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运恒

业务范围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业务部负责人,主要执业领域为刑事诉讼,曾承办过多起国内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其中尤以承办职务犯罪(贪污受贿、职务侵占、挪用公款/资金、渎职等)、经济犯罪(非法经营、合同诈骗、金融犯罪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见长。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社会经纬》以及《法制日报》、《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电视台《律师视点》、香港凤凰卫视、《大公报》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执业特点为:不畏权贵,不畏强权,具有追求公平、正义的胆识和勇气,永远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理论功底扎实,与法学界联系广泛、密切,曾在多种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与著书多部;诉讼经验丰富,技巧运用娴熟,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法律关系;刻苦敬业,工作认真、扎实、细致。

工作经历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2005—)
北京市展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2003—2004)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2001—2003)
北京市公安系统(1998-2001)
山东省法院系统(1992-1995)


教育背景
北京大

法律的歌儿谁来听?


     现在一说修法,大家都觉得与自己休戚相关,很关注。

    其实很多的法律,真到实施的时候,很孤独。

    前几天与几个学者聊起最高法终于公布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一知名刑法学者马上撅嘴:恐怕在现实中还是没法执行,没那么美。

    也是。很多的法律已经规定的比较完善了,但在现实中都走了样。

    西方法治国家是怎么回事呢?官人军人商人仆人,都有法律意识,都围绕着法律活动,法律说啥就做啥。

 ...

Read more

北京一个案件,疑似佘祥林、赵作海


     正在发生的一个案件,在情节上很类似佘祥林、赵作海。现在正等待二审的终局裁决。

    盼望北京不要出现佘祥林、赵作海。无论什么时候。

 

    案情简介:

    常林锋,男,46岁,中国电子报社原副总编。2007年5月16日凌晨,其居住的中财大学家属院1号楼发生火灾,其妻马某被发现烧死于一楼楼梯拐角处,常林锋被烧成重伤,双手失去功能。另一邻居也被烧成重伤。2007年6月2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放火罪,将正在医院治疗的常林锋...

Read more

说说“疑罪从挂”


    现在觉得,我们的案件审判,很象搞人际关系,搞政治。问题不好处理了,就放着。

    当年大领导说,这个(国际)争议问题我们解决不了,就放着,共同开发,留给下一代处理。现在好了,法院也学会了,案子不好判决,就放着,共同等待,留给下一个审判员、院长处理。

    只苦了被告人了,案子一拖好几年,每天翘首盼望,也没人去理他。

    也苦了看守所了,好在看守所是公家,有财政支持,按时下班,苦点不重要。

    还苦了律师了,接了一个案子...

Read more

转发:重庆涉黑案辩护律师取证艰难 庭审质证引争议


 

              http://news.sohu.com/20100127/n269857516.shtml  来源:中国广播网

 

重庆:刑上律师

  重庆打黑审判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看上去是律师与公检法的对抗,实际上,是所有涉案人员、机关与“不公正”的对抗

  本刊记者/王家敏(发自重庆、北京)

  2010年1月18日,李庄正式提出上诉,要求改判其无罪。这一天是他上诉的最后期...

Read more

全程录音录像解决不了刑讯逼供问题


     听新闻说,以后司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侦办案件,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都要实施全程录音录像了。可能这是因为社会上对刑讯逼供反映强烈,有关部门所做的一个回应吧。

    其实,在保障法律程序的公正性方面,单方实施的技术措施永远是次要的,只有全面的能够相互制约的完善制度,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

    想当年,最高检最先推出了这一措施,要求各级反贪局、渎侦局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全程录音录像。但实践中,大多录音录像只是限于快结案时,在侦查人员导演下进行一次录像“总结&rdquo...

Read more

法律的悲哀:从龚刚模案判决看“法律适用”


     

    重庆龚刚模案今天宣判。看了报道,包括判决内容和审判长庭后“释法”,几乎无语。

    先是发现,既然判决认定龚刚模没有组织、策划、指挥这个黑组织的主要犯罪活动,也没有具体实施这些活动,包括故意杀人案,买卖枪支、弹药,贩卖毒品,开设赌场等,那么,为什么最后他还是被认定为排在第一位的“老大”呢?如果依照这个事实,他连骨干成员都算不上了。

    而后发现,既然龚刚模在故意杀人案中未实...

Read more

公开审判何其难


     这两年,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记者朋友向我询问,是否知道某个案件在哪里审理,哪天开庭,是否知道是谁代理了这个案件,等等。搞的我快成了记者的眼线。

    话说回来,公开审判,审判公开,我们把这个词翻来覆去念了多少年,但现在却越来越让人对这个词犯迷糊。

    按照通行的理解,所谓公开审判,一是允许群众旁听,二是允许新闻报导。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均一律公开进行。

    但按照现在的行情,在有较大影响(还不说重大影响)、较为敏感(...

Read more

法律文件也躲猫猫


    今年有点怪,“发布”了的法律文件总是不见“公布”。

    5月30日官方报道,国家的公检法司安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分别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这无疑是法律界人士特别关心的两个司法文件,尤其是在刑讯逼供问题突出、冤假错案屡禁不止的今天。

    应该说,两个规定的内容在刑事诉讼程序法特别是...

Read more

学子慎报法学院


     

    今天是今年的高考日。高考就要报志愿。

    对即将进入大学殿堂的学子们,如果你爱他,就要劝他谨慎对待高考志愿,尤其是报考法学院。

    一个原因是,这两年的权威统计数字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倒数第一。就是说,失业率第一。

    这年头,连农林牧副渔的专门学校都设了法学院、法律系,失业率第一也难免。几乎每一两周,我一个做律师的小人物,都要面对至少一个私人关系找过来的求职者。这要感谢教育部门...

Read more

台湾之美


    上个月我们大成所合伙人去台湾开会,逗留数日,感触颇多。

    台湾的河山十分壮美,保留了良好的原始生态,水很蓝,山很绿。阿里山郁郁葱葱,到处都是几百年、几千年的大桧树。桧树是象红木一样贵重的木材,人家却保留的那么好,让人嫉妒。

  

    除了自然景色使人印象至深,感触更多的,却是台湾的另一种美,即当地人的彬彬有礼、遵守法度,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

    台湾的公路有点破旧,城市里也没有多少高楼大厦,但在多个县市游览时,不管城里还是乡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