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孟宪实

博士。 男,1962年生,黑龙江讷河人,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论著,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从12月11日起,《百家讲坛》之《玄武门之变》主讲人,是《百家讲坛》第一个关于唐朝的系列节目。还是电视剧《贞观之治》的主要编剧。

权相元载的倒台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这年三月,内忧外患的唐朝,爆出一个期待已久的大新闻,权相元载被抓了!这是一颗巨大的震撼弹,朝野内外,无不震惊。事后诸葛亮们很快反应过来,老神在在地说:这是早晚的事!更多的人像吃了定心丸,大家的共同反应是:终于动手了。

 

元载的专权已非一日,贪腐的劣行更是公开的秘密。他为相多年,门生故吏遍天下,在京城和地方要司遍插亲信,想要升迁不走元载的门路定死无疑。史载“江、淮方面,京辇要司,皆排去忠良,引用贪猥。货贿公行,近年以来,未有其比”。又吃下巨额财富,在京城长安的大宁里、安仁里兴建两处豪华宅第,在长安城南购置肥美田庄,阡陌...

Read more

红歌的启示


 

 

 红歌的启示

    听说,红歌正在祖国各地响起。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很多红歌听上去是那么亲切,与此相伴的很多历史镜头不由得在心中升起。那是我们的青春时代啊。一个青春时代就伴随着这样歌曲成长的人,革命的激情自然澎湃了得。

    红歌的歌唱,有利于历史教育。因为这些红歌,多是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形成的,与此相关的历史教育,可以因为这些歌声更加深入人心。红歌的歌唱,有利于社会上政治正确观的树立,因为作为革命的国度,这些年一边改革一边开放,政治的正确性经常被忽视。红歌给我们的启发太多了,不能因...

Read more

中国人跟菜刀有仇


中国人跟菜刀有仇吗?

    中国人一定是跟菜刀有仇,不然,为什么一到重要时节,就要实行菜刀购买实名制?上海世博会如此,据说大学生运动会也如此。菜刀成为危险品,不如此管理很危险。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同一逻辑下,很多东西都是危险的,都应该加强管制。

    菜刀本用来切菜,怎么成了危险品?因为有人把菜刀的功能移作他用,用菜刀砍人,或用菜刀威胁人。其实,这类危险普遍存在。铁锨、铁镐是劳动工具,如果有人用它们砍人,岂不也是危险品?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树木、竹子都成了武器,如此说来,树木、竹竿也是很危险的。

&nb...

Read more

怎么把爱情进行到底?


   

    洋人的情人节,在中国势头还是很大的。那天,几个朋友吃饭,怎么都忘了这事。晚上从饭店里出来,看看纷纷的街道,才恍然大悟。卖玫瑰的不知道买卖怎么样,看那备份之多,就明白她们的希望很大。忽然,一个女孩尖叫声引来目光集聚:小偷,抓小偷啊!前面一个男孩跑过几个台阶,女孩在后面穷追不舍,但是在台阶处,忽然摔倒。抓小偷的喊声戛然停止,接下去的是痛苦的哭泣声。过程发展神速,令人还无法反应。我最初的一个想法是,要不要上前挡住那个男的。但是,我的决定还没有做出,或者说还在犹豫,那男孩却翻转身,跑回女孩身边,细声漫语地开始安慰女孩。

...

Read more

盼望大雪


盼北京下场大雪。几个月之后,今天,终于见了雪。轻描淡写地敷衍,老天一副官僚的样子。

大雪,于是仅存于记忆和历史之中。

在北京过年,没有大雪,很正常。咱中国人遇事多了,多了多了就习惯的。

埃及人有什么可闹的?最近有朋友从埃及回来,正赶上埃及轰轰烈烈的闹革命。橙色革命,说到底不是革命,那是国际政治的斗争。茉莉花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可是,他们哪里有革命的基础呢?我的朋友很有感叹。上学,从小学到博士,学费一概国家掏。医疗,从拿感冒药到手术,全是国家掏。还有,物价很便宜……我都忘了,总之是埃及的福利,真让人望尘莫及。但是,他们还是上街了。哪有正当的理由呢。我的朋友感到很诧异,我的感觉是恨啊,恨...

Read more

社会心声:让子弹飞


 

社会心声:让子弹飞

 

在被电影音效冲刷之后,我得坐下来,仔细回味,是什么让我如此感动,是什么让我觉得过瘾。我知道,很多人在反复琢磨很黄很暴力的镜头,那些具体动作不可能是电影的精神。让子弹飞,让谁的子弹飞?让子弹飞向谁?在这些答案显现之后,我们才可以结论,才可以笑骂哭喊。

电影有娱乐功能,即使是无厘头的笑,也有积极意义。可惜,我们传统的电影教育依然在发挥作用,一元论的观点仍然大行其道,文以载道还是主流。有人甚至去骂票房,骂市场,认为凡是赢得市场和票房的一定是讨好观众的结果。其实,观众又不是一个人,获得多数赞成票的理应当选,这还有问题吗?有人说,那是资产...

Read more

什么被凿空了?——读刘亮程新作《凿空》


 

什么被凿空了?——读刘亮程新作《凿空》

 

我是一个文学的门外汉,所有的小说在我眼里,都是历史或者历史资料。清朝的时候有“六经皆史”的说法,这可以看作是我这种想法的根据。小说反映时代,映射作者,思想、感情甚至故事,无不如此。唐朝人为了说明自己的具有史学才干,不是写一段历史让人看看,而是撰写一篇小说(传奇)让人读,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历史,读作者的史学才能。

我看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刘亮程的长篇小说《凿空》,也不例外。说得直白一些,我看小说,不看重故事的走向,对于预备、过渡、高潮等等,我常常视而不见。我看刘亮程的小说,如同唐朝人看唐传奇,重点在故事之外,...

Read more

贞观之治的当代价值


贞观之治的当代价值

 

    唐太宗在位一共23年(627-649),因为治理天下成效显著,历史上誉为“贞观之治”。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回顾贞观时代,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唐太宗曾经过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从隋朝的覆亡中,唐太宗一班君臣也确实获得诸多启发。那么,唐太宗的时代对于今天是否也有启发的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

讨论人物应该从最真实的历史,从历史的实际开始。但实际上,1000多年后谈唐太宗,所凭借记载,而这些记载不完全考普,不完全真实,历史人物永远在真实与非真实之间徘徊。研究越不过记载,但是记载又存在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角度和取舍...

Read more

想象的孔子


先师的风范——孔子像的感想

 

近些年国学再兴,国人振作,于是中国文化的人物代表——孔子,日益受到国人的爱戴,不仅《论语》一书被人争相阅读,孔子之像也如雨后春笋,神州大地,纷然树立。古代人物缺少形象记录,孔子像多用吴道子的画像(先师孔子行教像),而吴道子所作的画像自然也是根据想象。

什么样的孔子形象最符合大家心目中的孔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孔子的外表,《史记》的记载是“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看来孔子在当时是真正的高人。对此,孔子像应该说最容易表现。但是作为雕像,多高更合理,显然需要考察多种条件,并非符合这个尺寸就一定是最好的。另外,孔子的学生曾经这...

Read more

看看日本教科书中的中国内容


 

日本课本中的中国内容

 

这是角川书店出版的一本日本高中教材,名叫做“古典综合”,指明“高等学校国语科用”,是经过文部省审核过的教科书。文部省审核通过的时间是“昭和五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1982年),出版时间是“昭和六十二年一月”(1987年)。主编是三位教授,吉田精一是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泰雄是国学院大学校长,都留春雄是京都大学教授,参加编写还有十位,其中七位是大学老师,三位是高中老师。日本的高等学校,即中国的高中。

所谓古典,这里似乎可以理解为古代经典,但不是只有日本经典,也有中国经典。有关中国的有“中国的诗”、“中国思想”、“中国散文”、“中国历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