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之整合原理


太极之整合原理

——附议“恒”与“衡”的思考

很有一段时间未上网了,也是为了冷静的如何对待,因为有许多涉及课题的正确解决,目前国內在哲学上仅我一人在研讨此项,虽然有人有所涉及到这个领蜮,分别是在“象数”或“义理”上的说词,而没有同“象数与义理”互补整合方法学的运用,所以怕人盗用,在词语上带点含蓄,让人以悟,在“恒”与“衡”的这个议题上议论得这么多,因人认知能力的层次误差,这不足为怪,在以下的文字讨论中,希望大家不要走马观花,边看边动脑筋润一润神,才能见到真知上的确议。

大家讨论了那么多,愚人得到的冷嘲热讽也多,却激励我对该议题的更进一步的钻研,也为我的“道物互补论的自然生态哲学与医学的思考”补充了內容和第五次的全面修改提供了动力,虽然在短期內不容易出版,有待社会管理文化环境的改善,或遇知伯乐总有见天日的一天,这么的一天的到来也为期不远了,这还要感谢大家的冷嘲热讽了的大力激励,才完成了52万字的书稿。为了真理,这点也不在乎,比这还强烈的言论也能够接受,因为“不知不为过,无知悖理谓之失,无心悖理谓之过,有心悖理谓之恶”,欲“恶”者不如不交也。许多言论虽然都是在走偏门,真理是在少数人的手中。因为在这里所议的是自然的最高规律如何与人体功能机制相符合的课题,也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是“元哲学”与“表面现象”的争论,站在“元哲学”上认识事物的本原机制是“恒通”,见到的“表面现象”是“衡通”。

站立的角度不同,获得的结论也就不一致了。这是“得度”与“守度”达到的什么“量度”,即正确认知事物的“知识水平”。

自然是“守度”的,什么是“守度”呢?这是如何正确认知事物原理的最大课题,这个课题到如今人们尚未完整得到解决,所以有识之士把“认知、信息、纳米、生物”等四大前沿科技当着世界最大的课题来解决,把“认知摆列在首位。在“认知”上来议,我们的中医、社会、科技文化在近百年来被继往过时的西方的冲突文化殖民着,而成为文化的奴才,所以要复兴中国文化,而复兴中医文化又是复兴中国文化,因为中医文化与中国文化根连着筋的一脉同源,如黄帝和岐伯的哲学医学等,被世界上搞系统论的如李约瑟等有识之士所发现与运用和推广,是存在着的真知灼见。

从我国古代的“太极”一词仅有名词,而没有概念与定义,仅言之为“阴阳之道”, 令人难解,又称为“太极为道。那“道”又是什么呢?道的范畴非常的广泛, 又令人捉摸不定, 如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体之道、中医之道、卫国之道、信频之道、持家之道、星光之道等的各种不可胜数的门道。愚人把其归纳为道路与规矩【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准则、原理、规律、枢机、门户、开关、机关、航道、中庸、中态、秩序等——传导化物之功】,拿到现在来议则为功能与信息的作用与物之本,为作用与物的人们抽象而出的事物內质的“至高本元”,也就是说其它东西“有生有死”,而“道”的这个本元是“永恒常在”、无始无终。这就是说人的个体有养寿限制性的生死,而造就生命与死亡的“机制”永远常在,而不是个体生命生死来喻比“恒”与“衡”的不学无术的白痴;自然上的“春夏秋冬”周期往复、日月在屈伸往来的“守恒”通运,是物理学上的质量与能量“有度守恒”的协调和谐统一法则,你看大家学者使用的是那个“恒”字,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难道是用的这个“衡”字吗? 如果还是这么言之,在不动聪明脑子的在起“轰动效应”。大家言议我的不确,是站在“有生有死”的低层次的见得到的某些东西,而没有见到“无始无终”的至高本元的“道”,这就为失道

从上可以粗略的理解一般性的原则课题,但是在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还有更深与更高的疑难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究竞什么为“太极之道”,这个议题不解决,“阴阳平衡”与衡量得度的疑难会时刻缠绕着我们不能明智地认知事物的原貌。先从平衡来议,所谓“平衡”,即是处于事物两端【两极】的“力量与质量度数”是相等的,即为绝对的平衡,所以平衡为绝对,绝对的平衡是处事两端【两极】的“力量与质量度数”之间距【空间】的“差异涨落”性的“升降出入、屈伸往来”【屈伸往来在用词上比“消长”更为配匹自然原理】的“交易运动”的“吐故纳新”在消失了的“死态”,为“死态”解剖所得的静止理论,其度量衡中的“杠杆”不予有度的“上下左右”摆动了,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无“升降出入、屈伸往来”的“平衡”。是中医在套用西医的不为活体机制上的错误观点,可以进一步验证,六院中医教材之后所提出的“阴阳对立统一”也是这种错误观点,是对中医阴阳原理的异化和遮蔽,把有机人体往死态方向推撞,使人们生活于对立矛盾斗争社会与人体机制“悖论”的不断制造“冲突性辨证法”的失道上,都是搞医学或是在搞自然科学的,你从那一点见到正常人体或自然因素是在搞“冲突性的矛盾斗争”呢? 其实阴阳、寒热、水火、虚实、温凉、有无、刚柔、祸福、善恶、上下、左右、出入、涨落、升降、屈伸、彼此等都是处于太极之间的时空“中态公约”性的偶联、协同、互补、承制的交易【相互作用】性的正负反馈的自动化调控机制过程的孕育化生之中,平衡了即两端【太极——时空】所存在的有度落差交易互补机制消失了,无法产生“升降出入、屈伸往来”的“交易运动”的“吐故纳新”,生命怎么继续孕育化生。所以古人早就指出“天地授人以虚”,万物以“虚”为原始启动动力,才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料的不断补充、又把废料不断地排出体外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这些周而复始的运动是靠事物存在的由物组道、以道组物的“道物枢机”在做功,如植物的根叶、人体的九窍等与自然环境进行交流功信与物质【五脏六腑的传导化物】无不在通运之中,这是因“虚”而存在的落差、因“满”【实】而存在的流溢,而自发性的自我启动通运作功,內外环境两端【太极——时空】的力量与质量度数相等了就无法产生功能与信息和物质的补交流对换了,这种平衡不是静之期还是什么呢;所谓的相对和动态“平衡”,说明所处的事物两端【两极】的“力量与质量度数”是有“差异涨落”性的不断地“升降出入、屈伸往来”的“交易运动”的“吐故纳新”的“活态”,这样见到的也是守度【时空距离差异】的“不平衡”或“非平衡”,换句话说则为有太极——时空“限度”公约的差异非平衡与不平衡,事物在有太极——时空“限度”公约的差异时空距离的“非平衡”运程中,才能出现“中态自由度”之內的互补交易性运化流动,为了维持其“中态自由度”之內以防超越这个太极——时空的“限度”规范之外必须予以公约,否则为失常的病态。在中态时空距离差异的互补交易为常态的“自由度”, 即“无太过与无不及”的“允执其中”,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不如守中”,墨家言“执其两端、拟守其中”,为万物孕育的根本。同现代的“耗散结构”的“非平衡”与“无矛盾”的正负熵的守度【太极】自功反馈换对流理论完整地吻合一致。超越其“太极”两端之间的距离差异之度,为“太过与不及”,就不能守中了,也是乱道了,是为过阴或过阳、过寒或过热、过虚或过实、过善或过恶、过无或过有、或虛实的夹杂等不常之态的病态,这时就要予以制约,不能让其超越其“太极”两端之间的距离差异之度,以恢复其常态情况的“中态公约度”【中庸之道——标度律——-1n—0—+1n】。

从上我们又见到了太极是阴阳、寒热、水火、虚实、温凉、有无、刚柔、祸福、善恶、上下、左右、出入、涨落、升降、屈伸、彼此等存在两端之间的“间距”,这个间距是规范守度的事物能够起到相互作用的“时空”,只能在规定的范围之內起到“交易”作用【许多讲易经的大家学者,离开“交易”,单议变易、不易、简易,这是在本末倒置,没有“交易”, 变易、不易、简易从何谈起】,也是事物的反应锅,什么事物都要在这个反应锅中起到“化合”与“分离”的作用,为此,此锅有大小深浅的度量等级差别,把锅的宽深边沿称为“太极”,万物纳入“太极”之中发生的“离合”反应,则统称为“阴阳离合论”,如同现代数理称谓的“集合论”与“离散论”或“空穴理论”,但是他们都把自然整体割裂开来认识的,所以见不到整个自然的大背景。所谓的“集合”为“引力”作为【所以牛顿的定理仅有一面性,就得到了爱因斯坦的糾正】,如同中医的“寒性收引”;所谓的“离散”为“斥力”作为,如同中医的“热性升散”;所谓的“空穴”即为事物的守度【间距时空义理数列----反应锅----自由度----中态公约度----标度律----太极之道】“离合的有机整合之道,所以事物的守度集合与离散都在空穴【太极时空】中发生着,是既无太过、也无不及的“升降出入、屈伸往来”的“交易运动”的“吐故纳新”,在这个中道中态公约度【空穴、时空、间距】的“满则损、虚则补的互易通运,如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椭圆形轨道”所存在的距离差异,“正圆形”不存在“寒热温凉”的差异转换,所以为“无太极”,无太极则为“无阴阳”,无阴阳则为“无道”,把正圆形嵌入到与正圆形直径相等的“椭圆形”之中,这时我们会发现椭圆形的“椭圆部份”同“正圆形”就存在着“距离差异”的太极“空隙——时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就有了规律守度的时空距离差异,这个“差异”为太极之道,地球就有了四季寒暑的交易周期往复的交替“恒动”【功、运、通】变化,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升降出入、屈伸往来”的“交易运动”的守度“吐故纳新”的变化,这就不为“平衡”的“交易运动”,而是有时空距离差异“升降出入、屈伸往来”的“稳态秩序运通”。

       于上,我们见到的是自然生态和有机人体的自我发生、自我启动、自我调控等的自动化过程。如果分别使用当今认为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唯物、唯道等分割法用来解证人体机制,是永远也无法讲得明白的。只有从中国古代文化的复兴中结合现代的系统论的有机整合改造创新,才能挽救与复活中医原理的原貌,中医成就于自然,使用于自然之人体,而人体的本原机制为活体生态,这就是“自然生态医学”,其它的所谓医学仅为“自然生态医学”的分枝与补充,所以“恒通”或“衡通”理论谨能称为方法措施的一个方面,那固法、涩法、止法也是医疗方法的另一个方面的措施,这才是全面完整的对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