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袁成达

袁成达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生态城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组长、首席研究员;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委会主任;中国青年海归协会运营顾问;浙江省经济与管理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美丽乡村研究院名誉院长、专家委员会主任;江苏浙江商会项目运营中心副主任、首席战略专家;海南省职业教育研究院荣誉院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有机谷集团全国特色小镇设计委员会主任;远创资本首席战略专家。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包括城市发展、PPP项目运营、区域经济、生态城镇化、特色小镇、三农”问题、田园综合体、资本运营、精准扶贫、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袁教授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投资专家。他从社会调查及亲身实践中总结出“融资有道,投资有方”的经济学原理,并将这些创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袁教授根据数十年来对基层城镇、乡村的调研考察,总结撰写了上百篇论文,其中,《区域生态经济综合体论纲》、《生态城镇化发展》、《赢在顶层设计》、《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等具有较强理论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和论文。尤其是针对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的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产业经济领域,袁教授在生态城镇化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布局、资本战略运作和西部精准扶贫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卓有远识的观点,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多个县市聘请为城镇化建设、战略顶层设计和西部精准扶贫的专家组顾问。2007年,袁成达教授开始指导中国企业资本运作与资本上市,为企业提供IPO解决方案与企业战略管理咨询,帮助若干家企业顺利上市;2018年被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理事会聘请为该理事会的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任。
  
    在文化建设方面,袁教授以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哲学落地为研究课题,提出了适合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哲学,帮助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成功导入经营哲学理念。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问题的思索(之五)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的问题思索

文∕袁成达

 

 

四、丹江口文化定位的实施对策

  当前,做好丹江口文化定位的宣传和实施工作,笔者建议丹江口政府应推进以下人文工程建设。

  (一)提炼一个口号

  将一个崭新的丹江口推介到世人面前,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叫响,必须要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广告用语。这个广告语为——“汉江明珠、人文水都,圣水丹江口欢迎您。”要在全国媒体广泛宣传这一广告用语。

  (二)修建一座雕像

  修建一座汉水女神像。这个汉水女神像应该矗立在汉水之滨的高山之巅,能...

Read more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问题的思索之四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问题思索

文∕袁成达

三、丹江口文化的战略定位
  丹江口文化的战略定位,是指在对丹江口文化的形态、构成、特色、特点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丹江口文化精髓进行的概括总结以及对丹江口文化发展方向、目标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战略定位既要表明定位应坚守的基本原则,也要说明定位的内容表现和依据,还要指明文化定位的强化对策和措施。
  (一)丹江口文化定位的基本原则
  文化定位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守一定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愈益加剧,城市发展建设的同质性、趋同性和“千城一面”的现象非常普遍。每...

Read more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的问题思索之三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的问题思索

                                      文/袁成达

    二、丹江口文化的特色分析

  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经济生产及其社会形态的反映,不同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直接决定各城市文化的特色和趣味。丹江口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具有南北过渡性特征,使得丹江口文化的总体特征呈现出融合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

Read more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的问题思索之二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的问题思索(之二)

文/袁成达

 

(三)武当山塑造了丹江口的地域文化

武当山钟灵毓秀,丹江水碧波荡漾。

丹江口(旧称均州)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而独特。丹江口地处汉水流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处,汉水与丹水在此汇合,最终形成了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方土地山川灵秀、山水壮美。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这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这里有享誉四海的的均州八大景。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丹江口水库建成后古均州城被俺没,均州一名就到此结束而不再沿用,所以均州就成为了历史。 

根据史籍记载古均州前身为均...

Read more

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的问题思考之一


 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问题的思考(之一)

    文/袁成达

【内容摘要】丹江口文化的定位应该是“圣水丹江,养生天堂”。即以汉水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主题,以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人文景观、人文精神为依托,以发展现代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为途径,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把丹江口建成鄂、豫、陕毗邻地区的文化旅游的汉水明珠之城。

文化定位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在走向文化自觉阶段,对本地文化发展目标、方向、价值追求或对本地文化个性、特色、品位的一种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丹江口作为人文底蕴深厚的新兴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亟需历史文化...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推进新型城镇化难在哪里


推进新型城镇化难在哪里
文∕袁成达
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来说,不仅中国人殷切关注,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就曾不止一次地表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
  新型城镇化成为众望所归的期盼,要实现城镇化所规划的宏伟蓝图,其推行的难点又在哪儿呢?从宏观层面分析,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国家战略。但是,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并不简单和容易。如果按照地方政府官员的惯性思维方式来推行城镇化,那就是运动式的有水快流、大干快上、大拆大建,就是上大项目、建大楼、修大马路。过去十年的城镇化,应该说都是按照...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浅谈城镇化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浅谈城镇化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袁成达
 
  新型城镇化囊括了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在内的全部命题,其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聚焦点,而文化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城镇化率的量的提升,还是从城镇化质的飞跃,城镇化本身,都需要产业发展作为基本的动力。文化旅游,正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助推城镇化落地实施。文化旅游模式不仅是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具有独到作用,更关键的是在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社会就业能力,增加当地...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新型城镇化《规划》 推进小城镇大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小城镇大发展
/袁成达
 
  国家制定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一部规划,几易其稿。去年5月的媒体报道称,有关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有望在当年7月会审,年中前后将出台总体规划,直到今年3月17号,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原因很简单,以前旧城镇化走的路子行不通了,新的城镇化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执行落实,中央与地方在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上要统一,行动上要一致,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抓实干。因此,对于起草总体规划必须慎之又慎,反复推敲,直至达到满意程度,方才公布于众。
...

Read more

新型城镇化:探讨生态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探讨生态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文/袁成达
  

        国务院近日正式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内容。《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强调了“生态文明,绿色”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此次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提出要让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区域经济要走生态发展之路


  区域经济要走生态发展之路
文/袁成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我国是世界上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地域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家之一。在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怎样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及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必须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生态环境是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