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建龙

98年到04年在漳州无线电管理局任工程师,业余炒股

04年后辞职,专职做股票投资。

三原则应对大盘的连续调整


  大盘走到今天已经九连阴了,盘中的几次反弹,都迅速夭折了。投资者们都恐慌了,原来的1800,2000的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400,1300,不少投资者,都不知所措。本人在这轮调整中,也未能幸免,帐户迅速缩水。但缩水归缩水,我们还得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我想把握住以下几条原则,对我们的操作是裨益的。
  
  第一条:有涨必有跌,有跌必有涨。这就是股市的波动规律, 股市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是以螺旋式前进的。没有单边上涨的股市,也没有单边下跌的股市。大盘的九连阴,固然可怕。但也正是九连阴,意味着大盘的反弹随时可能到来。因此盲目的杀跌,是绝不可取的。即便继续调整,我相...

Read more

利空耶?利好耶?-------大型蓝筹回归之辨


  大型蓝筹的回归,给投资者的直接印象,那就是将从市场中抽离资金,会造成股市下跌。因此,大型蓝筹的上市,都认为是利空,是不受投资者欢迎的。
  
  而我今天要说的是,大型蓝筹的回归,可能会实现利空向利好的转化。只要管理层安排妥当,大盘蓝筹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利好。下面,我就以中行上市对股市的影响来说明这个问题。
  
  中行上市对股市的资金抽离作用是有的,这点,我不详细说了。但想补充的一点是,中行上市筹集的资金不过二百亿,而目前,基金,保险公司,大型财务集团等,特别是保险公司,都希望有好的投资渠道,中行的定价并不高。因此,场外资金进的多,对原内场内资金的抽离作用,其实并不大。
  
  ...

Read more

对中工国际炒作思路的剖析


  中工国际上市四天了
  
  第一天:在预计定位9元-14元的情况下,该股以17.11元开盘,涨幅达到131.22%,超出人们想象。当天下午2点左右,中工国际股价又从18元一路飚升到50元,,最终以31.97元报收.
  
  第二天:跌停,跌停价为28.77元
  
  第三天:跌停, 跌停价为25.89元
  
  第四天:还是跌停, 跌停价为23.30元
  
  今天是第四天,中国国际依然死死的封在跌停板的位置.
  
  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叫大家炒中工国际.中国国际的股价已经远远的超过其投资价值,这不是我所提倡的价值投资.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试图从技术上的角度分别从收集,拉高,出货三阶段来...

Read more

股市与《道德经》系列:谈谈股市中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于这段话的解释,我有看过几个版本。各有不同的解释。我只谈谈我的个人理解, 这段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道”是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但我们还是有办法去接近这个道,什么办法呢?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是可以通过“常有”和“常无”两种办法,来接近道.那么什么是常有?什么是常无呢?常有,就是你经常要用有形的概念,去描述它。...

Read more

谈谈久违了的下跌近百点


  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来形容今天大盘的走势,一天都不为过。印象中,大盘除了在2001年头部下跌时,有过一百多点的跌幅,几年的股市中,似乎再也没有过近百点的跌幅.然而今日,大盘走出了这样的一个走势,当天跌了近90点.
  
  大盘涨了近七百点了,跌是正常的。跌幅较大也是正常的。但在这个位置,单日跌幅巨大则是不正常的。因为单日巨大跌幅,一般出现在加速下跌阶段,而现在则出现在临突破之际。这说明,主力的操作手法,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的下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出货行为,我个人认为,今天下跌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 出货
  二、 洗盘
  三、 随波逐流
  
  对比一下01年...

Read more

谈谈久违了的下跌近百点.


  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来形容今天大盘的走势,一天都不为过。印象中,大盘除了在2001年头部下跌时,有过一百多点的跌幅,几年的股市中,似乎再也没有过近百点的跌幅.然而今日,大盘走出了这样的一个走势,当天跌了近90点.
  
  大盘涨了近七百点了,跌是正常的。跌幅较大也是正常的。但在这个位置,单日跌幅巨大则是不正常的。因为单日巨大跌幅,一般出现在加速下跌阶段,而现在则出现在临突破之际。这说明,主力的操作手法,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的下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出货行为,我个人认为,今天下跌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 出货
  二、 洗盘
  三、 随波逐流
  
  对比一下01年...

Read more

全流通下博弈格局的转变及对策


  先看一下,全流通前市场的博弈格局
  
  01年以前,市场是在庄家(机构)和散户之间的博弈,上市公司股价受到机构操纵,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对庄家行为的判断上,或者说技术面和持筹成本的判断上。01年以后,随着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增加,市场转变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在这种格局下,由于机构投资者的相对理性,因此挖掘能够获博弈对手认可的股票,以及研究博弈对手的操作行为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旋律。但无论01年前还是01年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市场的参与者都只是金融投资者,而并非实业投资者。
  
  再设想一下,全流通后市场的博弈格局
  
  在全流通的格局下,大股东同时是金融投资者和实业投资者。可以...

Read more

从马陵之战看股票分析


  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二十七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魏军果然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军。孙膑认为,魏军悍勇,不可贸然决战,只可...

Read more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谈炒股境界


  有一个典故,大家应该听说过,说的境界的问题。“老僧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同样的山水,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感受是不同的.
  
  其实,炒股也是如此。股市也还是那个股市,只不过是不层次的人对它的感受不同罢了。对于未进股市的人而言,涨就是涨,跌就是跌没什么好说的。这属于第一阶段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进入股市后,学了很多东西,宏观分析,行业分析,财务分析,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学的越多,思想也越来越复杂,这时反而看见涨时不敢相信它能涨,而是在担心假突破,担心机构要出货,看见跌了,又猜测是...

Read more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在股市中,如果你不进行买入的话,你根本不可能亏钱.这样的话,你是处于“不可胜”的,庄家也拿你没办法.但我们炒股票总得要买入吧,不买入怎么赚钱呢?是的,我们需要买入,但是我们要等待时机!什么时机?就是“敌之可胜”的时机。主力做庄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总会留下破绽,吸筹时,可能把股价打得过低,洗盘时,也可能洗得过于彻底,拉升时有可能显得犹豫,出货时,可能并不顺畅,这些都是“敌之可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