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北丹江口文化定位问题的思索
文∕袁成达
三、丹江口文化的战略定位
丹江口文化的战略定位,是指在对丹江口文化的形态、构成、特色、特点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丹江口文化精髓进行的概括总结以及对丹江口文化发展方向、目标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战略定位既要表明定位应坚守的基本原则,也要说明定位的内容表现和依据,还要指明文化定位的强化对策和措施。
(一)丹江口文化定位的基本原则
文化定位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守一定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愈益加剧,城市发展建设的同质性、趋同性和“千城一面”的现象非常普遍。每个城市原有的文化传统、地域特色,可能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丢失与消解,城市功能的趋同、技术的通用、文化的交融,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了难题。到底应该怎样给丹江口做文化定位?笔者认为丹江口文化定位不能迷失和丢掉丹江口的个性特点,应该遵循这样四条原则。
一是要有利于传承丹江口的历史文化。历史不能被切割,文化之魂不能丢,丹江口文化定位要从丹江口的历史文化中挖掘,有利于丹江口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
二是要体现丹江口的地域特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民风习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地域性因素,这就构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确立丹江口文化定位,要从丹江口地域文化中寻找根系,要体现出丹江口文化的基因。
三是要符合丹江口公众的心理感情和审美追求。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氛围、色彩、韵味,这是活跃于这个城市里人的情感、心理的折射。丹江口的文化定位要使丹江口的民众有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四是要契合丹江口的发展目标。城市一天天在成长和蝶变中与时俱进,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和人为塑造的过程。丹江口文化定位不能脱离丹江口的长远发展目标,反过来,丹江口的发展建设更要紧紧围绕丹江口的文化定位进行。
(二)丹江口文化战略定位的核心内容
根据丹江口文化的构成与特点分析,丹江口文化的定位应该是:一体多用,体用一源。即以汉水文化、武当文化为体,以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人文景观、人文精神为用,以发展现代旅游创意文化产业为途径,打造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把丹江口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人文水都和文化旅游城。
1.打造人文水都是文化的内在目标:丹江口建成人文水都是由作为丹江口文化之魂的人文文化的自然流露,也是丹江口文化特色的体现,更是丹江口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亮点。我们可以通过对世界顶级城市文化定位的比较,来看把丹江口打造成人文水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新加坡在2000年制定的新世纪文化发展战略中提出,要将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目标是“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即国际文化中心城市之一”,近期目标是5-10年内赶上香港、格拉斯哥、墨尔本,远期目标是与伦敦、纽约“平起平坐”。香港的文化主要根源于中国文化传统,又因其作为中国和国际交往的桥梁,以及国际交流中心之一的角色,在文化方面也接纳了很多其它地区的元素。因此,香港文化委员会在2002年就指出香港文化的特色是“一本多元”,长远的文化目标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开拓国际视野,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将香港发展成开放多元的国际文化都会。”可以看出,国内和世界的许多城市都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定位,大多是“文化之都”、“音乐之都”、“艺术之都”、“文化中心”等等,但都很少有“人文之都”的定位。所以,丹江口把文化定位定在“人文水都”上,是丹江口的人文环境、人文精神所决定的,是当之无愧的。
2.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城是丹江口文化的外在目标:丹江口地处中国腹地,明朝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区域性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是汉水中上游地区的重镇。春秋战国时期,丹江口是楚国和中原周天子交往的通道。两汉至隋唐时期,从京城西安经丹江口到江陵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重要驿站,加上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与丹江汇合,丹江口就成了“南船”、“北马”的汇集地,是我国“承东启西,南北交流”的接力点和中间站。所以,把丹江口打造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城市,既是丹江口历史文化地位的体现,也是当下丹江口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经济文化影响力决定的,把它作为丹江口文化发展目标之一是顺时、顺势、顺民意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