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流动性扰乱去库存节奏


虽然房价及销售量在过去几个月大幅增长,但房地产投资额依旧在低谷徘徊,这恐怕不能认为房地产去库存化已经结束。————

 

    近日,北京多家楼盘开始大幅提价,沪穗等地部分豪宅项目也特为迎接投资客做了准备。从宏观面看,5月份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均有回升之势,但交易量增幅开始下挫。在流动性陡增和通胀预期突袭之下,过去几个月“以价取量”的去库存共识开始瓦解。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以流动性刺激投资,本是数量型货币扩张政策的用意所在,适度的通胀预期对缓解当前经济危机也有帮助——这样的做法并不乏先例。但流动性因此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地产却是另一个危机的开始。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投资增长迅猛,但进出口、工业及用电量却差强人意。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达到38%,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仅为8.9%,发电量更是同比下降2.7%,大量投资显然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诚然,这个时候手头上钱多了往哪花确实是个难题,楼市、股市指数的适时飙高不能说仅仅是个巧合。
    房价再抬头显然不是管理层乐于见到的。2005~2007年之间,房价高企不下,管理层连连加码调控政策,直到国际金融风暴突如其来。即便如此,在举国提振经济的进程中,无论4万亿投资还是产业振兴规划,房地产都“榜”上无名,两轮楼市刺激方案亦圈定在首次置业和改善型需求当中,无不表现出对房价时刻怀有“戒心”的管理层之谨慎。
    从长远来看,房价再抬头也令人担忧。当前的购房杠杆率刷新近十年来新高,一旦通胀真正来临(从当前货币投放量来看约为2~3年之后),货币政策开始调头,高房价下形成的资产泡沫会因成本的提高而难以为继。彼时,投资需求且不论,这段时间被迫高价入场的自住及改善型消费需求也将遭遇重创,势必导致金融体系被动减记资产的震荡,以及引发购房者的负资产风险。这不可不防!
    就开发商而言,趁此机会做一档子高价买卖绝非长远之策。投资型需求入场推高房价,势必对当前的自住及改善型消费需求造成挤压——这是过去半年救楼市于水火的中坚力量。这种高房价繁荣,皆因楼市成为吸金“黑洞”而造成“流动性陷阱”所致。那么,一旦宏观形势或政策风向有所变化,这批流动性必然会快速缩回,开发商则一时骑虎难下,反而与刚性需求失之交臂。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一种声音认为我国房地产业已经率先复苏,最新的佐证是6月17日地产板块以6.57%的涨幅雄踞A股指数排行第一。我们认为这样的判断过于乐观。虽然房价及销售量在过去几个月大幅增长,但房地产投资额依旧在低谷徘徊,这恐怕不能认为房地产去库存化已经结束。从全盘来看,当前多数开发商仍在加快既有项目的开发,对购置新地保持谨慎态度。
    必须明白,资本市场的大幅回暖不代表房地产市场的即刻复苏。当前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就好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面包刚刚放到微波炉里,外层的内需已经趋热,里层的投资和实体经济要回暖尚需时日,但最表面的资产价格已经烤焦。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都不应掉以轻心,毕竟库存消化到位才是经济见底的真实信号。
    信心固然比黄金重要,但虚长的信心只会打乱房地产库存调整的节奏,最终让市场错失软着陆并提前复苏的良机。

(本文刊发于《中国房地产报》6月22日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