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缺乏足额有效的抵押物、找不到合格的担保人,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被挡在融资高山前,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困境或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久而久之,抵押担保既成为诸多企业心中的“结”,也成为银行饱受诟病之“源”。在社会公众的眼中,抵押担保似乎已成了银行最基本的信贷范式,成了银行根深蒂固的秉性。
这种过于依赖抵押担保的秉性或信贷文化不仅成为破解企业融资难的“拦路虎”,也成为妨碍银行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慢性病”。在快速扩张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银行客户经理惯于用充分的抵押担保弥补专业能力的...
作者文章归档:李庚南
正是因为缺乏足额有效的抵押物、找不到合格的担保人,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被挡在融资高山前,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困境或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久而久之,抵押担保既成为诸多企业心中的“结”,也成为银行饱受诟病之“源”。在社会公众的眼中,抵押担保似乎已成了银行最基本的信贷范式,成了银行根深蒂固的秉性。
这种过于依赖抵押担保的秉性或信贷文化不仅成为破解企业融资难的“拦路虎”,也成为妨碍银行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慢性病”。在快速扩张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银行客户经理惯于用充分的抵押担保弥补专业能力的...
日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纷创天量,M1、M2增速回升均超预期。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86万亿元人民币;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增居民短期贷款达到4294亿元的历史峰值;M1、M2增速双双回升,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4.6%和8.6%,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这一切似乎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但是,对于触及历史峰值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市场似乎格外关注,也平添了更多的猜测与质疑:新增的4294亿贷款都到哪去了?
联系今年以来隐约显现的楼市“小阳春”、A股“小牛...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他指出,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落实“非禁即入”。这不仅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加快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决心,也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切实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风险的管控水平和金融服务的质效。
诚如易纲行长所言,金融业本质上是竞争性服务业。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无疑将加剧市场竞争。可以预期,按照“非禁即入”理念,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的体量也将大大提升,这势必对中资...
春雨贵如油。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这对于尚处于外部需求萎缩、债务高企、资金链紧张及结构调整等多重压力叠加下的民营企业而言,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毫无疑问,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将成为推动民营企业乃至整个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六稳”目标的关键。因此,《意见》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也是题中应有之举措。显然,《意见》的基本立足点是服务,强调的是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政府部门乃至民营企业之外的国有企业等主体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等创新,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支持与金融便利,如何帮助民营企业纾解融资困难、走出发展困境。也就是说,所有...
2019年,中国债市还会冷么?
宏观层面应是暖风徐来。这些无疑给2019年的中国债市注入了信心,带来无边遐想。 但在微观层面却依旧是疑云密布。短短两周时间内就有11只企业信用债“暴雷”,违约金额达78亿元。显然,债市的“雷声”还没有过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去年的企业信用债违约潮之后,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今已是“谈债色变”。
某经历了2018年企业信用债兑付危机的大型民企董事长在座谈中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因“债”而涉险、渡尽劫波的历程,并劝其他企业不要...
前不久结束的2019年央行工作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这无疑向外间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利率“双轨”合一的步伐或加快,利率市场化的“临门一脚”即将上演。
其实,利率市场化的季风一直在中国金融业的上空盘旋。随着利率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一直在静候那最后的号角,真正利率市场化的号角。
逻辑上,2015年10月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利率浮动限制,标志着我国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或形式上已完...
刚刚出炉的10月份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年内首现回升,1-10月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7%,比前三个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相应地,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7%,比前三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这无疑为持续低迷的投资带来了转机。但毕竟整体投资仍处于历史低位,由此断定基础设施投资的拐点出现或为时过早。基础设施投资短板依旧是当前经济增长亟需补齐之短板。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固定资产投资一向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以“铁公鸡(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则为拉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屡试不爽的“法器&rdquo...
理性监管:监管理念的取向思考
内容摘要:作为一项特定的制度安排,银监会成立的初衷无疑是为了提高监管效率。但其积极效应的产生并非可以仅靠制度本身来推动,还需要其他一些正式或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配合,其关键在于更新监管理念。而更新监管理念的取向应为理性监管。
关键词:理念更新取向理性监管
如同其他任何一项制度变迁,银监会成立的初衷无疑是为了提高银行监管效率。但这次制度变迁的积极效应能否真正得到体现,打破“新瓶旧酒”之嫌,关键在于监管理念的更新,因为只有当“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新的信念和制度彼此之间,以及新的信念和制度与相同方向上...
关键词: 理念 更新取向 理性监管
如同其他任何一项制度变迁,银监会成立的初衷无疑是为了提高银行监管效率。但这次制度变迁的积极效应能否真正得到体现,打破“新瓶旧酒”之嫌,关键在于监管理念的更新,因为只有当“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新的信念和...
?xml:nam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