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人破解“现代管理”的高招,包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派系抱团、官僚主义与后门特权,经理人该如何做呢?我在写作“中国人的管理学”时,就在思考如何以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化解“现代管理”在中国走入的误区。
是将其认定为恶劣民族性的恶果,如五四运动一般再来一场革除“民族性劣根”的革命?还是从此认为国人不可造就?
其实先进国家也都是以人本管理补足“现代管理”之不足。只是人本管理是因文化而异的,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企业所需的人本管理。
很不幸,国内的管理思想却走入了误区。
国内第一个普遍误解是以为韦伯加泰勒才是「现代管理」,所以一说起管理就是规划、执行、考核、奖惩,就是流程、命令、规章、控制,诸不知人本管理的思想与韦伯加泰勒的「现代管理」往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调理性经济人与强调社会人的理论会相间流行。从二十世纪初,先是韦伯的科层制与泰勒的科学管理当道,是制度与流程的天下,然后在三十年代后,人群关系学派与领导统御理论又流行起来,开始强调人性与文化。二次大战后,工业工程、作业研究创造了蓝血十杰与通用汽车的神话,理性、流程、效率再次抬头。七零年代后,梅耶的社会人模式与西蒙所开启的有限理性、行为研究又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大行其道,工作满足、组织忠诚、组织公民行为等等概念又成显学。另一方面,有限理性带来治理问题的讨论,欺诈、信息不对称与治理机制问题成为主要问题,新制度经济学遂红极一时。九零年代趁着电子商务的崛起,汉默的企业流程再造重新当道,强调流程化、信息化、制度化的声音转强。但随着社会网学派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崛起,非正式团体与人际关系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人际信任与自主治理等题目,又开始受人重视,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等议题再度成为显学。
其实西方的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中也是两条腿走路。一条科学管理,一条人本管理,一条腿强调制度、规章、流程、组织结构、命令系统,一条腿强调价值、愿景、文化、人际关系与协商合作。这不正是中国人阴与阳的思想,只有阴阳相合才是完整的管理系统。
但是西方的人本管理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之上,我们欠缺这样的文化底蕴,所以一方面有一个误区就是最好把中国人的基因抽干,换上一套新的基因,但是我们“折腾”一百年了,办到了吗?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对人本管理的一条腿干脆视而不见,只主张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那套管理,所以有了制度万能论,以制度取代道德,以及以市场道德取代“旧”道德的种种主张。这无异是自断了一条腿,结果面对“一腿独跳”造成的问题,提出的答案是继续加强这条腿。
还好,当西方的人本管理我们学也学不好时,晚近十年来,国学与管理的结合以及本土管理学理论的发展正好补足我们人本管理那条腿的缺失。
“现代管理”的第二个误区就是看不到现代管理的局限性,而把它当作万应灵丹,只要有管理问题,一概在制度、规章、流程、组织结构、命令系统中找问题,找答案,诸不知这套管理有很大的限制性,最适合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标准化规格化生产,规模经济、大众化生活的社会。
而后现代社会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个性化消费,符号性消费带来了一对一生产、合作性生产,而知识经济与服务业经济的崛起,使得科学管理十分力不从心,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如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杜鲁克主张目标管理、成本中心制度、内部创业制度,暗合了中国人无为而治放权分权的思想。圣吉开始强调五项修炼,正是中国管理智慧中的管人之前先管己,诚意、正心、修身的思想,他还强调学习型组织与组织愿景,正是中国人诚待天下的道理。柯林斯主张基业常青企业要有第五类领导人,这正是一种谦逊而德治的领导。彼得斯则引爆了企业文化的研究,柯林斯也以为基业常青企业靠的不是流程制度与战略战术,而是企业文化,暗合着中国领导要德育天下的主张。这些西方新管理思想的出现,显示出“后现代”经济中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今天,正好是管理模式要转变的时候了。
内需经济的提倡说明了服务业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重,尤其是一对一、个性化的高阶服务业会越来越重要,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说明了国内知识经济的崛起,而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正是要迎头赶上全球化的后现代社会。这些都在说明“现代管理”即将在国内面对它的局限性,而更多的管理问题要在企业的价值、愿景、文化、人际关系与协商合作中找问题与答案了。
新的管理模式我们肯定也要走,只是现在有没有做好准备。看看我们的管理学教育还在教什么?我们是不是还在喊制度、规章、流程、组织结构、命令系统?还在喊制度万能论?还是要忽视本土化的人本管理?
富士康的案例出现得恰逢其时。它说明了这种变化。如果你不改变管理模式的话,可能上一个时代你是弄潮儿,而下一个时代就是失败者。
还好,今天社会上展开了学习国学之风,正在自我疗伤,政府也喊出要从「控管」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更有很多企业开始真心诚意地负起企业社会责任。理性经济人的管理思维需要好好检讨了,难道要我们整个社会要走向富士康化吗?
如何破解“现代管理”的怪圈?如何避免我们在迈向后现代社会时继续“富士康化”?首先要记取中国人阴阳融合的道理,不能再一条腿走路,而要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两条腿走路。
而中国的人本管理要回到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去重新寻找新的管理模式。
以中国的人本管理补“现代管理”之不足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