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袁成达

袁成达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生态城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组长、首席研究员;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委会主任;中国青年海归协会运营顾问;浙江省经济与管理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美丽乡村研究院名誉院长、专家委员会主任;江苏浙江商会项目运营中心副主任、首席战略专家;海南省职业教育研究院荣誉院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有机谷集团全国特色小镇设计委员会主任;远创资本首席战略专家。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包括城市发展、PPP项目运营、区域经济、生态城镇化、特色小镇、三农”问题、田园综合体、资本运营、精准扶贫、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袁教授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投资专家。他从社会调查及亲身实践中总结出“融资有道,投资有方”的经济学原理,并将这些创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袁教授根据数十年来对基层城镇、乡村的调研考察,总结撰写了上百篇论文,其中,《区域生态经济综合体论纲》、《生态城镇化发展》、《赢在顶层设计》、《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等具有较强理论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和论文。尤其是针对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的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产业经济领域,袁教授在生态城镇化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布局、资本战略运作和西部精准扶贫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卓有远识的观点,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多个县市聘请为城镇化建设、战略顶层设计和西部精准扶贫的专家组顾问。2007年,袁成达教授开始指导中国企业资本运作与资本上市,为企业提供IPO解决方案与企业战略管理咨询,帮助若干家企业顺利上市;2018年被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理事会聘请为该理事会的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任。
  
    在文化建设方面,袁教授以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哲学落地为研究课题,提出了适合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哲学,帮助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成功导入经营哲学理念。

袁成达教授:两会已结束,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发展


  两会已结束,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发展

  文/袁成达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4年全国两会已圆满闭幕,新的一年刚刚开始,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也驶入快车道。从两会报道来看,中央对城镇化与“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的构想,为突破“三农”瓶颈指明了方向。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农村实施产业集群化,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产业集群化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化要...

Read more

乌克兰变局:玩火者烧了自己的手脚


乌克兰变局:玩火者烧了自己的手脚
/袁成达
随着克里米亚半岛全民公决日期的临近,乌克兰“广场政治”的玩火者一时慌神。手握权柄,还来不及杯盏交觥,却被斜刺里挥出一记重重的耳光来,打得眼冒金星,玩火者真没想到,玩火最终烧了自己的手脚。
这些年,乌克兰的“颜色革命”翻着花样的折腾,今天你是总统,明天也许就成了阶下囚,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从发生橙色革命开始,乌克兰就跌入动荡深渊,只有开始,却望不到尽头。
乌克兰十年如一日热衷于“颜色革命”、街头政治,这种政治热情并非来自民众的自愿,其背后有着大国地缘政治...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城镇化不能顾了城市顾不了农村


城镇化不能顾了城市顾不了农村
/袁成达
核心提示: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城镇化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如何深化,二者如何兼顾,似乎成了两难。当前,在对待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方面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一些地方只顾城市建设不顾城外农村,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有失偏颇。当前只有形成共识,从我国实际和发展阶段出发,认识城镇化和农村改革的深层次的问题,才能选择好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路径,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突破。
在3月9日农业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治理污染 乡村也有份儿


治理污染 乡村也有份儿
文/袁成达
  今年两会上,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依旧成为热点话题。在新闻中心记者会上,主要关注的还是雾霾和城市污染问题,而针对有记者提出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国家环保部负责人表示,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对节能环保的投资资达3383亿元,国家在逐年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治理,截止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达到195亿元。
  对于广袤的中国农村来说,这区区195亿专项资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污染问题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一大痼疾。城市环境治理得到日益改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环境污染不仅威...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袁成达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镇化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信心城镇化道路。”深刻揭示了城镇化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问题
城镇化不仅仅是“圈地盖楼”,也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面堂皇”,每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内涵,这种内涵来源于城镇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许多历史名城中的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文/成达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他强调“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今年中央继续把“三农”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历经多年的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究竟在哪里?
  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应该在这里: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是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体...

Read more

两会聚焦:用“五个信心”推进城镇化发展


两会聚焦:用“五个信心”推进城镇化发展
文/袁成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列为2014年重点工作之一。李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信心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新型城镇化具有多重联动效应,是新阶段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发展的强劲引擎。健康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空间布...

Read more

传承雷锋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雷锋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袁成达
  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50多年来,雷锋精神都在一代代弘扬、传承。雷锋,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党员,却被人们永远铭记和敬仰,他的身上具有一种穿越时代的能量。雷锋精神感动中国半个世纪,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面临日益严峻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拜金思想泛滥等不良现象,更需要弘扬雷锋精神。只有让雷锋精神影响并引领全社会的道德风气回归正道,才能提振人们的道德信心,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形成人人为我,我为...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径:生态小城镇 大有作为


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径:生态小城镇 大有作为
/袁成达
中国内需经济的最大潜力在广大农村和乡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也在农村和乡镇。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是抓住了稳增长、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困难之多、压力之重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应当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切实破解“三农”问题,避免农民增收更加艰难,农业发展更为复杂,农村稳定更为严峻。创新生态小城镇经济模式,将产业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对于新型城镇化中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生态环境治理、消化过剩产能、培育新的增长极,具有积...

Read more

袁成达教授:两会聚焦:今年“两会”反恐将成为新看点


聚焦“两会”:今年“两会”,反恐将成为新看点

/袁成达

  随着今天下午全国政协会议的开幕,中国将进入每年一度的两会时期。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已成各界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有什么大的看点呢?

  凝聚共识,布好棋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蓝图,中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共识,在15个领域提出60项个改革任务,涉及330多项较大改革举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随后,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反腐败、城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