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志勇

张志勇,汽车行业评论人,营销传播咨询咨询顾问,专栏作家。编著《汽车下乡政策解读与消费策略》一书。
盛元汽车网(www.haoche315.com)总编,并从事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与实践。
曾经从事多种行业,有过律师经历,在大学教授过财经类课程,在新华社上市公司研究周刊、凤凰网等媒体有过从业经历。目前任职盛元汽车网总编辑(www.haoche315.com)。

节能汽车补贴新政倾向混合动力


  就在国家有关部委决定继续推行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的同时,一项关于节能汽车的补贴政策同样开始启动。

  与之前实行的节能汽车补贴一样,每辆车获得的补贴额度仍然维持3000元不变,只不过是这次新政所规定的3000元节能补贴并不是像以前那么好拿,因为获得节能补贴的标准有大幅度地提高。

  中国对于1.6升及以下节能汽车的补贴政策开始于2010年6月28日,根据国家这一次的节能补贴政策,共有6批427款节能汽车入围补贴目录。该政策实施将近一年之后,有消息说要到2011年9月30日截止,就像这次有消息说要停止一样。但是,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在2011年10月1日又重新启动。

 ...

Read more

让合资公司回归代工厂本原


  8月2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汽车60周年—中国自主汽车发展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既然是纪念中国汽车60周年,论坛的主题自然就是中国自主品牌,可惜的是,许多中国的自主品牌都没有60年的奋斗历史。但是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对已经经历了30年的汽车合资有着感同身受的铭想。

  在这次的论坛上,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李刚在论坛上有一段发言很有代表性。李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程经历者,从一汽工程师到一汽厂长,从中汽公司总经理到中汽公司董事长,李刚对于中国自主品...

Read more

进口车为何长期保持市场暴利


  ,跨国公司赚钱高额利润的动机也昭然若揭。然而,你很难去指责跨国公司获得高额利润的行为,也几乎很难改变目前存在的税收政策。

  不过,跨国公司并非恶毒的剥削者,也并非故意造成任何垄断的事实。他们之所以能够长期在中国汽车市场维持这样高额的利润,或者维持这样的高的市场价格,除了税收因素之外,还有着更多中国市场消费者自己方面的因素。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的基本供求关系是造成进口车市场价格高企的重要理由。

  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来看,市场供求关系仍然是一种供不应求的情况。市场供不应求的失衡,造成了进口车在市场上短缺现象的存在,而中国的消费者又层出不穷,具有超强购买力。一般来...

Read more

中国汽车工业60年更需要反思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60周年的纪念高潮迭起,许多媒体都推出各种形式的内容来报道这一60年发展的盛事,一些机构也举办各种论坛来探讨中国汽车发展60年以来发展的历程。

  无疑,中国汽车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种长足的发展只是纵向比较的效果。

  根据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增长18.3%。民用轿车保有量5989万辆,增长20.7%,其中私人轿车5308万辆,增长22.8%。

  根据...

Read more

扯掉315遮羞布 勿让维权变表演


  核心提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将社会责任挂在嘴边,虽然我们不排除这些汽车企业所谓的社会责任感是作秀,但是315作为一个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平台,还是应该更多的以鞭挞为主,而不应该成为一个变异的表彰与表演。

  2013年的消费者维权的日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从表面来看是消费者的节日,但是从实际上来看,更像是一些汽车企业的狂欢节。

  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2亿辆,年增长1510万辆,增长量超过199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18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

  315之困:企业的“...

Read more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剧变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2年10月汽车产销数据。10月市场给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汽车市场原来的格局被打破,日系汽车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自主品牌实现大幅回升,其它各系别品牌利益均沾,一个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出现。

  全年增长低于5%

  从10月的数据看出,中国汽车产销越来越平衡,商用车市场也开始恢复正增长,增长速度也越来越与2011年的增长速度相接近。2012年前十月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速度为3.6%,2011年同期的数据则为3.2%。

  10月的汽车生产为158.70万辆,只比160.6万辆的当月销售少了2万辆左右。这说明汽车企业仍然在继续压缩生产,...

Read more

新能源汽车规划落实须政府率先垂范


  7月9日,众望所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虽然4月18日国务院批准通过该规划时,基本的目标已经为公众所知晓,但是规划的落实才是所有问题中的关键。

  2009年,国家为了救助汽车产业,推出了《汽车产业发展调整和振兴规划》,并明确规定了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50万辆的目标要求。但是到2011年,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当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只有区区8000多辆,还不到目标规定的2%。

  这次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仍然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

Read more

宏伟目标与寒酸数字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到今天,仍然是说得多,做得少。它就像个鸳鸯火锅,一边特别辣,一边却是清汤。按照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年中国的电动汽车产销目标是: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却显示,2011年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有8368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这个数据远远低于政府的规定目标。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差巨大的目标与市场?我们需要如何去做才能真正突破新能源汽车市场?

  关键...

Read more

自主品牌师夷长技能否制夷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说明编撰此书的目的:“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的目的其实是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因此,魏源的思想在今天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仍然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
 
  当然,今天汽车市场的竞争完全是一种商业竞争,这与当时的抵抗外国侵略有着本质区别。而且我们也并不是将中国汽车市场中的外资企业看做具有侵略性质的“夷邦”,今天中外汽车企业均是平等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但是,落后的中国学习西方先进...

Read more

奇瑞汽车为什么最近特别热衷“合资”


  最近,奇瑞汽车成为业内最夺人眼球的公司,原因就在于奇瑞成为最近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大潮中的主力军。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说要以合资自主品牌的方式推出;奇瑞与斯巴鲁的合资,甚至说要让合资公司悬挂奇瑞的标志;奇瑞与以色列量子集团的合资,终于推出“观致”,倒是让世人惊喜交加。

  奇瑞一度作为本土企业阵营中的旗手,与合资汽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分庭抗礼,而前些年奇瑞汽车在车展上庞大的参展阵容,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本土汽车企业的旗手,为什么今天却又放弃了自主之路,大步流星地走向了合资呢?

  是本土汽车企业的自主之路走不通了吗?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