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方是民

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毕业于云霄一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1998年起主要从事写作和网站建设。

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八)——家庭节能


  问: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城市三口之家每年平均消耗多少能源、水和食物?

  答:一个人一生要消耗的食物,总重量与六头大象相仿。平均到年,一个成年人大概要吃掉88公斤肉(家畜、家禽和鱼)、113公斤鸡蛋、270公斤奶制品、34公斤脂肪、90公斤面粉和谷物以及320公斤的水果和蔬菜。把这些分类加到一起,一个成年人一年要吃掉近2吨食物。

  一个三口之家,如果假设孩子食量是父母的一半,那么全家每年要吃掉近5吨食物。

  这个家庭每年水的消耗,大约为16万公升,也就是160吨。

  能源方面,在美国平均家庭年耗电量约为1万度。考虑到中国中产阶级家庭居住条件与美国的差异,我们给打个8折,年耗电...

Read more

不是监测体系问题 是未有效监管


东方早报记者 石毅   
东方早报2009年03月10日

  谈到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与过半受访上海市民认为“国家监测体系不健全”不同,方舟子认为,现行国家监测体系实际上是健全的,涉及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生产、销售等都有相应的部门在管理,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配置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问题在于部分监管部门不作为,执法人员不负责。”

  方舟子主张,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形成有效的问责制,比如国外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督通常有这几个渠道:媒体曝光形成舆论压力;通过司法起诉失职的监管部门,起诉违法的企业;举行调查、听证等。

  为此,他建议,近期可以通过在人大建立问责制来实现有效监管...

Read more

方舟子谈学术造假:处理应该透明、公正


2009年03月10日搜狐科学

嘉宾介绍:方舟子,著名学者,科学打假第一人。

特约主持:贾鹤鹏,《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谈院士造假事件:

  学术造假2000年最严重 近年承认造假就是进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直播间。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科学打假第一人方舟子。最近这一段时间包括李连达院士涉嫌造弊的事情,紧接着是刘兴土的事情,还有蒙牛OMP的事情,感觉学术造假是愈演愈烈。这种情况还是跟国内其他领域一样的吗?

  方舟子:跟国内的其他的行业情况差不多,并不是说学术界要比其他的行业造假更严重,为什么学术界引起重视?主要是以前大家觉得学术界都是相对比较纯洁的...

Read more

方舟子:我反感一切都以和为贵


  记者:谭君
  潇湘晨报《晨报周刊》2009.2.25.

  蒙牛特仑苏OMP事件,仍无定论。首次揭露特仑苏事件的方舟子,再次成为媒体的聚焦。

  从2000年在新语丝网站开办“立此存照”栏目,从事学术打假以来,他先后揭发了“基因皇后”、“核酸营养”骗局,以及现在的特仑苏OMP问题。

  近10年的打假,有人说他是“打假斗士”,也有人骂他是“法西斯式打假”,“生小孩没屁眼”。

  2009年2月18日,《晨报周刊》对话处于风口浪尖的方舟子。

  下午四点,电话那头,有孩子的叫声。方舟子说,那是他的小孩。问他小孩喝的什么牛奶,他说是北京送上门的、用巴氏消毒的鲜牛奶,不是特仑苏那样加...

Read more

网人评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


方舟子评:

  这个老院士是不是老糊涂了?且不说把General Chemistry翻译成普通化学非常准确,国内做为公共课开设的普通化学的课程内容和国外General Chemistry是一样的,都是讲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何时成了无机化学、元素化学?如果嫌内容不妥,那也是应该改进内容,怎么变成改名了?难怪有人呼吁中国的院士不应该像国外的院士那样搞终身制。那个在美国自己注册虚拟研究所当光杆主任的杨池明现在还“在国内化学重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开课”吧?

 

whatistrue评:

  93岁还开大学本科?不要老命了还是老糊涂了?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个高校的教材。我们用的大学化学、普通...

Read more

网人评“科普相煎何太急”


方舟子评:

  我记得松鼠会这个自称DNA的人在以前争议连鸡汤的时候就跳出来攻击过我,为了推销书就想拿我当垫脚石,现在怎么突然装得这么纯洁这么可怜了?还要指导我该干什么事,难道真以江湖老大自居?

 

taicu评:

  一个学生物的女生,受不了你的“秋风扫落叶”的风格,也曾被我恶心得要死。:-)

 

马尔科评:

  如果只是一篇两篇捎带老方也就罢了,可是那么多相关文章都明里暗里拿老方来垫脚,好像不捎带一下就无以衬托出松鼠会的特别,难道是这些写序写书评的人“恰好”都跟方舟子有私怨?还是说老方已经成了庞大到即使不愿意也不能回避、非要拉扯一下不可的物体?

  我原先颇...

Read more

方舟子:食品监督权应交予公众


记者: 谢绮珊
2009-03-05广州日报

  做客嘉宾

  方舟子

  本名方是民,著名学者,近年揭露数百宗学术腐败事件,被称为“打假斗士”。

  讨论主题

  问题食品与学术造假

  谈食品监管

  有些部门说人手不够,只能做到被动执法;有些连被动执法都做不到。

  谈保健品

  即使没有有害成分也没必要吃,大家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本报北京讯 (记者谢绮珊摄影报道) 食品质量问题是目前关注焦点。昨天下午,“打假斗士”方舟子做客本报北京报网直播室,探求根源与解决之道。

  “食品监管不到位”

  长年打假的方舟子笑言现在出门不太敢坐公共交通工具,但也自豪对造假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威...

Read more

网人评科学松鼠会的书评


方舟子评:

  这篇登在《都市快报》上的书评作者不知是不是也是松鼠会的人。按其说法,似乎在松鼠会之前全中国就没有理工科出身的人写过科普,需要他们来开天辟地。我也只是“会在文章中兼涉几句科学”,这几年写的专栏文章、出的书全白写白出了。后面以一氧化碳中毒频发来说明国民科普知识的极其贫乏,却打了松鼠会一记耳光:前面说了松鼠会成员烤鱼聚餐遭遇一氧化碳中毒,岂不是在说松鼠会成员的科普知识也极其贫乏。思维这么混乱,连基本事实都不顾的人,还有脸大谈“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eddie评:

  人家是名校理工科,你不过理工科而已。

 

008评:

  就是, 名校理工一氧化炭中...

Read more

大洋网两会访谈:方舟子谈食品安全问题


视频直播见:
http://news.sohu.com/s2009/5466/s262599334/
http://v.dayoo.com/200903/04/36922_5408841.htm

 

大洋网:发布于:03-03 17:48:37

3 月4日下午2时30分:毒奶风波、结石婴儿疑团、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门”的强烈质疑。3·15临近之际,如何才能使公众食得放心、用得安心?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做客广州日报北京报网直播室,剖析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的根源、症结及支招解决之道。欢迎网友参与。

大洋网:发布于:03-03 19:01:44

大洋专题:2009全...

Read more

中国的“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新华社记者 柴骥程 余靖静

    新华社杭州3月3日电 最近,中国著名高校浙江大学一名科研人员的“论文造假”事件震动了海内外,负面影响至今犹存。而刚刚又爆出6名教授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涉嫌“抄袭剽窃”,虽然此事仍无定论,但招致海外舆论高度关注已成事实。

    偷换数据、剽窃成果、伪造履历、学术受贿等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在曾被视为净土的中国学术界屡禁不止?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表示,当科研任务成为一种压力后,相关人员就有可能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

&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