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富强

一生耻作媚俗物 独上高楼揽明月、形影两相吊

经济学界为何存在严重的男女性别结构失衡


社会性别、文化心理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反思

朱富强

内容提要:现代经济学界存在明显的性别结构失衡,有影响的女性经济学家所占比例非常少;究其原因,根本上在于男女间在心理、思维以及行为上都存在差异,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却主要体现了男性的心理、思维和行为。正因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本身就存在思维上的缺陷,这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


一、前言

现代主流经济学以经济人为基石来构建起理论体系,因为它把经济人视为对一般人类行为的抽象。但问题是,不仅男女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就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无论是表现在公平、正义以及歧视等观念上还是所采取的相应行为方式上,这也已经为大量的行为经济学实验...

Read more

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科学


本文载<福建师大学报>2009年.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

--基于科学的特性及其划界标准的审视

内容提要:流行的科学概念及其内涵源于自然科学,它从客观的角度强调科学理论符合实证论和还原论这两个基本条件;但是,按照这一要求,经济学却不符合西方主流社会所理解的科学含义,因而从这个视角来强调经济学的科学性只会强化它的“伪科学”特征。其实,尽管现代经济学从客观性来看待科学概念,从而努力推动经济学的数理化发展;但实质上,科学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无论是以证实主义还是以证伪主义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都存在严...

Read more

谨防民主的扭曲和虚假化


  谨防民主的扭曲和虚假化

 

一般地,民主所决策的是事关公共领域的事务,这种决策要合理化就需要决策者能够更多地从集体而不是从私利的立场来进行考虑和评估,这意味着,民主制往往需要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或教育素养。相反,如果决策参与者充斥了基于一己之私的素质低下者,那么,就很难建立一个稳定成熟的体制,而是会基于力量消长而不断更换规章,这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得到充分的说明。正因如此,迄今为止的任何社会中,参与民主决策的人员范围都不是普遍的,而是往往有所限制;相应地,随着民主选举权的普及,选举者的素质开始下降,以致选出来的领导者的素质也显得越来越低。一个明显的例子...

Read more

何谓精英?社会闻人是精英吗?


何谓精英?社会闻人是精英吗?

     

    一般来说,在私人领域中,只要具有高度理性和充分信息,个体就可以充分实现他的利益最大化;但与此不同,公共领域涉及到的问题是整体性的,不仅涉及到复杂性的自然因素,而且涉及到冲突性的利益因素,从而解决起来要艰难得多。正因如此,早期学者把处理公共领域事务的法律等置于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之上,认为它需要更高的人类理性;相应地,像总统、首相、议员乃至一般公务员等占据公共领域职位并处理公共领域事务的人也应该具有广博的专门知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这也就是传统儒家强调的既才能卓...

Read more

谁是真英雄?!--我的英雄史观


谁是当今的英雄?!--我的英雄史观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每念及此,心胸不免波澜。那么,谁是当今的风流人物呢?

 

俗话言:时事造英雄,而英雄又引领时事。正因如此,每当大的事件发生,都会出现一批英雄人物。然而,承平日久,英雄不免凋零。于是,各地开始掀起了挖掘、争夺历史英雄的风潮,从各帝王系列到张艺谋的《英雄》大片,从曹操墓的挖掘到李白故土的争夺。英雄无时无刻不在牵扯到世人的神经,既然社会如此崇尚英雄,那么,吾辈不免感叹:问神州,如今英雄何处觅!

要解悉这一点,首先就要对英雄的概念作一解读。

按照传统的理解,英雄主要是指具有高超控制力和组织力的人,他们能够...

Read more

经济危机下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之反思


 

 经济危机下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之反思

    

本文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2期

 

   

内容摘要:现代主流经济学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之所以如此无助,根本上在于其研究思维上的严重缺陷:原子个体主义使它忽视了现实行为的非理性以及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抽象演绎主义使它热衷于形式逻辑的推理而缺乏人文性和历史感,静态均衡主义使它把复杂不确定的市场想象成自动有效的并刻意打造各种人为市场,实用功能主义则使它把视野局限在表象上而看不到背后的结构等实质性关系。正...

Read more

实证分析的解释合理性


   本文载<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经济学能否蜕化为一门纯粹解释的实证学科?

--基于实证分析的解释合理性之反思

内容摘要:由于实证分析在现象预测和实践指导上的接连失败,现代主流经济学逐渐将其任务局限于现象解释这一层次上,实证经济学也蜕变为一门解释性的学说。然而,这种认知却存在明显的缺陷:一者,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致用之学,它不应该停留在解释的层次上;二者,任何实证分析都是在一定的引导假定之下,从而根本是不可能客观的。其实,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宣称其局限于纯粹的实证分析,并主要用于对现象的解释;但实际上,几乎所有...

Read more

现实制度如何进行人本改造


本文是应邀对常修泽教授《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一书写的书评,发表于《学术研究》2010年第4期。 

 

现实制度如何进行人本改造

一、引言

一般地,人本经济学有两大基本内容:在实践上,要对现实社会制度进行人本改造;在理论上,要对经济学理论所依赖的人性假设奠定合理的社会基础。显然,这两方面都是对基于物本的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的批判和发展。就社会制度的人本改造而言,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强调社会福利尤其是弱势者福利的提高,要使得弱势者的应得权利与社会财富同向、同比乃至超比发展,社会制度要体现社会正义及其发展;相反,现代主流经济学却主要关注社会制度的效率而非正...

Read more

周期性通货膨胀如何治本?:以史为鉴


    

周期性通货膨胀如何治本?:以史为鉴

--2007年通货膨胀的演变历程、问题结症及其现实启示

内容提要:目前国内所爆发出来的通货膨胀是社会经济无序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者,无序发展是粗放性的,这导致资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二者,无序发展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两极化,从而人为压低了必需品的价格。显然,如果不解决社会体制内在的缺陷,那么,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问题就必然会周期性地复发。

 

一、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如内需不足、房价飙升、产业结构失调以及贫困化现象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而且,收入分配的两极化还...

Read more

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提工资还是升汇率?


 本文载<当代经济与管理>近期   

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提工资还是升汇率?

朱富强

内容提要:当前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有社会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各种因素,但其根本则在于,中国劳动者的工资低下,这与生产要素的一价化原则相差甚远。因此,要缓解减少贸易顺差的压力,在提高人民币汇率和工人工资二大措施之间,后者是根本性的,这也是缓和国内收入分配急速拉大趋势的需要。


一、前言

从进入21世纪开始,随着中国外贸顺差的扩大,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流行了中国“廉价货币威胁论”,它把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目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