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凌秀丽

与智者同行,获益无穷,希望能与更多的同道之人在这一方寸之地交流。

2011年:近11年汽车销量增速“最差一年”


一、汽车销量低速增长,透支消费使市场疲弱
汽车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1年逐步回归理性,销量增速显著放缓。7月,汽车销量127.5万辆,环比大幅下降11.19%,同比增长2.2%;前7个月,汽车销量1060.2万辆,同比仅增长3.2%。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销量曾在4月出现自20092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5月再次负增长,67月才略有好转。(图1、图2
7月单月来看,汽车销量低速增长源于刺激政策退出与季节性淡季的双重效应叠加。政策退出仍然是影响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再加上该月一般是汽车市场传统淡季,汽车企业进行设备检修和…

Read more

我国房地产业面临“去库存”压力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设置一定量的库存是为了给其自身预留调整的空间。在市场转好时可先动用库存,把存量房源推入市场,并及时调节下一阶段的开工量和入市时间。等到市场转淡了,积压的存量能为开发商后期减少供应留出时间。若库存量过少,房地产市场容易产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会在短期内快速上涨。若库存量过多,意味着前期投入的资金难以全部收回,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正常经营,对房地产的新开工形成制约。因此,研究商品房库存量的变化,对于判断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存货资产比、存货周转率、新屋库存量、施工销售比等指标对我国商品房市场的库存变化进行分析。
一、行业存货大幅增加,存货资产比与…

Read more

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行业景气度下滑


一、汽车销量低速增长,市场呈现疲弱态势
汽车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1年逐步回归理性,销量增速显著放缓。7月,汽车销量127.5万辆,环比大幅下降11.19%,同比增长2.18%;前7个月,汽车销量1060.2万辆,同比仅增长3.22%。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销量曾在4月出现自20092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5月再次负增长,67月才略有好转。(图1、图2
7月汽车销量低速增长,刺激政策退出仍然是影响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再加上该月一般是汽车市场传统淡季,汽车企业进行设备检修和高温放假,影响了销量。
7个月汽车销量增速明…

Read more

美国国债存在“卖难”问题


当债务规模触顶之后,提高债务上限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解决方案,自1960年以来,美国曾78次提高债务上限,几乎都是在最后一刻完成。目前,美国两党的分歧并非在于是否上调债务上限,而是后期财政修复的方式。民主党旨在通过加税等收入端改革提升政府支付能力;而共和党意图通过减少财政开支等支出端改革降低赤字规模,角力的本质是两党都在打着各自的“如意算盘”——在2012年中期的美国总统大选前,为各自利益赢得更有利的政治空间。
从中长期看,债务规模上限的被动上调将继续,美国债务问题将会日益严峻。在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同时,偿债能力却明显不足。金融危机爆发后,奥巴马…

Read more

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强,调控效果或将显现


  国务院12日常务会议部署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巩固和加强调控效果。

  这次会议的召开,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当前的房价调控效果不甚满意。历经了一年多的房地产调控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仍有上涨趋势,部分一线城市降价动力也仍然不足,而且,当前正处于控通胀的关键时候,政府更不愿看到房价上涨,带动CPI上涨。

  从这次会议的工作部署来看,调控力度更大,措施更严。

  一是中央对房价态度发生转变。这次…

Read more

货币信贷继续回落,紧缩政策累积效应显现


712,人民银行公布:6月,M2同比增长15.9%,比上月末高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56个百分点;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6.9%;人民币存款余额78.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图1)。
货币增速回归常态,但存量风险犹存
M2增速连续三个月低于央行16%的年度增速目标,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显示向常态回归。但如何逐步消化因货币超发已存在于市场的78.08万亿货币存量问题,俨然成为货币政策当局需要考虑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后物价能否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银行信贷偏紧导致民间利率飙升
如果按照全年3:3:2:2的投放比例,上半年4.17万…

Read more

加息“靴子“落地,年内加息接近尾声


76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77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本次加息时间和幅度完全符合市场预期。上周央行央票发行利率再次上行,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已经升至3.4982%,正好隐含一次加息预期。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加息,个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下周五(715)即将公布6月份CPI,当前,通胀仍在冲高阶段,市场普遍预期涨幅将在6%以上,再次刷新本轮通胀新高,通胀处于高位,加息成为必选动作。虽然此前温家宝总理说通胀可控,但并不意味着通…

Read more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货币因素探析


  经过10多年的反思和总结,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第一,不可持续的固定汇率体制。亚洲国家钉住美元的货币体制与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是冲突的,因为资金的自由流入和流出会对固定汇率形成巨大冲击;第二,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亚洲国家普遍偏好高投入、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这造成了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的恶化;第三,经济体中弥漫的道德风险。由于政府对与其关联的金融、非金融企业存在隐含担保,这些机构大肆举借短期外债,然后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推动了泡沫的形成。

  个人认为,上述观点构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基本面因素,本文试图分析危机爆发的货币面因素,即:危机爆发始末过程中…

Read more

央行“注水”为何难解市场资金之困


一、央行仍在向市场“注水”
2011年以来,尽管央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半年内2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实际的货币投放来看,央行并没有启动资金“抽水机”,而是在继续向资金池“注水”。前5个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18112亿元,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9600亿元,期间上调存款准备金共冻结资金18576亿元,前两项相加与第三项相抵,总体上央行对经济的净投放资金达9136亿元(图1)。如果将这一资金量进行年化,那么将高出前7年平均货币净投放量的50%(图2)。可见,货币投放并未实质性地紧缩过。
二、资金价格大幅上…

Read more

我国保险机构投资者:现状与发展


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
机构投资者是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所筹资金在金融市场对债权性工具或股权性工具进行投资的专业化机构,包括保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QFII、社保基金、企业年金、QDII、信托基金、捐赠基金及进行投资交易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国务院于1997年11月颁布《证券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后,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得到快速发展,尤以证券投资基金为龙头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最为迅速。1999年下半年,管理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如允许三类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市、允许保险资金入市等;2002年上半年,管理层又明确提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