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靠世界人民过舒服日子!


 【摘要】只听人们说﹐美国人日子过得舒服﹐活得潇洒。为什么?多数人都会回答说﹐因为他们有钱。但要知道﹐钱不是资源﹐不能直接用于吃﹑用。长期在美工作的许多中国人实地体验和观察﹐感到美国人之所以生活得好﹐其中有奥妙。这就是依赖他国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过美日子。

奥妙之一﹕消耗他国石油资源过自已的舒服日子

寒风刺骨的冬季﹐在美国﹐只要走进门内﹐无论是机场﹑商场﹑学校﹑医院﹑政府或公司办公机构还是居民家中﹐热气迎面扑来﹐温暖如春。出门后登上汔车开开暖风﹐把好方向盘﹐一路上也是暖暖和和﹐舒舒服服。一些到美国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出国时带去的毛衣﹑裤﹐只好长年被冷落在衣橱中。到夏季长假期间﹐有钱的美国人选好旅游目的地﹐远旅途乘飞机,近程自驾车。近年﹐美国人越来越青睐大型车﹑越野车和跑车﹐开起来既安全又快捷。美国2.5亿人口﹐据统计﹐自家车﹑公用车﹑出租车加起来﹐大约每人一辆车﹐全国公路总里程630万公里﹐是中国的5倍﹐四通八达﹐车流不断﹐再加上每天各大航空公司航班的巨额用油﹐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年人均石油消费量2000年为26桶。2003年美国石油消费总量为2007.1万桶/日(相当于9.143亿吨)﹐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5.1%。

为保存石油资源﹐美国尽量少开采多进口。美国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远高于在国内投资。美国本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到2004年1月探明石油储量227亿桶﹐世界排名第11位﹐而日开采量仅为6﹑7百万桶。1973年至2000年﹐美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从25%增至52%。到2003年又有所增加。2003年进口量从80年代中期的430万桶/日﹐增至1220万桶/日﹐占国内总需求量的62%。其中原油进口量为964.5万桶/日﹐油品为260.9万桶/日。主要来源于加拿大(210万桶/日)﹑沙特阿拉伯(180万桶/日)﹑墨西哥(160万桶/日)﹑委内瑞拉(140万桶/日)。为防禁运和战略急需﹐美国进口的石油不仅供日常使用﹐而且还用来储备。1975年﹐卡特总统签署能源政策和节能法﹐决定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此后﹐来自沙特的41.2万桶轻原油做为第一批储备油存注入墨西哥湾的盐洞中。根据法律﹐只有总统在国内能源供应受阻或禁运引起油价大幅上涨﹐并可能威胁国家安全或国内经济正常运行时才有权决定动用。“9·11”后﹐布什于2001年11月13日宣布储备油增至7亿桶。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战略库存和非战略库存)达到90天进口量。储备油来自20个国家。

奥妙之二﹕用别国木材构筑自己的安乐窝

美国95%的家庭使用木结构建筑﹐造价低建成快﹐室内装修简便又防震。这种名为HOUSE的住宅﹐前有花圃后有草坪﹑树木。有孩子的家庭还在后院安放着木制的秋千和滑梯﹐甚至有游泳池。一般家庭居住的HOUSE多为两层﹐300多平方米﹐还有一个可停放二至三辆车的车库和一个大地下室。全部为木结构﹐需要多少木材﹐可想而之。美国人还喜欢原木做的实木家具﹐自然﹑大方﹑无污染。居民区小河上横跨的也多为木桥。如此这般﹐美国人对木材可谓高消费。全球人均木材消费量为0.6立方米(中国2001年人均消费量为0.2立方米)美国人均木材消费量则高达1.4立方米。美国拥有全球8%的硬木森林资源﹐但仍要大量进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硬木材进口翻了两翻﹐加拿大给美国提供60%的硬木。硬木主要用于家具﹑厨柜﹑地板﹑门窗框架和线条部分。为弥补美国内主要用于住房建设的软木材的不足﹐美国还要大量进口软木材。1998年美国进口软木材4400万立方米﹐从加拿大的进口份额为95%。此外﹐还从巴西﹑智利﹑新西兰等国进口。近年美国进口的定向刨花板超过600万立方米﹐比5年前增长150%。

奥妙之三﹕“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美国老百姓得了实惠

走进美国商场﹐就看到货架上“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多﹐从服装鞋袜﹑床上用品﹑儿童用品﹑儿童玩具﹑工艺品到家具﹑厨房用具以至家用电器。日常生活所需样样都有﹐价廉物美。美国老百姓很喜欢。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买件纯丝衬衣要200多美元﹐现在两件才10几美元。20寸彩电才6﹑70美元。中国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低廉的优势﹐让美国老百姓享受到了实惠。没有这些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美国人买同样的东西要多花25%的钱。“中国制造”产自于中国﹐但不是中国的牌子﹐而是美国厂家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在中国生产的﹐或是来料加工。中国只挣几个加工钱。大头利润由美国公司拿走。美国《洛杉矶时报》曾报道﹐一个芭比娃娃﹐美国零售价9.99美元﹐从中国进口价格为2美元﹐中国做娃娃的原料从中东进口﹐半成品在美国德州和台湾加工﹐包装材料是美国的。这些成本通加起来是1.65美元。中国挣得的加工费仅为0.35美元。最近美一商家推出一种可发声的地球仪玩具﹐美国人设计出后交香港一家公司制作﹐每件价格40美元﹐这家香港公司又将订单下给广东一家贸易公司﹐每件20美元﹐这家贸易公司又将订单下到广东和江苏的工厂﹐每件15美元﹐而每件实际成本费为12美元。美国商家拿到成品后﹐以72美元批发﹐市场零售价为88美元。这种加工贸易中国厂家与美国厂家获利谁多谁少﹐一目了然。技术水平低和市场准入条件低的产品﹐美国商家一般拿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生产﹐这样可以获得更大利润。比如﹐一个胸罩﹐美国工人一天生产10个﹐中国工人一天也是生产10个﹐但美国工人一天要拿100美元工资﹐中国工人一天只拿3美元。

有人评论称﹐美国以世贸组织为工具﹐打开国际市场﹐以技术垄断为依托﹐产品具有极高的附加值﹐实质就是获得高额利润。也就是说﹐在国际贸易中﹐美国以较少的产品能换回大量能源原材料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维持美国的高消费。据统计﹐由于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美国的消费物价可以降低3个百分点。美国消费者一年可节省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