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不应无条件增持美国国债。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若不能换回我们需要的高技术,优质资产和战略资源,就会吃大亏。如再增持,则应要求美国在 政治经济安全方面做出让步。
美国信用危机促使危机深化
西方经济危机有非常深刻的根源。在经济上,一比三十的杠杆造成的金融泡沫不是短期能消化的;储蓄率低到近乎零,而中国高达40%以上;政府债务普遍达到GDP的百分之百,中国目前不超 过40%;高福利造成普遍懒惰,欧洲许多国家每年休假180天,工作时间每天三个小时,而中国人却在拼命工作和竞争;生育率低下又限制移民,许多国家人口老化并丧失活力;欧洲情况比...
作者文章归档:杨帆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涉外经济,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等方面研究上有独到见解。同时涉及社会、文化以及国际问题的研究。
1951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日本经济研究所,获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
1985--1989年在深圳和天津开发区从事对外开放的研究工作,为天津开发区研究所所长。民主评议会主席。
1989--1993年在国家物价局涉外价格司任进出口处副处长,负责外贸和汇率管理工作。
1994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工作,199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在职博士,199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探索之路》、《价格财政危机与反危机》、《汇率改革与金融创新》、《狙击风暴——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反危机》等,其中专著《人民币汇率研究-兼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涉外经济》于2002年获得中国第13届国家图书一等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汇率趋势
二小印象
《共和国第三代》(一)
《共和国第三代》
作者 杨 帆
内 容 简 介
50年代的少先队,
60年代的红卫兵,
70年代的知识青年,
80年代的中青年,
90年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
共和国的同龄人,实现中国跨世纪过渡的一代人,掌握中国未来命运的一代人。
——这就是新中国的第三代人。
本书以一个小学班集体成员的经历为线索,以激进主义与稳进主义两种思潮的矛盾为理论主干,叙...
《共和国第三代》(二)
前
言
在中国现代化中,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充分认识国情,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近来的国情教育材料,侧重于历史与现实...
《共和国第三代》(三)
第三节 “有教无类”
小学教育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智力方面,一实验二小注重语文、算术的基础知识训练,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二小的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的好学精神和自学能力、有比较顽强的学习毅...
《共和国第三代》(四)
第二章 青年时代的分裂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第三代人作为一支政治力量,过早地冲上了政治舞台。在当时激进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第三代人以“革命动力”面貌出现,先是大造社会的反,随后分裂为“血统论”与“造反派”两股思潮、“红卫兵”和“造反派”两支派别。第...
《共和国第三代》(五)
第三章 患难与共识
在经历了3年的“革命造反”以后,第三代人被赶到工农兵基本群众之中,经过了长达8年的痛苦磨炼。这是一个真正接触中国国情,融于中国国情的时期,是一个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
《共和国第三代》(六)
第四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76年打倒“四人帮”,特别是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第三代人被压抑多年的生机重新焕发出来,表现在理论探索、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家庭生活改观、从事改革开放等各个方面,真好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这个春天对于第三代人来讲,毕竟有些姗姗来迟。他们考取大学时,已经是25—33...
《共和国第三代》(七)
第五章 新的认识危机与实践危机
1985年以后,改革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社会发展处于道德与历史的二律背反中,中青年思想界也陷入逻辑怪圈。对待改革和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发生社会性的分歧意见,第三代人再一次陷入分裂,产生了失落感。这是第三代人在对待国情上新的认识危机和实践危机。
&n...
《共和国第三代》(八)
第六章 激进主义思潮
所谓“激进主义”,是一种类似“左”倾机会主义的东西,它以主观愿望超越客观实际为特征,希望超阶段、加速度发展中国。本书第二章所述“文革”期间出现的“血统论思潮”和“造反派思潮”,就是激进主义的两种表现。改革开放时期,激进主义表现为两种思潮,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