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眭林刚

21世纪的新挑战会是什么?
彼得德鲁克说了很多明天的事,但最主要的一件事情是以前的一切都会改变,我们的挑战是不仅要管理好的我们的外部环境,更要做好自我管理。
管理的方向,主要应该着重于品牌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而我发现对于中国品牌咨询和设计来说,有两个巨大的堰塞湖。一是经过30年多来的发展,很多人与企业都有了钱,最不缺的就是钱,但却不懂得做好品牌。有四个原因,一是因为不知道还有好的品牌咨询;二是舍不得把这当作开支而非投资;三是找不到不知道怎么找;四是信不过该如何合作相处。
另一方面,却有1400多万企业,一年只有100-200家左右能得到最好的咨询。
而对于企业文化,对于先做品牌,还是先做企业文化,很多企业还存在着重大误区。例如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就并行不悖。其实最佳的方案应该是咨询专业的公司,让两方面能够系统性地前进。
反驳郎咸平的“美国为什么不解救制造业”
郎咸平教授在他的新文章里写道:郎教授在回答国内制造业企业提问:“中国出口企业面对现在这样的经济危机,该怎么办?”时说了四个字。“束手无策!”
我持有反对意见!
我的意见是:
在中国制造的前面,还压着许多许多的“美国制造”,“欧洲制造”,“日本制造”。劳动力成本带动的中...
未来经济---财富的革命书摘
财富的革命书摘(1)
财富的革命,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揭示财富的深层原理,空间原理,时间原理和知识原理
托夫勒发现更深层次的并与财富相关的三个基本原理,一是时间原理,也就是财富产生机制与财富本身的”失同步化”现象;二空间原理,也就是财富的流动性,高科技的发展,使得空间概念越来越可有可无;三是知识原理,也就是非对抗性的知识运用如何影响着我们获取和分配财富.
《知识社会与知识资产问题》-------汪丁丁
所谓第三次浪潮,被称为”服务业的时代”,指非直接生产的工作者人口比例大于直接生产工...
见解“中国10大黑色富豪榜”
眭林刚的见解:
"面对黑色富豪的堕落,不过是"成王败寇"的表象.
相比平凡的人生,他们都成就了极其成功与积极的一面.
同时对于他们的过,也不能仅仅一面地全部加给他们个人,难道国家不应该反思并承担责任吗?
仅处罚个人,但国家却不承担责任,这样的国家与政府是极其危险的!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谁有权谁就可以不承担责任与过错"!
我认为"只有当我们的国家,面对全中国的百姓公开地同样平等地承担起它的自己的责任与过错时,我们中国才真正地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政府.否则不过是一个"强权的政府"...
解读2014年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
2014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发布
全年品牌价值增长超过20%的品牌是:(1)苹果20%、(8)丰田20%、(15)亚马逊25%、(29)F86%、(31)大众23%、(47)奥迪27%、(56)尼桑23%、(76)星巴克22%;
全年品牌价值增长超过15%的品牌是:(1)google15%、(2)三星15%、(20)本田17%、(21)H&M16%、(39)福特18%、(40)...
创意出色品牌口号的具体路径与方式
创意出色品牌口号的具体路径与方式
一、品牌口号创意的基本理论
品牌口号创意是为了针对品牌受众,传达特定的品牌内涵与利益承诺,促使品牌受众产生有利于品牌方的特定意识或行动,而对品牌口号的文字表达方式和内容进行科学与艺术的提炼、创造和加工的工作。
品牌口号创意的基本原则:
1、在有限时间内,不拘一格,充分运用一切可能进行品牌口号创意;
2、集中力量于品牌利益点和品牌...
对怎么读《道德经》我个人体会及过程
认识任何一件事物,都需要一些认识的基础,例如尊重人的认知规律,了解认识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了解曾经的历史和发展,认识当今的社会文化现状等,才能做到以符合认知规律和从多角度以及以连续的历史发展来印证和反观一件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以及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和每一个人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罗素的《心的分析》里,把人的认识过程分为:
1、认...
为什么选择进入品牌咨询行业的五大原因
Q :我为什么选择进入品牌咨询行业呢?
一、认识自己。是因为我特别喜欢学习和研究问题,求知欲比较强,并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二、认识社会。是因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社会,知识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生产力,知识产业是未来有非常有机会的、也非常重要的产业。
三、认识需求。是因为从我自身经历出发,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太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知识层面的需求非常大,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多,而培训和MBA或EMBA等还不能较系统地解决企业的问题,或者是不能够解决问题并最终很好地落地。也就是说,现在的企业不仅需要老师,更需要医生,策划师,专业...
品牌和管理起源于认知与沟通,觉悟难,沟通更难
有一个很经典的典故。史上著名的诗僧贯休曾有“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的名句,拿去给方丈看,方丈劈头盖脸地问道:“什么是此心?”当下贯休就愣住了。方丈说道:“你不懂,为什么不来问我,我来回答你。”贯休就问了:”什么是此心?“,方丈微微一笑,答:”能有几人知。“
会心一笑,弹指相知,此情此景生活中日常中常遇到。但一表达,一深问,却又可能全然不同。为什么?
&...
请教一个30人的公司,如何用道家或儒家的思维来管理?
请教:一个30人的公司,如何用道家或儒家的思维来管理?
网友:穿越淮海问:
言国事,太遥远。大家都振振有词,却无可对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来点实际的。
假设现在有一个30人的公司,你作为投资人和最高管理者, 你会怎样来管理?以保证公司的可持续运营和管理稳定。
假如这就是一个国家,请问你会具体怎样用老子的思想来管理?或者用儒家、法家的思想来管理?或者各家综合运用?请给出具体的实施思路。
我简单回答道:
一是先立&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