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青 2017年8月25日 15:39 | 查看原文

目前的#教育#体系还围绕着学习事实性知识而建立起的。但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可以即时提供关于几乎任何一个事实的可靠而有效的资料。

林永青 2017年8月25日 15:32 | 查看原文

一些#教育#专家反复强调,如英国的肯-罗宾逊,我们要担心不是教室过于陈旧,或者教材过于陈旧,而是学位的贬值。

杨海涛 2017年6月8日 13:31 | 查看原文

我们教育子女这么多年,确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相是唤醒内在本自具足的爱、潜能与智慧。我们都十分爱自己的子女,可是“爱的方式”确让他们变得“畸形”,折断了灵性的翅膀,抑制了潜能的发展。——杨海涛《致高考家长的公开信:不是要赢在起跑线上,而是不要输在终点线上》#教育##高考#

杨海涛 2017年6月8日 13:23 | 查看原文

我们总是太急于求成,殊不知,一个人的成就与诸多因素有关,成就是因缘合和而成的结果。精进之路就是成就之路,道德之路就是幸福之路。精进就是要勇攀高峰,道德就是要断恶修善。————《致高考家长的公开信:不是要赢在起跑线上,而是不要输在终点线上》#教育##高考#

杨海涛 2017年6月8日 13:19 | 查看原文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能量,给他们一个支点,就会撬动整个地球。——《致高考家长的公开信:不是要赢在起跑线上,而是不要输在终点线上》#教育#

刘玉清 2017年6月1日 06:26 | 查看原文

六一儿童节年年搞活动庆祝,但最重要的活动应该是有关创造力相关活动多开展,没有创造力,未来一切都不可能创新.#教育#

陈世炎 2016年8月16日 22:12 | 查看原文

#教育#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使用各个改造世界的工具。看看中国学校教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个好分数,老师、社会皆是如此。终究是谁的不对呢?一切被考评方式、内容牵着走,这才是症结所在。

林永青 2013年1月17日 18:35 | 查看原文

今天和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院长蔡剑博士交流。——#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作用怎么说也不为过,让我惊讶的是,体制内居然也有真正的#创新#教育!——想起了美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教育也是领导力! (Teaching is Leadership!)

庞亚辉 2012年11月2日 13:04 | 查看原文

#韩国旅行纪事#】十三,#教育#: 去韩国时,并不是节假日,不过无论是景福宫,日出峰,还是看济州岛的“乱打”节目,都可以看到很多韩国的学生。导游说,这里的教育强调现场体验式教育,强调爱国主义。参观时,老师会给每个人布置不同的题目,让自己找答案,回去后再各自讨论和表达主张。

王宝文 2010年5月13日 12:59 | 查看原文

转自新浪微博之N维统一信息管理:#行政# #信仰##教育#宏观社会的和谐,真实的目标是(规模、深度)最大化、最优化地创造社会人群的“心理和谐”。因此,物质保障,精神调节,信仰建立,意识引导,知识供应,社会契约兑现,就是创建和谐社会的真实质朴的要务。社会病,要依靠社会学知识治疗。宏观问题,要端到端寻找微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