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罗家德

现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台湾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兼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聘教授

中西管理哲学的差异


 

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最核心的区别,并不是“是”或“非”的问题,也不是“有”或“无”的问题,我们有的组织现象西方管理理论都谈到,西方管理理论我们也多有实践,不同,在于程度问题和出发点的问题。

中西方管理的差异并不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区别,也不在于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区别。西方也有集体主义,只是西方的认同更多的建立在种族、阶级、姓别、职业、年龄等因素之上,当然,相对而言,西方更强调个人主义。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则更多的表现为圈子中的行为。西方也有人治和礼治现象,也会很重视文化、愿景等等,并设计制度鼓励自组织,如晚近发展出来的内部创业制度(internal star-ups)与...

Read more

这个社会病的不轻


 

网易新闻中心转载北京晨报的一则感人信息:『13年献血158次,做艾滋病志愿者8年。昨天,北京小伙儿郝伦获得佑安医院的“优秀艾滋病志愿者”称号。令人遗憾的是,这位献血状元,这位一次次到火车站为出院的艾滋病患者送行的小伙子,至今失业已经7年了。』

结果跟贴中被顶的最多的是下面几条:

你真有病

我也觉得他有点病态了!

这就叫不务正业!!!

你不是有病,只不过是脑子里进了点水罢了!

呵.傻孩子.你没见这社会是什么样啊.你的精神可佳,但社会早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了.

果然有病,而且病得不轻,,,还不如死了算了

我很好奇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会支持这样的言论,别人的善行看在眼...

Read more

以中国的人本管理补“现代管理”之不足


  面对中国人破解“现代管理”的高招,包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派系抱团、官僚主义与后门特权,经理人该如何做呢?我在写作“中国人的管理学”时,就在思考如何以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化解“现代管理”在中国走入的误区。

  是将其认定为恶劣民族性的恶果,如五四运动一般再来一场革除“民族性劣根”的革命?还是从此认为国人不可造就?

  其实先进国家也都是以人本管理补足“现代管理”之不足。只是人本管理是因文化而异的,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企业所需的人本管理。

 ...

Read more

看中国人如何破解“现代管理”(二)


 

你是不是深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困扰?

你的政策是不是经常被下属联手就“化解”掉了?

你的公司中正式规章制度是不是常不得执行,反而潜规则盛行?

这文章摘自我的“中国人的管理学”之中,写作这本书是因为我查觉现代的中国企业往往陷入一个怪圈中,就是命令政策不断下达,规章制度流程不断制定,但往往都被底下的员工以“作一套、说一套”的方式化解掉了。当领导发觉制度不得执行,有漏洞可钻时往往就定下更严格的规章,加上更多的报表,增加更多的检查,以为制度漏洞就补上了,但往往结果又事与愿违,得到的是:

一、更多的虚伪造假,玩弄统计数字游戏,每个领导都有“填表专员”,每个组织都有“填表...

Read more

从成功学中救出我们的孩子吧!


 

唐骏“学历造假门”成为这个时代明显的标记。我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土壤孕育了这个事件?

时下,人们对成功的崇拜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成功甚至成了一门学问,关于成功的著述汗牛充栋。在任何一个演讲主题为成功的场合,都人头窜动,群情热烈,很不幸地,传授的往往是短线致富,快速成名,公关忽悠的一套技术,而不是沈潜积累、厚积薄发的持续成功之道。求短线,求速成,问术不求道造就了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求实力但求虚名,不经营信任关系,却热衷搞关系、玩公关,正是这样的社会土壤造就了唐骏的荣耀,也带给了他“学历造假门”的困扰。

追求成功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不假思索、盲目跟风地希...

Read more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启示--专业伦理、信任与领导力


 

国美控制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最大的启示就是伦理的重要。

获得信任是企业领导者的责任和工作要求。领导者如果不能得到员工的信任,会带来人员的不稳定和人才的高流失率,影响企业的运转;领导者如果不能得到顾客的信任,会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品牌形象;领导者如果不能得到投资者的信任,会破坏公司的资金安全;领导着如果不能得到合作伙伴的信任,会引致不安情绪和变动,使公司的发展受阻。

很难想象一个内部没有信任的企业,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众志成城。缺乏信任,人与人互相隔膜,彼此设防,合作无法开展。没有信任支撑,企业精神与文化无法发挥作用,企业的愿景和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Read more

从唐骏、李一说起--我们走的出今日的社会危机吗?


 

很多人看到今天社会的社会诚信不足、功利盛行、人心浮躁,政府贪腐严重,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会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十分悲观,但这情况在很多社会快步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只是大多社会都没能跨过来,如菲律宾、泰国、大多数的南美国家如阿根廷等,但也有自己找到出路而转型成功的范例,如英国、美国,我们不必悲观,但也要知道转型成功绝非易事。

社会转型期会带来失范,因失范而引发了社会的浮躁与危机。

美国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就大体经历过社会浮躁的时期。在1870年以前,美国工业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据统计,1884年,美国的工业比重上升到53....

Read more

慎防我们的社会“富士康化”


 

现代管理理论的源头可以说有三个,一是美国的泰勒,二是德国的韦伯,三是法国的法约尔,泰勒是科学管理之父,其理论特色是将组织视为一个工作流程系统,假设组织是理性的,所以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规划达成目标的手段,执行既定的计划,而人性假设则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员工可以用经济因素的理性算计而加以控制,简单的说就是X理论所强调的胡萝卜加大棒子,可以令其成为工作流程上的忠实执行者。权力是由上而下的,所以领导者的角色就是设计更有效率的流程,监督执行这个流程。

国内最服膺这套管理思想的首推富士康,它会有数百人的队伍在作“科学管理”,每天在抓那一个动作可以作的更快一点,那一个流程可...

Read more

我们也能自我组织、自我管理


 

最近有一次台湾行程,其中参观了一个在日月潭边上的小村,叫桃米村。有幸和他们的协会理事长及新故乡基金会的执行长有了一番长谈,我们一行先在村中的一座纸教堂中看了他们的演示。知道了新故乡的社区重建计划其实就是「培训、培训、再培训」,在一开始是一些学者和村民思考如何发展可持续性产业,经过一年的思考与讨论后,新故乡组织了一群又一群的志愿者开始作培训,先是培训作青蛙观光导游,又作烹饪培训,继之还有经营民宿以及作纸制工艺品等等。村民一方面讨论,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形成共识,终于他们形成了桃米村合作协会共同规范大家的商业行为,另外形成了公基金,一起来维护这个环境。

接着在一个民宿(台湾...

Read more

写在富士康十一连跳之后


在富士康九连跳时,“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要访谈我,我答应了,访谈当天又发生了十连跳,如今又看到十一连跳,而富士康的应对策略却是要员工签切结书,以后自杀、自残公司不再额外赔偿。我拿回访谈稿看,改写了放上久己不写的博客。

我的观点是,其实这事件标识着企业转变管理模式的紧迫性。从更宏观的层面上说,中国是时候摆脱所谓“世界工厂”的“荣耀”了。

我曾经花了八、九年的时间在高科技企业里面做调研,包括美商、台商。访谈过程中,富士康的文化让我印象很深刻。形象地讲,它是一种男性文化、刚性文化,比较没有那种体贴细腻温柔的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军队文化。

两个印象特别深刻,一是我们想为汶川灾区去谈公益服务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