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寇宗来

寇宗来: 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产业经济,知识产权,合同理论。 在上海人民和三联书店出版《专利制度的功能和绩效》与《产业经济学》两部著作, 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担任匿名审稿人。 承担多个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家和上海市纵向项目。 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奖。

“交通拥堵费”之辩


交通拥堵已成各大城市之通病。近年来,国泰民安,百姓收入大增,私家车亦随之大增,交通拥堵更呈恶化之势。西谚云:时间就是金钱。君不见,每日上下班高峰期,各交通要道水泄不通,各高速公路几成停车场,民众耗时于交通不计其数,不忍其苦,民怨沸腾。吏决意去此沉疴。

师爷进献计策,曰:交通拥堵,社会之公害,不去社会无以安宁。然何以去之?貌似艰难,实则易尔,征“交通拥堵费”可矣。道理有三。

一、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君不见,先进之邦早有此举。昔伦敦、新加坡亦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一旦征“交通拥堵费”,则拥堵车辆去之十之二三,此可谓收效卓著,不可不仿效之也。

...

Read more

最该调整的汉字是什么?


这两天,教育部公布了44个汉字写法的调整方案,道理是说,这是与宋体写法相一致。比如,将“杀”等字下面的“竖勾”改成“竖”。笔者看了一下新浪网上的民意调查,结果有九成以上的网民认为“这是穷折腾”,而有报纸则刊文,认为调整汉字不应只看专家的意见,也要采纳民意。毕竟,使用汉字的又不只是专家学者。

笔者对文字没有什么研究,对于其中44个汉字的调整不能给出专业的评论,但作为一个日常也使用汉语的中国人,总觉得对文字进行整形需要“一致性”,要么就不要改,毕竟,简化字用了这么几十年,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