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翔

傅翔,1972年生,大学毕业,发表作品百万余字,获奖若干,著有《不合时宜的思想》《我的乡村生活》《戏剧的背影》等。曾就读于鲁院第七届高研班,现供职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三坊七巷的变迁


  来源:《闽都文化》2009年冬季刊

  一提起三坊七巷,我便不由得对我们的教育深为感叹,说扼腕似乎也不为过,谁能想到,当年那么多在福州就读的大学生竟连它也不知道呢!

  

  我在师大读了四年,可悲的是,我确实不知道福州还有个三坊七巷,也不知道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旭、冰心、林徽因、庐隐、林纾、沈葆桢等众多名人就曾生活其中,更不知道什么水榭戏台。我不知道该怪谁,只是觉得可恨,恨学校,恨文化宣传旅游部门,恨福州,恨自己……

  

  在今天看来,这真是何等宝贵的财富啊!可当时我们就只知道鼓山、乌山、于山,知道西湖,知道西禅...

Read more

百年一遇的连城新泉6、15洪水


  6月15日是农历五月初四,也是连城县农村家家户户过“端午”的日子。当天从凌晨2点到下午3点,连续13小时的大暴雨,使得朋口河、庙前溪、新泉新罗河汇集的洪水猛龙般冲向新泉镇,北村、西村、官庄村、新泉村等顿时成了黄色汪洋。

      上午11:30,在县里值守的县委

  书记林志坤得到新泉防汛告急的险情后,当即赶往受灾地点指挥抢险救灾,同时组织实施县级防汛应急预案。一路上,暴雨不断,319国道新泉乐联村路段出现山体滑坡,官庄村路段洪水漫上了路面……14:30,河道水位达10.4米,超过警戒线2...

Read more

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批评文章(转贴)


  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应该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可是近年来中国的文学评论、文学批评一边倒,都是唱喜歌,报喜不报忧。包括讨论会和报刊。好像现在中国作家的部部作品都可与世界经典名著比肩。

  

  近见《文艺报》所刊《勇气的几个层面——吴尔芬及其《九号房》的局限》(2010年5月19日第10版作者傅翔),十分欣喜。该文敢于对《九号房》总体说不:“我得坦言,小说没有给我预想的激动,相反,更多的是一种失望。”而后又认真分析了作品失败的总体原因:“但我还是没想到吴尔芬会把自己脱得一干二净,在小说中,他基本上就没写到自己,而是用...

Read more

和平年代:军旅文学何去何从


       李尚财(以下简称李):我们都知道,“军旅文学”在世界上通用的说法叫“战争文学”,后来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军事文学”,以及再后来的“军旅文 学”,作家叫“军旅作家”,就是因为和平年代,“战争文学”已经逐日走出了“战争”,向更为广阔的军事领域拓展的一种体现。然而,正是因为这一“拓展”, 使“战争文学”不断偏离...

Read more

我们为什么没有爱?


  基督徒保罗说过:“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在此,保罗把爱提升到了一个绝对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人所不能达到的。也可以这样说,保罗所说的更切近于神圣的爱的性情,它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如果说真正的爱是存在的,那肯定就是这种爱,它只有靠一种信仰与信心才能获得。

  

      托尔斯泰对这种爱是有深入的研究的,他的《复活》与《安娜·卡列尼...

Read more

中国批评家堕落的八大形式


  我一向认为,中国的文学批评是很可悲的,也是不值一提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批评,更没有什么批评大家。如今已经成为所谓的著名批评家的或正在走红的绝大多数批评家,他们都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这种名气几乎毫不例外地来自于他们的聪明与圆滑,来自于他们的工于心计。他们出名根本就不是凭什么真才实学,而是凭厚颜无耻地做秀与圆滑世故的做人。当一个个奖项成了利益的相互交换与私情的支付,当一次次会议成了圈占势力范围的协议,成了互相吹捧,共同快乐的约定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文学还会有什么希望?一个神圣的事业,就这样成为圈子内自娱自乐的玩笑,这样的文坛不用说也是非常可怕的,可怕就在于它不仅堕落了,而且...

Read more

生活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尚且顾此失彼的时候,我们又有何能力再深入别人的世界呢?在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面前,在城市坚硬的面孔面前,我们注定对别人那火热的生活形同陌路。

  为了自己,我们注定要掩藏爱与同情;为了功利,我们注定要牺牲更为丰富的生活。在这种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的生活面前,我们注定无能为力,注定要飘浮在生活的表层。

  想象就更像是攀爬在生活大树上的藤蔓植物,没有了生活这棵大树,它也就无从生长。

  

  到底是什么瓦解了我们对城市的警惕呢?又是什么遮蔽了我们对城市本质的认识,并让我们对城市投寄了如许多献媚的眼光的呢?城市真的只是繁华的商业大街与购物?或者只是享...

Read more

无力的爱与无爱的文学


  只要我们都还有一双足以看清事物基本状况的眼睛,那我想就没有人会反对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们活得并不让人满意,不仅自己不满意,而且别人也不会满意。我说这样的话并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我们实际上已经落到了一种无爱的光景中,因为没有爱,我们活得孤独与苦闷,活得乏味与无聊,活得没有尊严与指望。就像菜肴中的盐一样,爱在生活中的地位同样不可或缺。正是因为不会爱,我们内心的疼痛才无法排遣,我们心灵的忧伤才无人抚慰。爱是要交流的,当你无法给别人爱的时候,爱也就远你而去了。

  

  一

  在这样一个爱情岌岌可危的时代里,我们要找寻的却不再是爱,而是金钱与物质的欲望,...

Read more

搁浅的生活与悬空的写作


       很久以来,我一直捉摸不透作家这个行当到底应是一个什么样子,是专业好呢,还是业余的好?可叹的是,这个问题常常还未思考清楚,许多业余的写手却早已放下 所有的工作而拿起了手中的笔,也做起了与专业作家类似的营生。如今,这种营生几乎成了一种潮流,足以和专业作家相抗衡。这真是一个好时代,这些职业写手与 自由撰稿人竟靠自己的双手成就了一种富足的生活,从而也成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作品充斥了媒体的角角落落。他们都还年 轻,也都才华横溢,他们有着不同于长辈的经历,这个经历在他们看来是丰富而取之不尽的。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