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家宏

关于云南文学的几个问题
博主按:久未更新博文,愧对上我博客的朋友。这半年多来为一件事耗费了许多精力,终于又回到了日常的状态。下午云南广播电视报的小夏打电话过来,并传来采访提纲,匆匆作答,因为明天要拼版了。要是前些日子,我肯定又推掉了,因为没时间,也没心境。贴于后,权作博文。
关于云南文学的几个问题
——答记者问
记者:作为权威的评论家,您认为云南文学目前在全国处于什么地位?您特别愿意提及的是那几位?他们在全国而言,又处于什么位置?
宋家宏:权威谈不上,在云南没有权威...
忠实于自我的内心体验
博主按:前几天参加了刘鸿渝先生的长篇小说的研讨会,这是会上的发言。这部小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写得好。不是艺术上,而是他选取了这样一个内容,写得很真实而平静,也是对文革的一个理解角度吧。这些年来真实写这类题材的越来越少了。从报上看见,贾平凹最近的长篇也写的是这个中国人不应忘却的创痛。
忠实于自我的内心体验
——读长篇小说《天涯地角》
宋家宏
刘鸿渝的长篇小说《天涯地角》是近年来云南的一部好小说。最近几年,云南出版了不少长篇小说,可是能称为好小说的却不多。刘鸿渝给了我一个惊喜,他曾经写诗,写...
《村官普发兴》拍摄的启示
博主按:本文是应宣传部《阅评简报》约稿而写,发表于8月号。普发兴是中国基层官员的一个奇人,谁看了他的事迹都会感动。但诺大官场这样的人屈指可数,这不也让人感到悲凉吗?电影本身也拍得好。
《村官普发兴》拍摄的启示
电影《村官普发兴》令人感动,许多观众在影院中流泪了,走出电影院心情还不能平静,他们被普发兴这个难得的村官所感动。普发兴给了我们做人、做官、做一个共产党员很多启示。我这里想说的不是这些,我想说的是拍摄这部电影本身的启示。
一、对云南文艺界的启示。
普发兴是云南的一名村官,担任村官20多年来的动人事迹多出现于新闻媒体和党政...
云南 行(企)业文艺汇演后的思考
博主按:从九月开始,记不清看了多少场演出,有的是看光碟,有的是看现场演出,11月2号起,一连看了七场优秀作品展演。作为专家组的成员,我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要完成一篇长文,对这个活动说说看法,提些建议。本文已经发表于省委宣传部《阅评简报》2009·11。
云南 行(企)业文艺汇演后的思考
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行(企)业文艺汇演落下了帷幕。这项项活动于今年6月在全省范围全面启动,经过3个多月的展演,22个部委厅局,34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所属的400多个单位参加,共创作文艺节目1024个,参演的干部职工4...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吗?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吗?
网上一场小小的风波,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事。
算起来,我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命题的关注已经14年了,也就是说,我在14年前既提出了对它的疑问。时光如水,岁月如...
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
博主按:这是我在彭老作品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
——我读《解放大西南》
宋家宏
这是老作家彭荆风献给共和国六十周年的一份厚礼。作家为此书历时12年,10易其稿,以55万字的鸿篇巨制,以详实的史料,精彩的描写再现了60年前那场宣告了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彻底崩溃的大战役。这部作品有三大特色。
一、史诗性质的全境式描写
这是蒋介石集团在大陆遭遇的最后一个大的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都近百万,横跨西南五省区。蒋军的失败破灭了“固守西南”建立大本营的美梦,标志着...
《边疆文学》的新气象
博主按:本文是应省委宣传部《阅评简报》2010·1约稿而写,已经发表于该期。
《边疆文学》的新气象
一、
《边疆文学》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本省级文学刊物,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云南省的文学形象,也关系到云南多民族文学作者的成长与进步,因此,有半个多世纪办刊历史的《边疆文学》始终吸引着各级领导和云南多民族文学作者关注的目光。在建设云南文化强省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领导、宣传部领导和省文联领导思路非常清晰,是从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刊物内涵来引导《边疆文学》发展的。
在全国许多纯文学刊物普遍面临办刊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边疆文学》不仅没有...
近百名北大荒留守知青患精神分裂被收治
博主按:转一篇文章。这是一些历史的遗留物,面对他们,还能说“青春无悔”吗?还能说“是那些火红的岁月给予我们巨大的财富,从而使我们走向成功”吗?一个北大荒就有近百名悲剧的遗留,全国呢?云南也是知青的重点省区,有多少?想起了十多年前在西双版纳的橄榄坝街上见到两位老知青在卖甘蔗,他们还好么?云南没人做这件事,调查一下遗留的知青们,有多少?他们的命运?再过些年,他们将消失于尘土。
近百名北大荒留守知青患精神分裂被收治
[导读]一段疯狂、热烈的青春烂漫之后,他们以一种相对安静的方式留守在...
先谢谁?伦理结构与权力结构的冲突
先谢谁?伦理结构与权力结构的冲突
说一说一场已经开始远去的风波:“先谢谁?”
运动员周洋夺冠之后,接受采访,即兴说了感谢父母的话,而没说感谢国家,招来体育总局高官于再清的批评,认为要“首先感谢国家”,于再清的下属,也是体育局高官的高健事后强辩:没点周洋的名,因此没批评周洋。还说:周洋的话令我也很感动。
高健的强辩把民众都当作傻瓜了,没点名,就不是批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