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从钻石到建筑


陈长春 “经典”是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词。Classical——这个单词包括经典和古典两个意思,时尚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潮流一旦过去了就不流行了,就像时装一样。时尚更多的着眼点在表面、外观,也就是说追求的是“形式感”;而经典体现出的价值点却是其内涵、品味的内在深度。 任何一个房地产项目因为其不动产的特征都是区域性的,如何在地域性中体现国际性,在现在时中打造出未来的价值呢?我们可以将地产项目画成一个平面笛卡尔坐标,纵轴是从地域性指向国际性,横轴是从现在指向未来,而地产项目的经典价值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提升其国际性,声名的传播越来越大。 我发现,钻石的经典和建筑的经典有许多相同之外,其相同之外体现在五个方面。我们以De Beers公司为例。戴•比尔斯是全球钻石业中的经典代表。戴比尔斯有着百余年的历史,是全球最大的钻石矿业公司。 一、资源的稀缺性。戴比尔斯集团属下有位于南非的钻矿,及与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及坦桑尼亚政府合作在当地开采的钻矿所生产的宝石级钻石,对于资源的选择和对于稀缺资源的垄断,是其他的钻石公司难以亡命其项背的。精良的钻石资源的占有已经使戴•比尔斯获得成功,成为经典的致高点。地产业界有一句“名言”,第一是地段,第二还是地段。这里的地段指的就是资源的稀缺性,譬如北京的长安街边、上海的黄浦江畔……这样的地段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景观诸方面凝聚着别处无法代替的价值,而且在这样的地段中可供开发的地块已经趋于零——也就是说你有没有钱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这样的地供给给你开发的问题。 二、优秀的设计。戴比尔斯的钻石设计可以说是世界名师汇聚,精美的设计既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又有着成为经典的恒久生命力,形式和钻石本身的结合力求完美。建筑的设计更是如此,世界一流建筑设计事务所、世界建筑大师的作品体现出的水准有目共睹,他们已经创造出的经典作品的生命力影响了世界建筑设计界,他们对建筑的理解,对国际和本土的关系、对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对现在和未来的关系的深刻理解都会给他们的新作品更多“胜出”的理由。 Brian D. Lee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基金会主席、设计合伙人、设计总裁,他对“怎样才能创造一个有着恒久价值的标志性建筑”说道:“我们确信有以下几个简单原则:要理解和呼应当地的人民和地区的文化;把握住时代精神和发展方向;在地点和问题中寻找灵感;赋予建筑一个可信的、真实的性格;努力寻求原创。”他的话对于建筑设计无疑有着启示意义。 三、精良的加工技术。多年来,戴比尔斯对于钻石的加工技术一直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其钻石切割和打磨技术取得重大发展。我们知道,虽然这种传统工艺仍须依赖手眼技巧,但钻石业现时也广泛采用由戴比尔斯发展的先进技术,包括自动打磨、打圆及切割等等,以及使用激光劈割及锯切较大颗粒的钻坯。如果我们的建筑施工在有着钻石加工那样的精细完美精神的同时,还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要求品质上佳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对建筑设计的“呈现”和“表达”就不仅建设起了建筑的外观,同时也表达了建筑的思想。 四、良好的内涵传播。如果你不知道戴比尔斯,那你一定知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这句戴比尔斯的广告语已使钻石走入了更多人的家庭,也让戴比尔斯成为钻石的代言词。我记得,这句广告语曾经位列世界十大最著名广告语。一个好的地产项目也一样,你得为它寻找和发掘出最能体现它的精神、它的内涵的“主题词”和传播方式,把它优秀的品质、经典性和标志性呈现给大众,把它本有的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提升到最大化。 五、优秀的客户。购买和享有戴比尔斯钻石的人几乎全是上流社会的贤达贵胄、名星名流,钻石佩于他们身上,可谓相得益彰。戴比尔斯有一颗神奇的世界第一大名钻库里南,总重530.20克拉,后被分割成9颗钻石的,现在它已经是英国皇家的宝藏。其实不仅在钻石界,在商业领域里客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地产界建筑客户更为重要。随便举个例,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如果卖给5户普通人家,5年后就会变成一个大杂院,十年后就可能成为破落的大杂院,二十年后就可能成为危房;而如果卖给一个有品味的住户,比如鲁迅,5年后他会把这个四合院变成一个优雅的有文化气息的居所,会成为文化人的一个活动聚居地,这样一直留存下去,可能名声会越来越大。这就足足可以体现人有多贵,房子才有多贵这个道理。可见客户对物业起着怎样决定性的作用。是的,所有物质的东西跟人相比较都是苍白的,只有人才能对经典赋予含义。当我在法兰克福,站在歌德故居前,我这样的感觉是那样强烈。歌德故居整栋楼房的价值已经不同于其他楼舍,而它文化的含义、时间的留存却对周边构成影响和幅射,并将影响久远。 铸造经典和商业运作都离不开资源、设计、加工、推广和客户五大要素,但关注的态度和追寻的目的却有所不同。核心是内涵,关键是客户,重要的是将客户的内涵落实在经久不衰的典范的执行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