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紧缩风来袭


所谓紧缩风,就是犹如通胀预期一样,政策也给一个紧缩的预期。但是,也正如通胀只是预期并没有实质来临,所以中央实质紧缩政策也不会来临,局部微调放放话,也就是了。毕竟,实体经济还在低谷,哪国的央行敢提前紧缩呢?   

 

 

    “维稳房价”再度被提到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当流动性成为房价一路走高的推手,警惕资产泡沫风险的呼声渐高,“有针对性地微调”楼市政策开始进入官方视野。

    一位住建部官员表示,在经济尚未全面复苏的情况下,政策不大可能突然转向,但必须对市场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对于大量投资需求涌入楼市推高房价,以及借通胀预期进行不规范的市场操作,不排除出台约束性的紧缩措施。

 

底线:不大落也不大起

    一个月前,住建部在内部会议上便表示应警惕房价反弹,如今这种担忧已经发生。市场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国家刺激需求的宽松货币信贷政策成为炒家入场的绝佳“理由”。

    投资客入场推高房价,显然突破了官方“维稳”的底线。上述官员表示:应在金融政策上严控明显具有投机性的多套购房需求;加强市场监测力度,对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个别项目价格的异动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督促各地方加大土地供给及信息透明度,改善土地供给方式与招牌挂规则,从制度上规避地王现象推高房价上涨预期。
^
博弈:楼市在玩火?

    市场转好的速度超出多方预期。一番轮回,房价半数已重返历史高点,新地王更是遍地开花。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共有135个楼盘涨价,最高涨幅达每平米1.4万元;土地市场溢价57%,这还仅排在全国第五位。

    通胀预期之下,市场上充斥着令人兴奋的购买力。和自住型需求相比,投资性需求的接棒让开发商没有了降价压力。而市场敢于高价推盘、高价拿地,更是看准了当前保增长的大局需要,博弈政府不会出台政策打压房价。但这与政府希望楼市平稳发展的意愿背道而驰。

 

信号:微调在所难免

    近日京沪杭等地收紧二套房贷政策,便是一个极强的信号。在当初购买力不足之时,政府凭借“改善性需求”这个二套房界定模糊的定义,有效地推动了市场成交量。如今,投资客凶猛入场,这道口子便名正言顺地被封堵上。

    同一时间,央行正回购利率和央票利率双双攀升,并重启一年期央行票据,仿佛也是在告诉市场:积极的财政政策会继续,但货币政策可能,也可以进行适度微调。

(刊发于2009年7月13日期中国移动12580《地产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