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金战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兼网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2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北京市的三分之一,并有两人进冬令营,一人进国家集训队。2003年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12班有55人毕业,10人被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3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保送清华北大13人),班级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级。

寄语高考生


亲爱的同学,今天你锻炼身体了吗?高考在即,运动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机能,缓解你的紧张情绪;运动能使你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使你乐观自信地迎接挑战。建议你高考前每天都进行适当的有规律的运动,相信你会以最佳状态走进考场,以最佳成绩实现你的人生梦想!

 

你还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而心烦气躁吗?不要想几年高中生活你浪费了多少时光,不要后悔你过去做了多少错事,其实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谁没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呢?想想你学习和生活的收获和快乐吧,那都是因为你的聪慧和勤奋,你完全无愧于你的金色年华。如今人生面临一次重大跨越,如蚕蛹化蝶,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是你人生中接受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Read more

对考试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安徽一高三学生因遭冒名顶替而无法报名高考,原因是去年一个与她同名且身份证号相同的“徐春梦”已经被安徽某高等专科学校录取了,而事情的真正起因却源于中考后一份卫校录取通知书被“借用”。整个事件哪些人员参与其中我们不得而知,也无需再去评判此过程中真正的受害和获利者。我想即使某些暂时获利之人,也许其良心一辈子不得安宁!

考试作为目前我国竞争选拨人才的主要途径,我们对它应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可近些年各类考试中的作弊现象频频曝光,包括高考、四六级考试等,冒名顶替、高考移民、假民族加分等,作弊花样不断翻新。尽管相关部门出台种种规定,采取种种防范措施以杜绝此类现象发生,可巨大的利益驱动...

Read more

《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实战篇)上市了


自去年5月《数学是怎样学好的》(魅力与方法篇)上市以来,深受广大学生、老师的好评。时隔一年,《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实战篇)终于上市。这次同时出版的还有《物理是怎样学好的》《化学是怎样学好的》《语文是怎样学好的》《政治是怎样学好的》等等,并对《数学是怎样学好的(魅力与方法篇)》进行了再版。

 

附:《数学是怎样学好的》(实战篇)目录

        第一章函数与导数

        都是空集惹的祸

   ...

Read more

单亲母亲与女儿对峙


【家长来信】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

我看了您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写的太好了。如果早些看到您这本书,也许我的女儿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说来惭愧,作为教育者,自己女儿的教育确是如此失败!可以说我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多年前夫妻离异,女儿一直跟随我生活。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也为了弥补父母分开对孩子的亏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花高价费用把孩子送进杭州的名校读书。小学4年级时,孩子想到国外读书,我又把她送到了中东迪拜的私立贵族学校。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少家长的监管,孩子居然逃课三个月,我都一无所知,学校老师竟然没有跟我沟通。孩子每天躲到网...

Read more

对 “望子成龙”成为国人生活首要动力的思考


前几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我国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指出,望子成龙成为中国人生活首要动力。

父母望子成龙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对,天下父母哪个不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前程?不由想起前几天在河南安阳马氏庄园看到的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做人要求,但足以部分反映我们国人的心态。孩子成龙成风,小可光宗耀祖,大可报效国家。但令人堪忧的是在望子成龙心态的驱动下,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呈现的一些不理智行为。为了儿女成龙成风,现实生活中家长的种种表现不再赘述。甚至不乏有领导干部不惜以身试法,滥用职权为子女铺就所谓的“成才”道...

Read more

给孩子规划要得当 莫让期望压垮孩子


       这几天一位母亲反复在我博客上留言,咨询孩子中考填报志愿的事情,同时叙说着儿子的叛离,更为孩子的现状与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而懊恼。孩子酷爱美术,取得过很多奖项,文化成绩却一直中等,中考想报考一所普通高中,因为那所高中美术特长教育是当地最好的。而家长坚决不同意,希望儿子报考当地重点高中。而根据孩子目前文化课成绩,至少需提高180分才能达到该校去年录取分数线。上周孩子表示放弃中考而离家出走,家长则认为孩子有畏难情绪,急于找到诀窍帮助孩子考入重点高中。

      ...

Read more

我帮不上住校的孩子


【家长来信】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

恳请您无论如何在百忙之中看一看我写给您的信,我实出无奈向您求救。

我家住在河北的一个县城,我参加过您的讲座,在此之前就拜读了您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直到<中国英才家庭造>,我都爱不释手,直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抽时间上您的博客。所以,有了困难向您求救,希望您向我和我女儿伸出救援之手,拉我们一把。

我女儿今年16岁,一直很乖,在我县重点一中上高一,因中考成绩稍差成为择校生。孩子上了三个多月理科班,月考成绩几乎一直在班里排在后几名,她的压力非常大,因此转入文科班。没曾想转科之后,成绩稍有好转之后又一路下滑,这次期中考试竟下降到倒数。女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