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云波

.

09诸子:荀子四


四、荀子实践论

(一)为学

效法《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居首,故首列《劝学》。

《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学的方法:

第一,积伪: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正名》“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後成谓之伪”,《儒效》“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第二,正名:

《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儒家正名在于正政,荀子正名在于明分,《王制》:“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

Read more

09诸子:韩非子一


一、韩非其人

韩非,韩之诸公子。

韩非生年:一般按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从韩非之死及与李斯同学,倒推定为前280年,死时48岁。一说从《韩非子·问田》记载的他和堂谿公的对话推断生于前295年,死时63岁。

272年,韩桓惠王元年。

师从荀卿:前255年至前247年,在楚之兰陵。同学中有李斯,《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时逢秦王政即位,托身吕不韦得进。

238年,韩王安元年。

书谏韩王:前247年至前237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

Read more

09诸子:韩非子二


四、思想文化大背景

1.法家:地域背景

三晋法家与商君。

2.儒家:师门背景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故“制天命而用之”,韩非“二柄”迎合人的好利本性与恶害本性,应用和发展儒家人性论。

3.道家:逻辑背景

解老、喻老。《主道》:“道者,万物之始也。”《解老》:“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改造老子消极无为而为积极有为,即无为而无不为,影响一到汉初黄老道家杂以法术之学。

4.墨家:社会背景

功利主义实践上的殊途同归。

5.杂家:时代背景

与吕不韦同时的集诸子大成倾向。吕不韦于前237年免相位,前235年自杀,《吕氏春秋》当作于其时。

五、法家体系

法、术、势三大支柱,合商鞅、申...

Read more

09诸子:韩非子三


六、思维体系

1.参验真理观:

《奸劫弑臣》:“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非参验以审之也。”

《奸劫弑臣》:“因参验而审言辞。”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於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2.矛盾辩证法:

《难一》、《难势》两次讲矛盾故事。

《难势》:“以为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夫贤之为势不可禁,而势之为道也无不禁,以不可禁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