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已进入施工旺季,由相关主管部委组成的督察组纷纷开赴各地,落实建设进度、保障质量安全成为当前保障房工作的重点。在开工量进展相对顺利之时,质量自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5年3600万套保障房的重磅民生工程,其方向不容否定,其成绩也有目共睹。但必须看到,面对这一紧迫的任务,仍然有相当多的准备未能做足,需要各界精诚合作补阙拾遗。
首先,部分地方思想准备不足。少数地方仍然在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下“保守”地建设保障房,避免对当地房市和地市造成冲击。最明显的便是土地供应的质量。目前来看,不少地方保障房选址偏远,公共配套不全,甚至出现申请户严重不足...
作者文章归档:卢丹

[转载]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
您好,李彦宏先生。
上周我和出版社的朋友沈浩波先生去山东的纸厂销毁已经印刷完毕的一百多万册《独唱团》第二期,三百多吨的纸和工业垃圾一起进了化浆炉。几百万的损失对您来说可能是个小数目,但是对一个出版公司来说几乎等于一年白干了,那还得是国内数得上数的大出版公司。这个行业就是这么可怜的,一个一百多人的企业一年的利润还不如在上海炒一套公寓,而且分分钟要背上“黑心书商”的骂名。但是沈浩波一直很高兴,因为他说和百度的谈判终于有眉目了,百度答应派人来商量百度文库的事情,李承鹏,慕容雪村,路金波,彭浩翔,都是文化行业里数一数二的畅销书作家,导演和出版商,大家都很...
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谈房企社会责任
中国责任地产访谈录之一
刊登于2010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
沈建忠:履行社会责任是房企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 卢丹 北京报道
“十二五”开局之年将近,一场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即将来临。中国的房地产业也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逐步深入,企业的发展方式面临巨大挑战。
“房地产企业应该放宽视野,通过企业资源与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以此获得社会应有的尊重。”12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
万科总裁郁亮谈房企社会责任
中国责任地产访谈录之二
刊登于2010年12月27日《中国建设报》
万科集团总裁郁亮:
从经营、环境、社会三个维度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建设报 卢丹 深圳报道
2049,是上海世博会万科馆的名字。作为本届世博会中房地产企业独立建设的场馆,万科馆并没有对万科产品进行展示,而是将公益环保作为主要内容,将视野放在了人类共同的未来。
“随着现代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多,无论在实际上还是观念上,企业都已不能退回到一个孤立的‘黑匣子’当中。”2010年1...
警惕流动性扰乱去库存节奏
虽然房价及销售量在过去几个月大幅增长,但房地产投资额依旧在低谷徘徊,这恐怕不能认为房地产去库存化已经结束。————
近日,北京多家楼盘开始大幅提价,沪穗等地部分豪宅项目也特为迎接投资客做了准备。从宏观面看,5月份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均有回升之势,但交易量增幅开始下挫。在流动性陡增和通胀预期突袭之下,过去几个月“以价取量”的去库存共识开始瓦解。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以流动性刺激投资,本是数量型货币扩张政策的用意所在,适度的通胀预期对缓解当前经济危机也...
警惕廉租房中央补助资金被“转移支付”
中央投资用意在于以资金的沉淀换取保障的流动性,廉租房可随居民收入变化而实现对最低居住需求的持续保障。地方政府将廉租房租改售,不仅扭曲了中央投资的内涵,更令资金的流动通道发生了本质变化,一条财政“转移支付”的隐秘通道可能由此而生
卢丹/文
近日,安徽、河南、贵州等地试点廉租房租改售频见报端,公众亦从多种视角提出质疑。我们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中央“保增长”投资第一目录的廉租房建设资金,在各级地方政府自主进行的这项“制度创新”中,是否存在被“转移支付”、乃至套利的可能。
必须了解的前提是,中央投资在住房保障方面锁定的是...
对话秦虹:房地产新增投资仅用来拿地令人担忧
7月1日,我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进行了一次专访。秦虹在宏观经济、金融及住房保障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素有建树,是建设部政策调研建议的主力人物之一。相信这些她个人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及政策走势的见解,可以让我们一窥政府部门的思维逻辑。
卢丹/文
仿佛经历了一场过山车。房地产成交量、价的持续回升令人有充足理由乐观,市场回暖的超预期一如1年前的急转直下。但这一切都发生在流动性陡增与通胀预期的背景之下,又令未来走势扑朔迷离。而房地产投资、土地购置面积及新开工面积仍处低谷——这事关下半年经济全局的复...
政策紧缩风来袭
所谓紧缩风,就是犹如通胀预期一样,政策也给一个紧缩的预期。但是,也正如通胀只是预期并没有实质来临,所以中央实质紧缩政策也不会来临,局部微调放放话,也就是了。毕竟,实体经济还在低谷,哪国的央行敢提前紧缩呢?
“维稳房价”再度被提到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当流动性成为房价一路走高的推手,警惕资产泡沫风险的呼声渐高,“有针对性地微调”楼市政策开始进入官方视野。
一位住建部官员表示,在经济尚未全面复苏的情况下,政策不大可能突然转向,但必须对市场传递一个明确信号:...
下半年谁将在土地市场最拉风?
好了伤疤忘了痛,永远适用于商业战场。新一轮土地储备战已经打响,上半年的地王推手会否继续鏖战?守望者会否打破沉默?谁将在下半年的土地竞拍场上最拉风?上半年销售超预期好转与房价持续上扬,令房企们已从保生存转变为谋发展,战场也从售楼处打到了土地竞拍场。下半年谁会是最大赢家?目前看来,有5家房企最具潜力。
万科:被动拿地
王石的拐点论道破先机,但他说对了开始却没料到结局。市场超预期回暖,令万科面临销售与开工的错位危机。今年上半年万科计划开工403万平米,但半年销售已达348.8万平米。
万科显然要对开发节...
建立楼市的流动性屏障兼具长远考量
随着格外严厉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出台,楼市成交应声而“落”。但随即一种观点开始蔓延:本轮调控仅是针对过去数月房价问题开出的一剂“猛药”,在实体经济并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一旦将房地产“打”入下行通道,政策必然退出,今日之严厉将成为明天报复性补涨的反向镜面。
这样的看法不是没有历史依据。长期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房价高了,是民生问题,需要政治考量;房价跌了,则是经济问题,需要全局把控。这导致决策层在楼市调控当中的现实纠结,更成为一些利益方有恃无恐的“把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