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宇

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

下一步互联网金融的三个可能方向(上)


  第一:赚钱和值钱的问题

  关于互联网金融,我应该说国内相对来说最早进行业务运营尝试的个人了吧,我在07年的时候就发现市场有一个机会,就是各家银行对于客户的标准是不同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尝试着成立一个网络金融机构,叫贝朋网。主要就是想让大量的中小企业把包括但不限于运营模式、财务数据等等基本情况都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汇集上来,然后我们在后台根据我们自身对各家金融机构的理解,进行在线业务分发。

  这样的话,我们自己觉得能够很大程度的帮助企业客户降低成本的同时进行效率的提升。使得他们再也不用一家家去找银行,省了很多时间成本,复印文件成本和请客吃饭成本。

  做倒最...

Read more

我对女大学生裸条事件的看法


  女大学生裸条的事情。在我看来本身这个新闻,压根就不是啥事情。中国每天都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这种新闻,过不了三五天也就是饭后谈资而已,所以,我都不怎么关心事情本身。

  对我来说,我更关注的是普遍性的案例,我很少看个体性案例,因为意义不大。

  我感觉这种女大学生裸照借钱就是个体性案例,哪怕有,也一定是占比非常小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做这种事情。你去想下,如果裸照真有用的话,那么你哪怕还钱了也无法确保别人会不会公布裸照,一辈子都麻烦,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不准备还钱的人,才会做的事情。最后的结果,要么借钱的人是傻逼,要么出借的人是傻逼。没有第三种可能了。

  所以,...

Read more

互联网金融:P2P最坏的时刻还未到来


  好久没有到会场来演讲了,去年在国外待了一年,没怎么在市场上说话,想了很多问题,趁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年前回来的,回来以后又出去了一趟,整整想了一年的时间,想互联网过去三、四年一些大的变化,后来写了一些文章,讲我怎么对互联网这几年的看法。有一些挺颠覆以前的想法,所以跟以前观点不太一样的地方。

  今天早上看到央行的负面清单,看到里面讲到P2P、众筹什么不可以做,其实我特别熟悉,这是我在四年前写的一篇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他们的要求写了一个教育报告,今天的债权转让、众筹等跟我的观点差不多一模一样,我当时把转让次数不得高于多少,还是允许债权转让的,但是我是写的是不得多次转让。其实...

Read more

我对生活的8点心得


  年轻是试错的资本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

  因为年轻,所以你无可失去,所以可以任性试错,人生还有一个时候,可以任性试错,那就是你有大钱的时候,就是那时候试错意义已经不大了,所以,珍惜毕业后那几年时光,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可以不考虑太多钱层面的问题,考虑了也没用,反正都拿不到大钱,所以尽量学点东西,积累点东西。

  人生很多时候,必然是在现在和未来寻求平衡点的,有现在的东西,往往没有未来,要未来的东西,你就必须舍弃现在,世界那里有那么好的事情,两个都给你?不过做好心里准备的是,放弃了现在,也不意味着你一定有未来,只是增加和...

Read more

为什么银行缺乏创新可能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倒是要好好想想,银行业的弊端在哪里?或者说,思维瓶颈在哪里?

1)层级制管理让银行缺乏市场敏感度

我在银行的时候,有个极为深刻的感觉,就是银行对市场的极度不敏感。说句不客气的话,银行就是头恐龙,尾巴被人给拿住了,要传导到脑袋去,估计得一年半载才行,要让它对市场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其实是难度很大的,这个跟银行长期被压制在极端保守主义的立场上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其实全球范围内的银行都存在这个问题,越是到了高层,对市场一线的反应越慢。而具备创造价值能力的人,往往在底层。在其他一些行里,这个情况很明显,媒体里创造价值的人,往往都是一线记者,而恰恰工资较高的都是脱离一...

Read more

谈P2P的行业趋势性机会


我最近出了本书叫《扯淡集》,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刚才他们都提到了互联网+,那么我也先来说说我自己关于互联网+的看法。

第一个看法,我认为互联网+关注的一定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要关注+后面的行业机会,如果+后面这个行业没有什么机会,那么互联网本身一定意义都没有,因为互联网不是万能良药,能把一个要死的行业给救活了,不可能,只有这个行业本身有机会,互联网才会帮助他更有机会。

现在很多人在谈房地产的互联网化,我就觉得不太靠谱,房地产都要到了用互联网来造概念的时候,恰恰只能说明房地产没机会了,而现实就是一个没有机会的行业,互联网不太可能给你多大的现实性机会。

第二个看法,在于互联网加速了信息化潮...

Read more

扯淡的金融创新


普惠金融到底是什么?我自己一直很厌恶将一些道德附加在某些本身没有任何道德色彩的东西之上,所谓普惠金融,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一个学术范畴讨论的问题了,更多是一个关于利益分配的政治学命题,如同全球范围内要求进行有效枪支管理的办法一样。监管是个命题,个体是客观存在的。

金融只是金融,无好无坏,不带情感,他给社会的作用好坏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这样的工具,甚至可能更多还是取决于其他非金融因素,因为,金融本身是个经济学衍生附属品,金融在创新方面其实也只是金融范畴的概念,依然逃脱不了经济学的范畴,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总归还是金融范畴之内,依附于经济基础之上,能变得了什么呢?所以,我一直对所谓的金融...

Read more

赚大钱的逻辑:那些说靠能力的人都醒醒


我自己一直在反思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突然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给决定了,我很多年前写了篇叫《我为什么看空中国股市》,里面我提到我自己为什么离开股市,突然只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能力不如别人,勤奋不如别人,运气不如别人,我凭什么跟人在一个能力充分竞争市场上赚钱?

我唯一盈利性的机会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猪都会赚钱的时候,我才有赚钱的机会啊。也就是风口来的时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时候,满大街都会听到谁赚了多少,赚了多少,于是我就能有机会赚钱了,如果在一个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场上的时候,我发现赚钱一般都是辛苦钱,也就是跟人比体力才能赚钱...

Read more

P2P的理论和实践都是破产的?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这是创业最好的年代,真的是最好的年代的,至少是我看了几十年来最好的年代了。为什么呢?因为有我们在座这么多人在想尽办法拼了老命给那些年轻人送钱。送钱还真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我们还得拼命的哄着他们,给他们不断讲创业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前段时间听说某女投资人,还要陪睡来获得项目,听得我目瞪口呆,但是仔细想想貌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想包括在座的各位也一定相信,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业美好年代吧。有人给钱,有人给资源,有人哄你,还有人陪你睡觉,连我都特别渴望去做过创业者,好去骗点钱。最近一年这个互联网创业真火,哪里都能碰到的创业者讨论创业的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