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润琦

1955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系,现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美学、现代西方哲学、价值哲学和创新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自由的阐释


学习和研究哲学,自由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最高的问题。对这个概念作何解释,是区别不同哲学的标志。

在中国哲学中,自由是一个境界,是人生修养的境界,也是人生追求的境界,道家在这一方面有独特的表现。庄子的《逍遥游》其实就是这种境界的表述。无拘无束,潇洒飘逸,云游四海,做至真之人,就是道家的“自由”。这种自由,其实就是人所追求的境界。而在西方哲学中,自由则是一种状态,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但无不在枷锁之中。康德也把内心的自由意志作为最高的道德律令,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不可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由看作是一种状态,恩格斯曾经说过,自由是对必...

Read more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是和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类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生存环境和文化形态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但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还不能做出定论。生活习惯造就了思维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造就了生活习惯,二者谁在先谁在后的问题,就像是鸡和蛋的问题一样。既可以说思维方式造就了生活习惯,又可以说生活习惯造就了生活方式。但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任何生活习惯中都内蕴着某种思维方式,只不过这种思维方式是自发存在的,没有人对它进行反思和质疑,而人们的生活却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甚至某种方言中包含之思维方式,西...

Read more

对哲学的新认识:哲学的根性


哲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它的“根性”。无论是古典哲学对“存在”的言说,还是现代哲学对“人”的言说,都是对“根”的言说。哲学的根性既是哲学学科长期立足于人类精神文化之林,永不衰竭的根本原因,也是哲学能够对人类进行终极关怀的根本原因。对人类及人类生活进行终极关照,是哲学本性的必然要求。

哲学所探讨的世界本原,不管是“自然”的“存在”,还是“精神”或“理念”的“存在&rdquo...

Read more

呼唤生命意识


  生命,是地球上值得赞颂的伟大。地球因为有生命而充满活力,因为有生命而光彩照人。生命使地球与别的星球显得不同。关注生命现象,研究生命哲学,构建生命价值观,寻求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是哲学研究的使命,对于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来说,更是如此。
        柏格森是现代哲学中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进化,而这种进化是创造性的。在中国哲学中,易经哲学的核心是“生”,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把“生&rd...

Read more

哲学的可信与可爱


    哲学是以形而上学自称的,在哲学界普遍流行的哲学定义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然而,哲学与民众生活的关系是什么,不能简单地用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有指导作用这样的话,一语取代。这样说话,好似对的,无什么过错,但仔细一想,容易变成一个套语,用到哪里都对,但又对实际生活没有直接作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哲学与民众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清楚,哲学的作用就不能完全说清楚。把哲学与文学相比,文学作品能引起民众的情感变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们的情操,改变人们对世事的看法,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发生影响,哲学能否达到这样的作用呢?就现实来...

Read more

周易研读


《易》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如师言用兵之道,讼言法制刑狱之理,鼎言祭祀之规,咸、恒、归妹言婚嫁娶女,颐言养生之道。六十四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包。但在总体上,则是以进德修业、虚德养贤,治国平天下为主旨。

《易》是中国哲学的立极、立基之作。儒家虽把《易》作为首部经典,然《易》与道家、阴阳家、法家、兵家等诸家思想都有相通之处,在各家思想中都有阴阳思想的推广和应用。儒家、道家实是《易》在各自不同方向上的发展,理论旨趣各不相同。儒家侧重于乾刚,积极进取;道家侧重于坤顺,守静无为。在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乃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继承孔孟传...

Read more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人说明世界的两大系统

   1、阴阳学说——周易八卦

   2、五行学说——洪范 五行

   3、两大系统的合流——阴阳五行学说

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1、以自然界的阴阳消息、五行生克说明人生哲理、伦理纲常、社会治理,强调顺天时而变,政令要符合四时,人的活动行为以及社会治理、道德修养要符合四时、阴阳的变化消长。即人合于天,天人感应。

2、上下有应,得中而正的中庸思...

Read more

人生的价值选择


    在你的一生中,你是否想过,你到底需要什么?是生命、健康?还是财富、权利和知识?还是幸福和爱情?也许有人说,这些我都需要,没有一个是不需要的。但是,我要反问你,这些你都能得到吗?在上述各因素中,你最需要的是哪一个?你想过吗?在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可以用数量来计算的,如财富,有的是不能用数量来计算的,如爱情,有些是具体的,如权利,有些则是抽象的,如幸福。当你所需要的东西得不到时,你将怎么办?

你是否对上述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做过先后排序?如,只有先获得了财富(或权力、知识等),才能获得爱情和幸福。前者是基础性的,中介性的,后者才是终极性的,才是你最终所...

Read more

做人之“难”


人是“做”出来的,东西是人做出来的,人却是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容易做的,人却是难做的,人们经常感叹:人难做,做人难,难做人。却不去思考,做人之难,究竟难在何处。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思考,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做人之“难”,首先在于难于取舍,难于选择。做人做事,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容易的,不需要做过多的选择,按照常规去做就可以了。但在涉及到情感纠葛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在爱情、亲情和友情之间,如果它们并不发生矛盾,也就不需要选择,这事也就不会有情感上的痛苦;如果它们之间发生矛盾,就需要做出取舍,做出选择,就会出现情感上的痛苦,如人们调侃...

Read more

哲学研究者既要做哲学家又要做哲学明星


  哲学研究者不仅要做哲学家,而且要做哲学明星。哲学家是思想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哲学明星是思想的推广者和传播者。现在的时代是盛产明星的时代,明星太多,专家却太少。明星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专家却鲜为人知,哲学家更是如此。做哲学家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而作者学明星的时代却已经来临。明星意味着市场跟从,意味着时尚和流行,而专家则意味着离群索居,孤独思考,无法和时代相融。明星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专家则落后于时代,说着谁也不愿意听的陈词滥调。明星容易产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而专家则过着一种贫穷而宁静的生活。明星引领着生活表面的繁华,使人们的世俗生活不断走向繁荣;哲学明星和学术明星则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