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物互补与医道整合方法论
【借用李一大师话稿文本予以改造而成】
中华医道[国医]是一个非常远古和根本的一个医学体系,在古代“道”与“医”没有象现在这样明确的界限划分,是在中古的周代与战国时期人为地有所渐出,从名医扁鹊与华佗的言论中还保留着医道的风范,到汉唐逐渐有了“医”与“道”的界限,医道偏重于“物质”而脱“道”甚至于牵强附会性的从而显示于社会;道医偏重于意识功信甚至于神秘化,从而隐归山林,以致...
作者文章归档:周现强

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文明的污染
【转帖】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文明的污染
——李洪涛
中华民族有5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而儒家所出不过2千多年,很多人把儒家文化当做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这本...
辩证和辩病的“层次多元与整合归一”方法论
中华的道物协同互补文化是“以一为统”的高层次的一元论,是“形与神俱”的“道物一体、显微无间、体用一源”的自然高度抽象本义,为古人的“和合生物、同则不继”,即一而不显其交易与生化,必须于一元论之下与自然相应的再明确建立个“阴阳离合论”的多维网络系统整体层次的功形状态,将事物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整合与分析二者【两个因素】之间“既分工、又协作”的多层网络性的基础关系,用来揭示事物的本元或运动规律,整合与分析应是辨证与辨病方法的双向与多向的协同。可是在...
(修改)虚实两体互补并建的道物场效应哲学逻辑原理
太极之道在象数义理上的无限和自限性偶联承制的思考
太极之道在象数义理上的无限和自限性偶联承制的思考
把西方现代系统论和量子原理结合生物学理论,与中国文化传统理念有机融合在“时空太极原理”之中,通过“时空太极原理”的“择优”避劣,“有度”的“集合与离散”双向的“协同控制论”道路,相应于我国已有的“阴阳离合”思想,揭示出该议题的“内禀性”与“同一性”的协调一致的目的意义,是从现代认知方法学上的展...
“草根”与“主流”文化的换位思考
“草根”与“主流”文化的换位思考
“草根文化”来源于生活,更能贴切实际。
现时称谓的“主流文化”也是从“草根文化”转化而来,是被部份有特定地位与势力和特定社会环境的人们所纵拥才为主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开始也是“草根文化”;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念,是依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今的国情提出来的,也是原来处于地位低下的老子和孔子等&...
[原创]从中古到现今的中国文化怪现象
从中古到现今的中国文化怪现象
在当前的文化复兴过程中,于辫真伪时,要旗帜鲜明,但不针对现今那个人,只怕我的创意被人套取,在最关键的地方言之隐蓄,鉴别比较就直白了当,现举几例以明之.
1,写在前面辨真伪——黄帝别称归藏,是我国韶仰时代母系真本道学文化之集大成者,分别著有《黄帝外经》和《黄帝内经》等书,黄帝学说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文化起始,有一以贯之的统一的逻辑体系。以《归藏经》从川(顺意)【坤】卦起始,以健【乾】为末卦,是以民本国家“天下为公”的公正思想为道学本源。但是,《归藏经》【易经】已经佚遗...
太极之整合原理
太极之整合原理
——附议“恒”与“衡”的思考
很有一段时间未上网了,也是为了冷静的如何对待,因为有许多涉及课题的正确解决,目前国內在哲学上仅我一人在研讨此项,虽然有人有所涉及到这个领蜮,分别是在“象数”或“义理”上的说词,而没有同“象数与义理”互补整合方法学的运用,所以怕人盗用,在词语上带点含蓄,让人以悟,在“恒”与“衡”的这个议题上议论得这么多,因人认知能力的层次误差,这不足为怪,在以下的文字...
[原创]混元文化社会的无主义论
——“猫论”与“摸论”的模糊混沌数论
在社会管理文化中,目前提得较多的是解放思想,至于思想解放到什么样的程度就不可知了。三十年前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束缚,人们疲命于文化大革命的运动,打倒“封、资、修”的专政性独裁统治,其实行的封建独裁主义的又把文化遗产砸碎了,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把经济建设割萎缩了,批判修正主义不觉得自己在进入窄道。
以近三十年的为起始,用改革开放为主导,意义也是在于解放思想,拨开旧有思想的禁区,解除旧有观念对...
事物的"标度律"为自然生态的根本大法
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是以“恶”在推动社会发展为杠杆的“太过”,或是以孔孟儒家的“善”的礼数说教为杠杆的 “不及”,在法理上永远停留在超过“两极”所规范的二律背反过程中达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要言这“两极”所规范的课题,在古今文献中仅提出“物极必反”、防止“太过与不及”、或“执其两端,允执其中,既无太过也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