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建平

    从生活方式上看,已基本完成一个农村人即农民向一个城市人即市民的转变;从观念形态上看,仍处于由一个庶民向一个公民的转变过程中。 
  主要工作经历和甚或环境:村、乡、县、市。当过兵。
  没有功名、没有功业、没有功牌、也没有功利。
  现就职于中共吉林市委政策研究室。

成长地与“空降兵”


   成长地是什么地方?怎样理解?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呗。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方面,一个人的哪段算成长?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多长时间算成长?一个人就在一个地方成长吗?另一方面,一个人一般就不能在成长地任职(某级别的某职位)吗?怕什么?任何事情一绝对了就走向反面。当然,这里没说让你绝对,说的是一般。但执行起来又怎样去把握这“一般”?对一个人,不让他在自己的成长地任职,非让他去个不熟悉的地方任职,怕什么?

     怕他八碗水端不平?怕他不清正廉洁?真金不怕火炼,何怕成长地!消极的蠢招。

     人们将…

Read more

领导下乡


         现在当领导也真难,你不下去了解情况吧,是官僚主义;你要是下去了呢,在不知不觉中又成了形式主义;让你说点什么吧,多是马列主义;其结果如何?人人心知肚明。网上有套嗑,劝人们对这样的领导要注意:“说话有点痞的,见你不声不语的,没有从基层干起的,总讲一些大道理的。”对于那些没有责任心,遇事就躲闪、逃避、推搪,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官,老百姓讲话,有你五八,没你四十。因为领导下乡是常事,但不解决什么问题也是常事。那些所谓的视察点儿,多是为迎合虚荣或自我炫耀安排的。确实是点儿,它有可能能…

Read more

当官以什么为主


  官无论大小,在日常工作中以什么为主是共性问题。有三个原则可以作为品评这个官的尺度。

  对上与对下。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本质上是一致的,上级把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交给你,由你负主要责任。在任期间,工作有成绩,得到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干部和老百姓的拥护,就是对上负责了。有的人不是这样,只讲对上负责并以此为荣、以此为目的。听到某项工作受到了“上面”的好评、表扬、肯定,高兴得很。就好像幼儿受到了奶奶夸奖并赏给一块糖(奖状)一样。对上负责还是对下负责?当然统一好,但二者相矛盾的时候(这类事不少),能否坚持以下为主?

   …

Read more

老鸨是什么


     鸨是一种鸟。
  老鸨、鸨母旧时指老妓女、妓的养母、妓院的老板娘。
  鸨属鸟纲,鸨科。体比雁略大,长可达一米。其羽毛颜色颈部为淡灰色,背部有黄褐和黑色的斑纹,腹部近白色。常群栖于草原地带,足强健而善奔驰。比较普通的种类为大鸨,也叫“地鵏”,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及我国的东北西部,冬季迁于我国华北及朝鲜、日本。
  鸨作为一种鸟,何以移称于妓女或妓院老板娘?
  《庶物异名疏》:陆佃云:“鸨性最淫,逢鸟则与之交,今俗呼曰鸨儿,呼倡母曰老鸨,取此。”说鸨这种鸟可与任何飞禽交配且百配不厌。
&n…

Read more

酒性杂谈


  酒的历史、酒的品种、酒的歌赋、酒的故事等等实在太多了,以至今日有酒文化一说也确为不过。

  《诗·风·七月》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秋天采枣、稻,并以此为原料酿酒,经过一冬,春天便成了,叫春酒。喝这种酒以祈求长寿(人老了眉间长有毫毛叫秀眉,所以长寿也叫眉寿)。

  酒的用处多、作用大、功能强。酒能治病、能清毒、能解乏、能防寒、能安眠等等。李白斗酒诗百篇,黄庭坚有“四座欢欣观酒德,一灯明暗又诗成”句,也说饮酒能助人成诗。《水浒传》中“醉打”之事就很多;《三…

Read more

官场底线


   领导也不是没有亲属、没有朋友、没有老乡、同学、战友,也和平常人一样的。因而,也会有这些人求他(她)办一些事。有些事情办了,正常。有些事情没办,也正常。事情办了,理由很简单,应该的。事情没办,理由也很充分,违背原则。

  但有一条你忽略了,那就是——底线。

   底线——越过或触伤领导的自身的利益。

   这也是成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影响的等等。

 

Read more

官场不要问


  遇事要问几个为什么,这好象是哪个挺伟大的人说的。你千万别把这句话当真并到处去用。
     要记住并真正做到,不要问,为什么。这样还有可能象歌里所唱的,至少你还能有梦。
     你若真想问,在问之前就有一连串的问题问你:该不该问、该不该你问、问也问不出来、问出来也不准确、问出来也准确又能怎么样?
     有些事情,混沌模糊。有因有果,有因无果,有果无因,无因无果,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因中有因,果中有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因因果果,很难搞清。你糊涂别人清楚或有人清楚,你清楚别人糊涂或有人糊…

Read more

也说几句隐士


  古时隐士多。
     什么是隐士?《辞海》释义为“隐居不仕的人”。按这个解释细究起来,隐士应同时具备以下要件:
     一是隐蔽居住的。二是有能力做官的。三是不愿做官的。四是没做过官或做了官又辞官的。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对历史上的隐士,都是从比较宽泛概念上所讲的,指那些远离官场、不问世事、不愿做官的人,或厌恶官场、独善其身、不愿做官的人。
     隐士并非隐名。隐士多是为世人皆知…

Read more

假话何为其多


   管理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一条很突出,已经发展到很“时兴”的程度了,即说假话。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你若不说假话,别人会说你呆、傻、倔,不会来事;你若顺情说了假话则受到表扬,说你灵活、会来事,甚至叫做政治上成熟。

    说假话问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上升到一定层次了。

    现在说假话如同真事一样,心不跳,脸不红。

    为什么心不跳,脸不红?主要原因是说假话有普遍性或有人支持,有人喜欢,甚至暗示你这样。

&n…

Read more

有话在先


       我胡乱写的这些没有规章的东西原本是日记,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留给自己自省、自嘲和解闷儿的。有些东西很多人都比我清楚,只是认为说了也白说所以也不说,因而也就更没有时间和兴趣去看了。对这些我倒不在意,我担心的是,真有好信儿的人去看,看了又习惯于对号入座,一入座也许会生气,一生气就难受,一难受就容易得病,一得病就要打针吃药,一打针吃药就要花钱……这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造成不必要的物质损失、时间消耗和精神折磨。 每个人对事物都有各自的看法,这属正常;各自的看法会不尽相同,这也正常;甚至于看法相反…

Read more