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是制度的重要载体,是两个产权主体就交换及其他利益关系达成的合意。新制度经济学家研究了企业的契约性质,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长期契约,是企业家和其他生产要素之间达成的合意。
婚姻的契约性质和企业契约有类似的地方。婚姻可以看作男女双方就未来的共同生活达成的一个长期协议。
进一步说,有一种无限期契约,又叫关系型契约。是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里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协议。那么婚姻似乎可以看作是男女双方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里(有时用天长地久来表示)达成的共同承担“组织和经营家庭”的任务的协议。
现代经济中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原因之一是签定契约的是人...
作者文章归档:岳玉珠

婚姻经济学——婚姻的成本和收益
科斯认为企业制度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降低了交易费用。否则,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也可以完成产品生产的组织过程。假如没有企业组织各个工序的连续加工和生产,每道工序生产出来的零部件由工人自己拿到市场上出售,那么,在产品的加工链条上将增加许多交易费用,在企业内部完成可以节省这些费用。于是,企业组织形式替代了价格机制并得以存在。
在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自私和利己的本能、信息不对称、长期交往可能存在的风险都是阻碍因素,从而产生交往...
“世界工厂”与大学生就业当工人
想想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工厂”,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斥着“中国制造”。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新的调整,着重发展耗能低、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爱情经济学——爱情的替代性
关于爱情的替代性每个人都有感悟,热恋中的男女谁都不会想这个问题,但恋的热度过去以后这个问题可能出现,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爱情为双方带来的愉悦是递减的,所以感情的温度逐渐减低,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一对生活在孤岛上的恋人的爱情会永恒,温度降下来还可以再回升。关键是现代人生活在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中,环境的变化会改变人,改变人的思维观念甚至行为方式。感情的温度还没来得及回升,新人新烦恼出现了,于是替代性就表现出来了。
经济学中常分析物品的可替代性...
见怪不怪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文中忧虑,大学生的市场价值如此便宜,会造成中国教育资源的浪费,呼吁政府“有一个合适合理的和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出台”,以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一个必然结...
习惯、婚姻与制度
前几天一个博友在杂文中谈了习惯,认为习惯是对某种事物的适应,其中谈到婚姻中习惯的作用说夫妻之间:“发现不妥却又离不开。为什么离不开?没有爱情有亲情,亲情就是习惯产生的依赖。”意思是即使夫妻没有爱情,但若有习惯,也可以共同生活得不错。
若用用经济学解释,婚姻是正式制度或约束,习惯是非正式制度或约束。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更重要,习惯在婚姻中的作用就是范例。
制度经济学认为,一种行为若能成功地应付反复出现的某种环境,就可以被人类理性固定下来成为习惯。
科特(Kotter,J.P.)在《变革之心》引述了这样一件小事:
...
情人节里的话题
又看了一个80后的年轻女孩的文章,也贴在首页上。十分的偏激和不理性,声讨那些以金钱和利益为目的偷情的女人。还有2007年中国情爱报告,说的虽然不能全信,但大部分内容是有根据的。
这是一个大家说了又说也说不清的话题,借着情人节的热度...
2010圣诞节,“让子弹飞”
今年的平安夜天太冷,但是,尽管这样,我和同事还是冒着严寒出发,拿着共产党员活动发的电影票去看电影“让子弹飞”。到了电影城,被告知,下午2点以后不可以使用团体票,一看表,1点25有一场刚开演15分钟,就进去了。晚点儿就晚点儿,反正是看个热闹。
大学生寒假求职全攻略:多些信息多种谋划
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容小视,在多信息多谋划的前提下,最关键是大学生及家长调整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让学生先走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切莫认不清形式,盲目等、靠、比,要知道,机会是在寻找中得到的。
据一位去年毕业的的一个学生说,尽管她们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但专业不好,就业率很低,眼下班里30%的学生在家待业,找到工作的学生大多专业不对口,工资很低,待遇很差。
&nb...
从战略层面上构建高校知识型人才的激励机制
摘要: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高校是知识型人才聚集的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从知识型人才的激励入手,将科学、先进的激励机制设计理念运用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中去,建立符合知识型人才特点的长效激励的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对知识型人才的激励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激励理念落后、手段单一,没有从现代管理的战略层面上制定人才激励的长期规划,建立高校知识型人才的长效激励机制,这就使高校的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大多数高校将知识型人才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