展观,忽热忽冷,有的朝令夕改,一换领导就改一遍,你折腾过来,他折腾过去,群众被折腾的苦不堪言。有的制定出来的具体改革方案不走群众路线,缺乏科学依据,严重背离中央方针政策,所以群众不接受、不支持、不执行,搞的乱七八糟,不堪收拾,还把造成的不稳定带给社会。有的即是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由于在制定出来的具体实施办法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因此制定出来的具体改革方案不切合实际,所以使改革方案难以推行,有的改革也只是改个名子,换个牌子。有的遇事不同群众商量,最终因缺乏群众基础而导致改革改不下去的被动局面,给群众的思想带来混乱,生活带来困难,企业带来危险。只有经常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到很好的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下去,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改革和发展方案。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有效的保证干部健康成长。
凡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党员领导干部都是得到人民群众栽培的结果,只要领导干部经常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交知心朋友,肯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帮助而健康成长。 俗话说的好;树不理料长不成,人不理料不成人。一棵树要是没人理料肯定会长的七扭斜八的,只有经常的理料剪枝打叉,正头才会长的杆壮叶茂。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成长好比一棵树的成长道理一样。如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没人理料不可能很好的成长为一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好干部。一个人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肯定有人在一旁经常理料你,象料理树一样,给你浇水施肥,去枝打叉,把那些歪枝邪叉截掉,把那些有成材价值的好枝留下任其发展,这样才能健康的成长起来。谁来理料?就是人民群众,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所作所为周围的人民群众最清楚,哪地点发了叉头,哪地方有了毛病,只有人民群众知道的早,才能早理料。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经常到群众去,请群众给自己提提意见,改掉身上的毛病,使之健康成长起来。
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有效的保证公开。
向人民群众公开是现代文明的一大进步,目的是通过公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联系。如果,真的要把公开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定能搞的有声有色。但是,目前的公开还是停留在表面化、形式上,搞一些虚假的公开,由于公开没有力度,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没有规矩的做法群众非常气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问题,原因有两条;一是负责公开的纪委、工会去公开党政的工作一没权二没胆是不可能的。二是公开工作的群众监督权没落实,公开工作名存实亡。公开工作一定要设立专门群众监督机构。公开的本身不仅光给群众看,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监督。要监督就要有权,没有权也没人让你监督,你也监督不了。如果。没有监督权,什么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什么对各级政府政务公开的重点是人权、事权、财权、物权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什么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重点是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办事依据、条件、程序、过程和结果,违法违纪的投诉及追究等都是一句空话。要想把公开工作搞好一定要给群众监督权,还要将公开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有效的保证廉洁自律。
凡是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干部,都是不能廉洁自律的干部,因为他们不能廉洁自律而害怕群众,不敢面对群众,自然而然就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保持廉洁自律,甚至有的搞腐败很容易得手,其原因有三;一是集体研究,集体腐败。有很多脱离群众的事,搞腐败的事都是集体研究出来的。二是一但有人反映领导干部干脱离群众,搞腐败的事,马上就有人顶、有人扛、有人护。三是借助严格制度搞腐败。为什么制度规定的很严却严不起来?因为一切制度的执行都是掌握在具体人手里,制度越严被制度杠在以外的就越多,被制度杠在以外的就要千方百计贿赂掌握执行制度的人,再加上掌握执行制度人无严格的操作规程,制度的严格成了掌握执行制度人的手中的皮条,想长则长,想短则短,成了受贿人的象皮尺子。所以,制度越严行贿受贿越严重。现在,不管那个单位只要是掌握执行制度权的差事都抢着干、争着干;没有掌握执行制度权的差事谁也不愿意干。他们抢着干、争着干不是想着怎么样管好事,而是通过掌握执行制度权来捞好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得到了掌握执行制度权,由于不能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就会滋长腐败的危险,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警惕这种危险。腐败这个病毒,变异性相当快,防范措施制定的进度,赶不上腐败手段变化的速度,腐败已经严重威胁到党员领导干部的生存。要保证廉洁自律不搞腐败,最根本的要挖断搞腐败的路,怎么样才切断搞腐败的路,集体研究的大小问题一律要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关。凡是关系到人、财、物的不经群众决定的一律不算。有的在制定制度时很少考虑到制度的操作规程,这是一大漏洞,所以当务之急要制定好便于群众监督执行制度的操作规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的。总的来看我们党同群众的关系是好的。但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长期脱离群众,与群众的关系相当紧张。现在真正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很少。伟大的力量蕴藏在群众之中,只要我们真心实意的紧密联系群众,把我们的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人民群众智慧力量能发挥出来,而且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