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意味着什么?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常,由于搭便车效应,私人对于提供对社会有益的公共品缺乏激励,从而需要政府征税予以提供。宽泛地讲,我们可以将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稳定也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公共品。第二,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与相比从量税或者从价税相比,所得税由于不扭曲市场价格,从而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最小。从这两个角度看来,给定国家的税收目标,征收所得税而不是其他扭曲价格的税收将是更好的选择。此外,“累进”的所得税制似乎能够更加直...
作者文章归档:寇宗来
十多年前,托马斯•弗里德曼写了一本畅销书《地球是平的》,认为全球化会抹平各种不平等。但回头来看,当“去中心化”的全球化遇到“趋中心化”的互联网,地球并没有变平,很多地方甚至变得更加崎岖不平。
在互联网世界中,空间距离消失,地球塌陷成一个点,集聚力量变得空前强大,造就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巨头,呈现出强者恒强、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互联网巨头对不平等、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学界和各国政府都颇为关注的焦点。更简单直白,这些超级强大的互联网巨头,对社会到底是好是坏?是否需要政府干预来限制它们的市...
哐当一声,重庆开征房产税就好像是两只高悬而不可捉摸的鞋子,终于掉下了一只。草民、屁民以及官民们便焦急地猜测另一只鞋子什么时候掉下来。掉下来,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好事。实际上,掉下来的好处总是有的。又是哐当一声,尽管吵得很,甚至掉的一瞬间有点让人心惊胆战,但这至少可以免去等它掉下却又迟迟不掉下的煎熬。
但就有些人,认识到不到这样的好处,还要探讨第一只鞋子该不该掉下来。难道楼上的那个愣头青在拖鞋的时候,就不能想想楼下老头的神经衰弱?你乱脱鞋子,自己是方便了,但严重扰民了,也太不应该了!这些人还振振有词地讨论权...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当灾难出现时,以各种方式救助受难者,就是表达善心,承担社会责任。如何救助呢?有钱的的捐钱,有力的出力。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亲临现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太多的非专业人士,有时候反而会帮倒忙。一般的人,捐点钱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就出来了:善心的大小与捐钱的数量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是不是成正比? 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些更加尖锐的问题:一个倾囊捐助(比如100块钱)的乞丐是不是比一个捐助100万(但只占其资产的0.1%)的富翁更加富有善心? 同样捐助100万元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是不是担负了相同的社会责任?
大致说来,...
最近,复旦新校长在新华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大学教育的文章深有同感。转帖如下。 | |||||||
|
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由中国与美国共同“玩”成的“游戏”。美国人不储蓄,又要超前消费,只有靠借债度日。要是一般国家,想持续借债是很难的,而美国却有一个特权,美元是国...
对于教育的功能,经济学主要有两类解释。一是由舒尔茨、贝克尔等人所倡导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二是由斯宾塞、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等人所倡导的信号传递或信息甄别理论,其中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提高人力资本,而是将人们的私人信息(比如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揭示出来,进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
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的功能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其信号传递或甄别功能则需要一些微妙的条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所谓的单交叉条件(或称斯宾塞-米尔里斯条件):只有当不同禀赋的提高教育水平的“边际”成本不同时,更高的教育年限才...
前面几位已经讲了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我要讲关于创新方面的。我讲的题目是大标题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听起来比较像政府文件,政策味道比较浓;小标题是“从鼓励模仿到激励创新的战略调整”,听起来更加学术一些;不过,两者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要想讲的中心思想。简单说一下我要讲的内容。首先是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然后想说说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最后是想探讨一下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我发现中国技术创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