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孟宪实

博士。 男,1962年生,黑龙江讷河人,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论著,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从12月11日起,《百家讲坛》之《玄武门之变》主讲人,是《百家讲坛》第一个关于唐朝的系列节目。还是电视剧《贞观之治》的主要编剧。

唐朝也有政治作秀


 

 

        唐朝也有政治作秀

 

现在是传媒的时代,从政为官者常有因媒体报导而改变命运的事,从此变得小心谨慎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也有积极利用媒体的聪明官员,摆姿态、做文章,力图使媒体的报导更有利于自己仕途的发展。这就是政治作秀。媒体监督不成反为利用,这在今日并非罕见。

近读《文苑英华》,看见唐朝的一则故事,也可以归类为作秀,而在唐朝,竟然有了很不同的结果。古今对照,大有意味。

唐朝的那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姓丁的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州的长官为刺史,州是县的上级),...

Read more

怀念季先生


 

怀念季先生

 

    北大之所以依然是北大,季先生和一辈德高望重先生们的高尚存在,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高山仰止,季先生提供的不仅仅是敬仰,还有方向。季先生是座高山,他用学识与精神,俯瞰着周围,引领着后学,如同高山流水滋润着辽阔的平原。

    刚入北大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刚入学的新生,看到一位穿着蓝色涤卡中山装的老先生缓步走来,新生以为是退休职工散步,就上前提出要求:老大爷,帮我看着行李吧,我要急着去办手续。老大爷同意了,新生迅速离开。当然,等办完手续的新生回来,老大爷一直老老实实地...

Read more

武则天研究


 

 

 

传统史学、新史学和公共史学的“三国鼎立”——以武则天研究为例

 

孟宪实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这个聚讼不休的话题,在相当大程度上透视出我们史学的一种基本状况:即对武则天的评价,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而在“公共史学”领域内[1]几乎一面倒。如果现在让所有愿意发表意见的中国人举手,倾向于认为武则天是个坏女人的观点一定遥遥领先。史学的进步,对于公共史学领域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是...

Read more

为现代化寻找本土文化资源


                          孟宪实:为现代化寻找本土文化资源

   8月14日晚八点,孟宪实在中心书城作为“书广场”的第二位嘉宾登台演讲。事先他自觉稍嫌专业的演讲内容居然吸引了满场的观众,可见孟宪实的号召力。

   其实他的演讲题目从预告初起就引发不少听众的好奇心——《古代民间...

Read more

共和国六十周年随想


 

 

共和国六十周年随想

 

    先在这里祝贺共和国,六十花甲,很幸福的年纪,不能不祝贺。

    人到六十岁是进入老年的开始,在唐朝就可以不用再当兵,不用再给国家服役、缴税了。老人可以开始享受晚年了,辛苦一生,终于可以歇歇了。同时,人生的智慧也积累得很丰富了。六十而耳顺,听什么话都有自己的理解,都不会太觉得刺耳。老人可以讲故事了,把一生的经历都讲成故事,让儿孙们听着热闹,并从中学会成长。

    一个国家的六十岁,可不是老人的六十岁。长命百岁,是个人...

Read more

时髦的表妹


时髦的表妹

 

老同学的表妹是位时髦女郎,为追求时髦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城市风光如此妖娆,首先要感谢表妹们的不懈努力。各行各业,如果都有表妹们的精神,不要说赶英超美,就是共产主义,也应该提前三年实现了。

表妹本来就是美人,因为人人敬仰,她就要求更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的名言是尽管前进一小步,也是一个新高度。

最初,表妹只是做表面文章,在脸上反复试验各种化妆品。一直有人怀疑她是厂商的试验品,后来同学证明,表妹的所有收入都投到化妆品上了,因此不得不用缩食的办法为化妆品厂商做贡献。但是,如果你要请表妹吃饭,她肯定不去,她会要求你把请客的钱兑现,因为她随时都会有新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